文|幸福娃
![]()
莫言說:“最好的人像孩子一樣真誠,像夕陽一樣溫暖,像天空一樣寧靜。”
但是莫言不知道,這樣的人其實已經早早經歷了千瘡百孔,但依舊選擇真誠硬碰硬。我比昨天更老了,但很慶幸自己依舊能夠在真誠的堤壩上哼那首名為長情的歌謠。
人生三層境:真誠,溫暖,寧靜。人生在世,修行萬千,終究不過“真誠”二字。
孩童之心,未經塵染,哭笑皆由本心,無有虛偽造作。你看那三五歲的小兒,見喜則笑,遇悲則哭,轉過身后,便如云煙散盡,不留痕跡。這般心境,我等成年人,反倒難以企及。
只因長大之后,添了太多掛礙。名利、得失、榮辱,件件壓在心頭,讓人說話做事,不免左顧右盼,失了本真。
《道德經》有言:“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老子這一問,問倒了千古多少人。我們奔波勞碌,機關算盡,可曾想過,那一顆赤子之心,才是世間最難得的寶貝。
你若真誠,便少了猜忌;你若坦蕩,便少了煩憂。這真誠,不是不知世故的莽撞,而是歷經世事后的選擇——我知這世間有詭詐,卻仍愿以真心相待。
溫暖二字,看似平常,實則大有深意。
夕陽之暖,不似正午驕陽那般熾烈灼人,它是經歷一日升沉后,將光芒化作余暉,溫柔地籠罩大地,不問東西,無分貴賤。
人世間的溫暖,亦當如是。它不是刻意的討好,不是熱烈的喧囂,而是自然而然流露的善意,是內心平和時散發的溫度。
![]()
弘一法師晚年常書“慈悲喜舍”四字,這慈悲便是溫暖的源頭。當你心中裝著他人,言語行為自然會透出暖意。
一句體貼的話,一個善解人意的眼神,一次不經意的援手,都如冬日暖陽,能融化堅冰。
這溫暖,不在遠處,就在日常點滴中。對父母多一分耐心,對伴侶多一分理解,對路人多一分禮貌。溫暖如漣漪,從近及遠,漸漸擴散,終將回向自身。
最難的,莫過于寧靜。
天空之寧靜,在于其廣闊能容,云來霧散,風起雨落,它自巋然不動。這份寧靜,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動態的平衡,是包容萬有后的澄明。
現代人最缺的,就是這份寧靜。外界喧囂,內心浮躁,手機不敢離手,消息總要秒回,仿佛一靜下來,就會被世界拋棄。殊不知,越是忙亂,越需要寧靜的力量。
寧靜從放下中來,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放下無謂的比較,放下過剩的欲望。
《菜根譚》說:“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此等境界,正是寧靜的最佳注腳。
你且靜坐片刻,觀呼吸往來,察念頭生滅。初時紛亂如麻,漸漸便會發現,在紛亂的背后,始終有個不隨境轉的“主人翁”。認得它,守住它,便是安寧。
真誠、溫暖、寧靜,三者并非孤立,而是層層遞進,互為根基。
因真誠而能溫暖,因溫暖而達寧靜。沒有真誠的溫暖,只是客套;沒有溫暖的寧靜,近乎冷漠;沒有寧靜的真誠,難免幼稚。
修行之人,常講“戒定慧”。戒便是規矩,是做人的底線,守住它,便是真誠;定是禪定,是內心的安穩,得此安穩,自然溫暖;慧是智慧,是看破放下的明達,有此明達,方能真寧靜。
![]()
我們尋常人,雖不談修行,道理卻是相通。做人真誠些,待人溫暖些,內心寧靜些,日子便會踏實些。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求驚天動地,只愿如孩童般真誠,如夕陽般溫暖,如天空般寧靜。這樣的生命,看似平凡,實則已臻至境。
愿你在塵世奔波中,不忘守護那顆赤子之心;愿你在人情冷暖中,始終保有那份溫和暖意;愿你在世事紛擾中,時時回歸內心的安寧。
如此,便是最好的人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