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東西一年宰一回,沒幾個人能吃動,但還是年年都要宰?(不是豬)
沒錯,是月餅,而且是專門瞄準有錢人的高價月餅。
又一年中秋將至,一個又一個的“天價月餅”刺痛了不少消費者。
![]()
每逢中秋,月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準時在社交網絡引爆。
朋友圈里,關于月餅的段子、曬圖、比拼,今年又花式升級。只不過,這一次,月餅從“奢華禮盒”的戲碼,變成了“無包裝高價單顆刺客”,讓一眾中產和年輕人集體破防。
你說月餅這東西吧,本質就一塊面皮裹餡兒的小點心,普通的、家門口糕點鋪賣的,也就幾塊錢一枚。
可近幾年,月餅價格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噌噌往上漲。
![]()
豪華禮盒時代的天價月餅,大家都見識過:動不動一千多塊一盒,里面送酒送茶送首飾,月餅反倒成了“贈品”。政策一出手,嚴管豪華禮盒,這股風氣算是壓下去了。
可商家哪有那么容易被制服?今年的新花樣,是把高價月餅“去禮盒化”,直接做成散裝擺上柜臺,看起來樸素得跟家門口老面包房一樣,實際上單顆售價直逼40元。
中產們買月餅,竟然也要感受一把“雪糕刺客”的待遇:你以為隨手拿一枚,結賬時直接心臟驟停。
![]()
最魔幻的是,這些高端烘焙店的月餅,包裝簡陋,配料表也沒多高深,甚至部分還加著防腐劑。問店員為啥貴?回答永遠都繞不開“原料升級”“餡料豐富”“品質更高”。
可打開月餅一看,蛋黃、豆沙、蓮蓉還是那一套,口感只能說差強人意。你說要吃精致生活吧,這精致的錢花得有點太明白了。
![]()
更有意思的是,年輕人這屆更難伺候。高價月餅不買賬,低價月餅的廣告還要被吐槽。某品牌廣告語“你還年輕,還沒被生活毒打”,把五仁月餅強行和人生哲理扯上關系,結果評論區翻車,網友一邊吐槽“吃個月餅還要被教育”,一邊發起DIY月餅風潮。
![]()
其實大家都明白,月餅之所以貴,不全是因為食材好、工藝復雜,更多是品牌營銷和情感溢價。
你愿意花錢買一個節日儀式感,買一份送禮的體面,甚至買一波朋友圈的“人設”。可問題是,當月餅的價格和食物本身徹底脫鉤,消費者的忍耐就到了極限。
以前,買月餅是為了孝敬長輩、送禮走親戚。那時候,月餅禮盒越大越氣派,甚至有“一盒難求”的高級感。
可今年,無論是面包店里的新貴,還是老牌食品廠的經典,大家都不再迷信“貴就是好”這套說辭。越來越多人寧愿買點自己喜歡的零食,或者干脆回家做月餅,享受親手制作的樂趣。
說到底,節日的本質,是和家人朋友團聚,是分享一份溫情,而不是在月餅上比拼誰花得多、誰送得闊。高價月餅再怎么變花樣,終究敵不過消費者用腳投票。
你可以用故事包裝月餅,可以用廣告洗腦消費者,但最終還是要回到產品本身:好吃、健康、價格合理,才是贏得市場的正道。
今年監管部門又一次重拳出擊,明確要遏制“天價月餅”。但歸根結底,最終決定月餅市場高度的,還是消費者的選擇。當大家對高價月餅說不,商家自然會調整策略,行業的虛火也會自動降溫。
![]()
其實,月餅只是一個縮影。過去我們總是為各種節日限定、奇葩聯名、限量禮盒買單,慢慢地,大家都開始回歸理性。哪怕是節日消費,也不再盲從品牌和價格標簽。買得值、吃得好、過得開心,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儀式感。
下次再看到那些天價月餅,別再糾結“貴不貴”“值不值”,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換種方式慶祝。畢竟,節日是給活人過的,別讓一塊月餅綁架了中秋的幸福感。
所以,月餅可以很貴,生活不必跟著漲價。你買不買單,才是最有分量的那一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