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面對《環球時報》關于"中國第四艘航母是否開建"的提問時,做出了這樣一句答復:"不掌握具體情況。"沒有直接確認,但也沒有否認,這就留給外界更多的遐想了。只是一句外交辭令式的表態,但緊隨其后的這句"根據國家安全需要和裝備技術發展,推進航母建設"的堅定陳述。讓全球的關注焦點又一次聚焦到中國身上。在軍事外交上,回應往往比不回應傳遞更多信息。
![]()
對于那些完全不實的猜測,中方往往會第一時間予以否定辟謠,但這次卻用了"不掌握具體情況"這樣的話術,讓人內心不禁掀起波瀾,莫非這其中真的暗藏玄機?這7個字至少釋放出三層信號。首先,這件事必然已經涉及到最高機密,超出了例行記者會可披露的范圍。第二個信號則是官方為未來可能的發展預留了充分空間。第三個信號則是以這種謹慎模糊的表態,來對"中國航母建設"話題的一種戰略級回應。
![]()
西方媒體評論稱,中方這次使用的是"不掌握"而不是"不存在"的回答,這種措辭上的微妙差異,讓那些長期關注中方軍力發展的西方軍事專家們,對中國的第四艘航母充滿了想象。第四艘航母為什么這么受關注?從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開始,再到"山東艦"的全面國產化,現在"福建艦"的電彈射技術又有了跨時代的突破。都足以看得出中國在航母發展歷程中不僅每一個腳印清晰可見,而且每次都是邁出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一步。
![]()
而這第四艘航母之所以這么受關注,關鍵就在于,它極有可能是中國首艘核動力航母。如果中國航母實現從常規動力邁向核動力的哈,又有電磁彈射技術的加持,那未來海洋主權就不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了。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中國的第四艘航母就會露出它的真容。航母是中國的大國重器,發展航母也是為國為民。中國航母的發展之路,一直都保持著和平發展的初心,兩者同向而行并行不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