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今日之中國縱欲洶洶,各種欲望,各食其能,各謀其力,如果一個民族的民風伴隨著重功利、輕道義,這個民族將內不能安,外不能立”。
這話說得可謂是一針見血,精準地指出了當下社會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在當今社會,我們似乎被各種欲望所驅使,不停地追逐著物質財富、權力地位、名譽聲望等。為了滿足這些欲望,人們各施手段,各展其能,仿佛只有不斷地獲取更多,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
買房、換車、升職、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似乎成了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著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營造出一種精致美好的生活假象,然而在現實中,卻常常被焦慮、失眠等問題所困擾。我們的錢包可能比以前鼓了,但真正能夠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的體驗卻越來越少;我們的聯系人名單越來越長,但能夠說真心話的朋友卻越來越少。我們看似擁有了很多,可內心卻愈發荒蕪,精神世界一片空虛。
更可怕的是,在這種“縱欲洶洶”的風氣影響下,“重功利、輕道義”的現象也日益嚴重。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這件事是否對自己有利,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好處,而對于道德、誠信、溫情等這些寶貴的品質卻逐漸忽視甚至拋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冷漠和功利,信任也在逐漸瓦解。家庭內部成員之間可能會因為財產問題而反目成仇,朋友之間也可能會為了利益而互相算計。窮人和富人之間相互對立,政府與百姓之間缺乏信任,社會公共機構之間也充滿了猜忌。這種普遍的信任危機,讓整個社會變得人心惶惶,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個民族如果只注重功利,而忽視了道義,那么這個民族就如同沒有根基的大廈,看似堅固,實則不堪一擊。在內部,人們會因為利益的紛爭而矛盾不斷,社會秩序也會變得混亂不堪,人們無法安居樂業;在外部,也會因為缺乏道德的支撐和精神的引領,而難以贏得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尊重和信任,在國際舞臺上也難以立足。
回顧歷史,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擁有著燦爛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一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古有孟子高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展現出一種大丈夫的浩然正氣;岳飛精忠報國,“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彰顯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民族的熱愛。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今,我們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不能忘記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們需要重拾道義,讓功利與道義相互平衡,相輔相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才能讓我們的內心真正得到安寧和滿足。我們要教育下一代,讓他們明白,人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追求物質的豐富,更在于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精神追求。只有當我們整個民族都能夠堅守道義,秉持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追求功利的同時,不忘記道義的約束,用我們的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溫情、信任和道德的社會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擺脫當下的困境,讓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