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吳大爺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長
知識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學習思考,尋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滿肚子雞湯的吳大爺,一個天天在鍵盤上敲打心靈,喜歡給人講知識講故事的男人。
滿肚子雞湯的吳大爺又來碎碎念了。
前陣子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很直接《易經真的很容易》。
這書看似是在講一部古老的典籍,但翻開之后,竟然讓我覺得它不是在說幾千年前的事,而是在給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時代寫操作指南。
很多人一聽《易經》,腦子里立馬冒出玄之又玄、算命卜卦那一套。
但你要是真鉆進去,會發現它的道理簡單得驚人:一陰一陽之謂道。
兩個符號就能解釋整個宇宙。
說白了,這就是最早的二進制。
伏羲氏畫卦時,可能壓根沒想過發明編程語言,但“陰為0,陽為1”的邏輯,卻和我們今天的計算機體系如出一轍。
世界是由信息構成的,而信息的本質就是“變化”。
![]()
一、事不過三:為什么伏羲氏只畫三畫卦?
你可能聽過“事不過三”,其實這個觀念就來自《易經》。
伏羲氏為什么不畫四畫卦?
因為三畫已經足夠組合出八種基本狀態,再往下就是冗余。
現代人搞產品研發,講究MVP(最小可行產品)。
伏羲氏早早就懂得“少即是多”,三畫足矣,不必再加。
由此演化出的八卦、六十四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宇宙邏輯體系。
你看古人玩排列組合,和今天的程序員寫代碼,本質是一樣的。
只是古人用的是直覺和自然的象征,今人用的是電路和硅片。
二、天人合一:人到底是“萬物之靈”還是“萬物之賊”?
書里里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為“萬物之靈”,一為“萬物之賊”。
聽起來挺扎心的。
人類自稱“萬物之靈”,可放眼當下,地球資源被浪費,生態環境被破壞,社會不公橫行,弱勢群體被邊緣化,我們更像是“萬物之賊”。
但《易經》提出的“天人合一”給了我們另一種可能。
它不是要人去征服自然,而是教人順應自然、與自然共處。
這在今天尤其有價值。
過去四百年,西方文化主導的邏輯是“人定勝天”,于是我們見證了科技狂飆、能源透支、環境崩潰。
現在再回頭看,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和而不同”、“致中和”的智慧,或許更能幫助人類找到出路。
![]()
三、知識貶值時代:找到“人之所以為人”的定位
到了ChatGPT的時代,很多曾經寶貴的能力變得廉價了。
比如背書、記憶、信息檢索。
AI可以秒殺人類。
那么人還有什么價值?
《易經》早就提醒過我們:要在“天定勝人”和“人定勝天”的合一中,找到“人之所以為人”的定位。
說白了,就是別和AI拼記憶力,而要去問更好的問題,去做更有創造力的選擇。
信息可以被機器處理,但價值觀的選擇、生命的意義、人與自然的平衡,這些才是人類獨有的責任。
![]()
四、吉兇未必可知:命運是定數還是選擇?
《易經》有個很妙的觀點:“一切有定數”。
聽起來很宿命,但它的真正含義并不是“天命不可改”,而是:
如果你不想改變,就循著原有的軌跡走下去。
如果你想改變,那定數本身也能被改變。
也就是說,命運既有軌跡,也留有余地。
吉兇往往是事后才呈現出來的,而不是事前能算死的。
這不正像我們的人生和創業嗎?
很多時候你覺得是壞事,事后回頭看,卻可能是轉機。
關鍵在于你能不能在變化中找到新的定位。
五、“德本財末”:古老的商業智慧
易經里有一句讓我覺得對現代人特別有警醒意義的話:“德本財末,德本才末”。
現代社會普遍崇拜“財富”和“才能”。
可《易經》說,德才是根本,財富和才能都是枝葉。
如果根爛了,枝葉再繁茂也撐不久。
這話在今天做企業尤為重要。
很多互聯網公司一味追逐流量、技術、估值,但忘了初心和價值觀,結果曇花一現。
反而是那些堅持長期主義、守住“德”的企業,能穿越周期。
![]()
六、世界的終極答案:和而不同
《易經》的六十四卦,本質上就是在講“變化中的平衡”。
剛柔并濟,進退有度,盈虛消長,周而復始。
世界上沒有永恒的靜止,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但變化不是亂變,而是要有定位的變化。
放到全球化的今天,這種智慧尤為關鍵。
西方文化強調統一標準,結果導致文化霸權和沖突。
而《易經》的答案是“致中和”、“和而不同”。
既能尊重差異,又能找到平衡。
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矛盾中,找到真正的出路。
![]()
七、行動指引:心想事成的前提
最后《易經》給了一個實用的行動指引:心想事成的前提,是遵守自然規律。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像雞湯,但越想越有道理。
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違背了規律。
比如逆勢而為,或者急功近利。
順勢而動,順應規律,才是最聰明的努力方式。
![]()
結語
寫到這,我突然覺得,《易經》不像是一本古書,更像是一份人類社會的底層操作系統。
它用陰陽、八卦、六十四卦,把變化、定位、德行、平衡這些原則寫了下來。
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仍在犯同樣的錯誤:耗盡資源,迷失方向,被技術綁架。
但如果愿意回頭看看這本古書,或許能找到一些重新出發的智慧。
一陰一陽之間,不僅有宇宙的秘密,也藏著我們如何在AI時代活出“人之所以為人”的答案。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
我是吳大爺,夜風同學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