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壓力大、與同學相處不融洽,甚至考試成績波動,都可能讓孩子陷入抑郁狀態。
![]()
其實抑郁不只是“孩子想不開”,研究表明身體里的炎癥會“攻擊”大腦,讓海馬體(管記憶和情緒的重要腦區)、前額葉皮質(管思考和情緒調節的地方)中的細胞受損,細胞之間的“連接”(也就是突觸)也會遭到破壞,慢慢就會讓孩子變得不想動、不想吃飯、對任何事物都沒興趣。
![]()
不過好消息來了!
山東大學的科研團隊最近在《Phytomedicine》上發了篇研究,說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石斛,里面藏著能幫孩子對抗抑郁的“寶貝”!
![]()
![]()
先說說石斛
老祖宗認可的“養生高手”
石斛這種植物,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里就有記載,它具有養胃、清熱、明目的功效,在平時的養生中也很常見。
![]()
這次研究重點看了它里面的兩種活性成分:石斛堿(DEN)和毛蘭素(ERI)——這兩種成分之前就被發現具有抗炎、保護大腦細胞的作用,這次又為青少年抑郁癥的防治帶來新的希望。
![]()
做了個“小鼠實驗”
10mg/kg劑量效果最佳
為了驗證這兩種成分的作用,研究人員先給青少年期的小鼠注射了一種叫“脂多糖(LPS)”的物質。
這種物質能讓小鼠身體發炎,進而出現抑郁的樣子,比如不愛動、不想吃甜的(跟人抑郁時沒胃口、沒動力很像)。
![]()
然后給小鼠喂不同劑量的石斛堿和毛蘭素,結果發現:10mg/kg這個劑量效果最好!
小鼠在“強迫游泳實驗”和“懸尾實驗”里,不動的時間明顯變短了(之前抑郁的小鼠會放棄掙扎,一動不動)。
愿意喝甜水了(也就是“蔗糖偏好率”提高,說明對喜歡的東西重新有興趣了)。
![]()
之前不敢去空曠的地方、不敢跟其他小鼠互動(焦慮和社交障礙),喂了這兩種成分后,小鼠的這些表現有所改善!
![]()
大腦里發生了啥?
修復受傷細胞,減少炎癥
為啥這兩種成分能讓小鼠不抑郁?研究人員對小鼠的大腦進行觀察后,發現了這些變化:
修復“受傷的大腦細胞”
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里的細胞,之前被炎癥搞得形態變形、數量變少,喂了石斛堿和毛蘭素后,細胞慢慢恢復了正常樣子,數量也變多了。
![]()
而且細胞之間的“連接”(突觸)也修好了——之前壞了的“突觸蛋白”(比如PSD95、Synaptophysin)又重新變多,細胞上的“小突起”(樹突棘,負責接收信號)也多了,大腦又能正常傳遞信號了。
組織細胞“自殺”
抑郁時,大腦里會有細胞“不正常死亡”(凋亡),這兩種成分能減少導致細胞死亡的“壞蛋白”(比如BAX、Caspase-3),保住更多健康細胞。
![]()
趕走“大腦里的炎癥”
之前注射的LPS會讓大腦里出現很多“促炎因子”(比如TNF-α、IL-1β,就像大腦里的“小壞蛋”),還會讓“小膠質細胞”(大腦里的“免疫兵”)變得活躍并亂攻擊。
而石斛堿和毛蘭素能讓這些“小壞蛋”數量變少,讓“免疫兵”恢復平靜,甚至還能增強大腦里的“抗氧化部隊”(比如Nrf2、SOD2),清除炎癥帶來的“垃圾”(自由基)。
![]()
關鍵發現
瞄準了大腦里的“抑郁幫兇”PDE4B
研究最核心的突破,是找到了這兩種成分發揮作用的“靶點”——一個叫“PDE4B”的蛋白質。
簡單說,PDE4B就是大腦里的“抑郁幫兇”:它會促進炎癥,讓抑郁更嚴重。
![]()
而石斛堿和毛蘭素能像“導彈”一樣精準地盯上它。
實驗證明,這兩種成分能跟PDE4B“緊緊抱在一起”(分子對接顯示結合得很牢固),還能讓PDE4B慢慢“分解消失”(CETSA實驗證實)。
![]()
如果用藥物阻止PDE4B分解,或者故意讓PDE4B變多,那石斛堿和毛蘭素的抗抑郁效果就會消失——這說明,正是靠“干掉”PDE4B,這兩種成分才能切斷“炎癥→抑郁”的鏈條(比如抑制TLR4/NF-κB這種會引發炎癥的通路)。
給家長和孩子的好消息
這項研究不只是“實驗室里的發現”,更給受抑郁困擾的青少年帶來了新希望:以后可能會有從石斛里提取的、更安全的天然抗抑郁藥,不用再擔心西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比如之前提到的焦慮、惡心)。
畢竟石斛是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藥材,安全性有保障,而這次研究又明確了它里面的成分是怎么幫大腦“抗抑郁”的——說不定再過幾年,咱們就能用這“中華仙草”里的有效成分,幫更多孩子走出抑郁的陰影,讓他們的青春重新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Shi J, Wang J, Cao H, et al. Dendrobine and Erianin alleviate inflammation-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targeting phosphodiesterase 4B in adolescent mice[J]. Phytomedicine, 2025: 157230.
說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部分圖片由AI生成。
作者:解陽楊
設計:劉錦
責編:郝學婧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張潤德
![]()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