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之一Maria Branyas Morera離世。她出生于1907年,離世前已經有著117歲的高齡。她不僅代表了已知人類的壽命極限,也為探索人類長壽奧秘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她生命的最后階段,一個由西班牙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對她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分析,包括基因、代謝、微生物等各個方面。他們試圖回答關于長壽的關鍵性問題:為什么有些人能活到遠超常人的年齡,同時依然保持相對健康的狀態?
根據研究團隊發表在
Cell Reports Medicine的研究,作者發現Maria盡管壽命遠超常人,但并非所有的指標都指向長壽——她的某些特征明顯更“老”,例如端粒、血液細胞突變等;有些卻表現得格外“年輕”,例如炎癥水平、脂質代謝等。根據Maria的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極端長壽并非單一因素決定,而是多種生物學特征共同作用的結果。
![]()
具體來看,研究團隊發現Maria的端粒(保護染色體末端的重復DNA片段)異常短。正常情況下,端粒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縮短,而異常短的端粒與年齡相關疾病有關。但根據分析結果,Maria并沒有患上這類疾病。研究者指出,這一點有些出乎預料,這也說明端粒缺失或許只是與衰老有關,不代表一定會患上相關疾病。
類似的現象在血液樣本中也得到了印證,Maria的血液細胞有著許多年齡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通常與白血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然而,她一生中都沒有患上這類疾病。
另外,她的身體中也存在許多支持健康的特征:高效的脂質代謝,她的“好膽固醇”水平高,“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極低,心血管狀態堪比年輕人;她血液中的炎癥指標GlycA和GlycB都非常低,血液炎癥水平非常健康;腸道菌群健康程度與年輕人相當,例如雙歧桿菌含量很高,對脂質代謝,抗炎有重要作用。
![]()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而在基因層面,表觀遺傳是近年來衰老研究的熱點。通過分析DNA甲基化模式,科學家可以估算一個人的“生物學年齡”。令研究者驚訝的是,Maria的血液、唾液等組織的表觀遺傳年齡遠低于她的實際年齡。她的重復序列DNA(如LINE-1、ALU等)保持了較高的甲基化水平,這有助于基因組穩定,避免DNA損傷激活——這也是她終生未患癌癥的可能原因之一。表觀遺傳的分析結果意味著,Maria的實際年齡有117歲,但她的細胞在分子層面上仍保持更年輕的狀態。
而Maria的研究成果有一個最令人鼓舞的點,那就是極端長壽并不代表必然伴隨多種疾病。她一生中從未患過癌癥、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典型老年病。除了基因層面的天生優勢,研究者指出Maria的一些后天習慣對長壽同樣有所貢獻,并且能供其他人借鑒。
![]()
圖片來源:123RF
Maria最突出的習慣是每天會堅持喝酸奶,她每天大約攝入3杯酸奶,有助于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她的整體飲食以地中海飲食為主,這種飲食模式的特點是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豆類和橄欖油,適量攝入魚類和禽肉,紅肉和加工食品較少。這種方式有助于降低炎癥,保護心血管健康;她會保持低強度運動,如散步、園藝活動,對改善血液循環、身心愉悅,維持肌肉力量有幫助。堅持這些習慣,或許能真正幫助你延長健康壽命。
參考資料:
[1] The multiomics blueprint of the individual with the most extreme lifespan,
Cell ReportsMedicine (2025). DOI: 10.1016/j.xcm.2025.102368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