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五十年代,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世界各地打成一片,美蘇瓦解了英法的殖民統治,世界各民族獨立風起云涌,最后大部分國家如非洲各國,簡直是毫無發展,跟在現代化的屁股后面撿剩飯吃。
還有東南亞各國等一部分國家,還有土耳其印度等國,變成了較為中等的發展中國家,有比較好的部分產業,但是比較基礎,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少部分國家如我國、東歐各國,還有葡萄牙等國,發展成了比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韓國、新加坡、捷克、以色列、阿聯酋、冰島、芬蘭,甚至發展成了發達國家。韓國創造了漢江奇跡,以色列從三次中東戰爭后,打到內部鬧饑荒,經過拉賓的領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逐漸發達,更有塞浦路斯,剛剛趕走了土耳其的侵略者,馬上抄英國經驗搞金融,只發展了三十年就變成了發達國家。
這些國家各自有各自的國情,我國剛從日占轉為獨立的時候,剛剛取得抗戰勝利,當時的東北隨便哪個大城市都比韓國的首爾要好,葡萄牙在上世紀一直是歐洲窮國,但是新加坡一直比較富裕,以色列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冰島相對一直和平。
但最后各國都走出了各國發展的道路,到今天七十年過去,有了不同的發展結果,我們從其中看去,出現這些差別的根源是什么?
第一是對科技和金融的重視,第二是對勞動者福利的提升,第三就是開放的程度。這三個問題上有了區別,所以最后的結果有了區別。
能走到發達國家這一步的,無一不是在科技和金融中做出二選一的國家,甚至可以學習以色列兩個都選,但是以色列有別的國家不具備的天賦優勢,那就是他們一開始就有很多的科技和金融人才,發展產業只需要直接開始。
而土耳其,我國,印度這樣的國家,需要培養人才梯隊,這就是各國天賦的差別。需要培養人才梯隊的,和可以直接照搬照抄,人才都有,只是需要重視產業的,最后就有了發展速度的區別。
能走到發達國家這一步的,無一不是極度重視勞動者待遇水平提高的國家。只有有了強大的內需,勞動者有了強大的消費能力,才能夠靠內需培養出來產業。教育差一點的國家,最后的結果就差一點。
韓國的電子信息和汽車,冰島的旅游,捷克的工業,首先就建立在本土人民自己能消費得起,能高消費,能不愁工資的基礎上。待遇差一點的國家,發展的結果就差一點。
第三個問題,就是開放,阿聯酋有阿聯酋的開放方式,守住了自己的公民權,同時引入了大量勞工,芬蘭有芬蘭的開放方式,全部身家賭上科技,催生了諾基亞這樣的巨頭。
開放差一點的國家,最后的結果也就差一點。
但是現在的特朗普就走上了邪路,首先不重視金融,每天對著美聯儲這樣的獨立央行開炮,其次不重視科技,沒有大規模恢復理工教育,在文科撥亂反正。
第三是不重視內需,既不肯提升美國平均工資,也不肯學習拜登發錢,最后是要閉關鎖國,一邊收緊合法移民,一邊驅逐非法移民,還要驅逐外國資本和產業。
特朗普再這樣搞下去,我們還沒發力,他就捅了自己幾刀,我們還能說什么?
上一個這樣搞,最后把發達國家玩成發展中國家的,還是阿根廷。我們只能說,希望美國有烏克蘭一樣的好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