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人有一代人記憶中的盛大閱兵。
每一次閱兵,都讓人心潮澎湃。在我的記憶里,從1984年那場大閱兵起,一場場閱兵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進步。
2025年9月3日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我們又將見證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閱兵。
于是,我決定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就跟孩子們一起看九三閱兵的直播,并且為這次的開學第一課預設了三種不同的形式:
9.1/9.2,是“閱兵前”。這兩天有課的班級,教學主題分別聚焦“回望過去”(銘記百年國恥,重溫70周年大閱兵經典畫面)和展望未來(新時代、新氣象、新力量)。
9.3,“閱兵進行時”。我會和孩子們一同觀看直播,沒有過多刻意的內容設計,只有一句話:“截屏保存閱兵場景,定格難忘精彩瞬間。”
9.4,即“閱兵后”。可以和孩子們共同分享“感動自己的N個閱兵瞬間”。我深信,每一個令人動容的畫面背后,都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直播當天,學校統一組織孩子們在學生劇場集中觀看了閱兵。我當即調整了預設方案,一邊看直播,一邊留意屏幕里閃現的精彩鏡頭,為孩子們的“閱兵后”課程積累素材。于是,一個個經典畫面被永恒定格:國旗護衛隊颯爽的英姿、百歲抗戰老兵莊重的軍禮、觀禮臺嘉賓臉上綻放的笑容、56門禮炮齊鳴時的震天動地、聯合軍樂團激昂奏響的樂章、1945號檢閱車意味深長的“空載”、空中梯隊掠過長空的撼人心魄,以及各受閱部隊整齊劃一、氣勢如虹的分列式,還有那飛向藍天的和平鴿與五彩氣球……每一個畫面都如此熱血暖心,又激情勵志。不一會兒,截屏的圖片便鋪滿了整個桌面,層層疊疊。
哎呀,我的選擇困難癥要犯了!執教四十載,頭一回因優質畫面太多而難以取舍。既然無從抉擇,那便不必選擇——咱們就在課堂上輪番播放閱兵盛典的精彩瞬間,孩子們對哪個畫面感興趣,咱們就暢聊那一個!
倘若孩子們刷到了“標兵就位”的畫面,我們除了強調標兵定位的重要性,還可以了解是因為隊列方陣中“釘子兵”“框子兵”和“基準兵”的相互默契和配合,才有一整個方陣隊列成員如“復制粘貼”般的整齊劃一。
倘若孩子的目光被戰旗方陣中“楊靖宇支隊”和“劉老庒連”的旗幟吸引,我一定會給他們講一講楊靖宇的故事,還得插播一段九三晚會《永遠的番號》演繹的劉老莊八十二烈士的故事。
倘若孩子們對無人裝備方陣的無人機、無人戰車、機器戰狼、無人潛航器產生了興趣,那就再請孩子們聽一聽青年音樂家李旭昊為閱兵全新創作的《無人智勝進行曲》吧,還有他的《鋼鐵洪流進行曲》也是大大的贊呢!
我認為,一旦教育的內容又好又多,形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信手拈來的精彩,會完勝拘泥形式的教條。就好比,今天這堂課我若是想偷個懶,那就帶著孩子們看一遍九三晚會吧,效果絕對好過任何空洞的說教。
本文作者:
張勤堅
江蘇省太倉市實驗小學
文章刊登于《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5年第18期
引用請注明參考文獻:
張勤堅.開學第一課:大閱兵[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5(18):12.
歡迎訂閱
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