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看,這就是我們臨潼的板栗紅薯,面糯香甜,干瓤無絲,蒸煮烤都特別香……”9月28日,在西安市臨潼區任留街道南屯村,西安正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詹瑩珠正對著手機屏幕,熱情地推介著剛從地里挖出的臨潼板栗紅薯。
![]()
“我們每天出單量基本上都固定在3000至1萬單之間。今年7月初到現在我們的總銷售量達到100萬斤左右。”鏡頭前,34歲的詹瑩珠臉上洋溢著質樸而自信的笑容。2個多小時的直播,她賣了1000多單。
紅薯種植是臨潼區特色產業。目前,全區紅薯種植面積近萬畝,種植規模、栽培管理水平和品質都在周邊地區享有盛譽。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臨潼紅薯卻因依賴線下銷售而出現外銷渠道單一的難題。
“2013年大學畢業后,我一直在外工作,期間接觸到網購,萌發了回鄉創業的念頭,銷售家鄉的農副產品。”2020年詹瑩珠看到家鄉優質的農產品高度依賴線下銷售,而線上消費蓬勃興起,這讓她下定了回鄉創業的決心。“臨潼不只有兵馬俑,還有像板栗紅薯、火晶柿子這樣的優質農產品。我想用自己的力量,為它們插上電銷的‘翅膀’。”
![]()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品控把關、物流協調到直播間流量,詹瑩珠都遇到過挑戰。
“我們堅持產地直發,確保大家收到的紅薯產地都‘貨真價實’。”詹瑩珠說,她的目標不僅僅是賣貨,更是要打造臨潼農產品的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吃得放心,讓鄉親們因增收開心。
如今,詹瑩珠的團隊已與多個本地合作社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帶動了周邊一批農戶增收。她的故事,是無數返鄉創業青年的縮影,也是臨潼區推動“村播”建設、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為推動全區廣大婦女特別是鄉村女性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業增收,使臨潼區農產品借助網絡打出名氣、打開銷路,9月18日臨潼區婦聯發起成立村播婦女聯合會。“我們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等活動,賦能女性創業創新,幫助更多婦女在‘云端’經濟中實現自我價值,為臨潼特色農產品推廣和鄉村文化傳播貢獻巾幗力量。”西安市臨潼區婦女聯合會主席席濤介紹,在培訓帶動下,不少村民掌握了直播技能,開始自主銷售。截至目前,臨潼區村播婦女聯合會已培訓留守婦女主播180余人,初步形成“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的良好態勢。
![]()
鄉土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臨潼區搶抓機遇,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等方式,讓鄉土人才主動“觸網”,探索電商助農新路徑;圍繞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短視頻+直播”等主題,邀請專家及農技人員向村民開展專業授課和現場教學,大力培養技能人才,讓農特產品插上“云翅膀”走出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截至目前,臨潼區已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3700余人,一大批鄉村振興“頭雁”人才、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土專家”和“田秀才”脫穎而出,在鄉村大顯身手。
“下一步,我們還想開發更多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讓臨潼的味道傳得更遠。”詹瑩珠信心滿懷地說:“只要我們年輕人一起努力,家鄉的農副產品轉型升級發展的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