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通過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大幅度修改H-1B簽證規則,立即引起巨大混亂。
![]()
![]()
H-1B簽證計劃允許公司擔保具有專業技能的外國工人(例如科學家、工程師和計算機程序員)在美國工作,最初為期三年,但可延長至六年,于1990年建立,每年通過抽簽方式發放8.5萬個簽證名額,當時設計這一簽證計劃的經濟學家認為,該計劃有助于美國公司保持競爭力并發展業務,從而在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美國每年發放6.5萬個H-1B簽證名額,另有2萬個名額專門留給擁有美國高等教育機構高級學位的人士。由于簽證需求量往往超過供應量,因此需要采用抽簽制度。許多公司利用H-1B簽證來填補員工空缺。但科技行業是與H-1B簽證聯系最密切的行業。無論科技公司規模大小,它們都表示需要H-1B簽證項目來招聘國內無法找到的訓練有素的人才。
2024財年,近40萬份H-1B簽證申請獲得批準,其中包括新增案件和25萬份簽證續簽或延期申請。大多數受益者來自印度,占批準總數的近75%,其次是中國,約占12%。菲律賓、加拿大和韓國等少數其他國家的H-1B申請也各占1%多一點。
9月19日的修改宣布,自20日起將H-1B簽證申請費從目前的每年1500美元大幅提升至每年10萬美元,與特朗普同時宣布該修改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當天宣稱“每年都要征收一次”,隨即導致許多跨國企業相繼敦促各自“H-1B雇員”在20日之前留在美國或提前返回美國,引發巨大混亂。盡管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 (Karoline Leavitt)隨即澄清“新收費僅適用于新申請者且只收一次”,但混亂和不滿仍在持續。
9月27日,正在英國訪問的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政府考慮為那些原本有資格獲得H-1B簽證的人提供“明確的優惠”(a clear offering)。
據BBC報道,當天卡尼在倫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顯而易見的是,這有機會吸引那些之前只能獲得所謂H-1B簽證的人才”,他補充說,“在美國獲得簽證的H-1B簽證持有者數量會減少。這些人技術嫻熟,這對加拿大來說是一個機遇……我們將很快就此提出提案”。在他看來,鑒于美國抬高H-1B門檻,加拿大可能成為全球科技人才的新樞紐。,
報道稱,本周稍早,卡尼在紐約外交關系委員會發表講話時,將美國的政策轉變與加拿大長期以來難以留住頂尖研究人員和工程師聯系起來,稱“不幸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去了美國……我知道你們(美國)正在改變簽證政策。也許我們可以從中多少獲利”。
加拿大環球新聞、《環球郵報》和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等報道稱,一些加拿大商界人士建議加拿大政府設法吸引H-1B人才。9月21日,非營利組織“加拿大建設”(Build Canada)在一份備忘錄敦促加拿大政府“迅速采取行動”。該組織認為,對于因美國簽證限制而流離失所的工人來說,加拿大是“天然的目的地”,理由是加拿大“擁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相似的時區和高品質的生活”。多倫多移民律師格林(Evan Green)稱“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加拿大多倫多Borders 律師事務所的移民律師兼創始合伙人佩萊努爾 (Andres Pelenur) 表示,美國抬高H-1B門檻“對加拿大全面有利”、“這些人當然更想留在美國,但抽簽制度和簽證限制迫使他們離開”。他表示,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數據顯示,自 2012 年以來獲批的 H-1B 簽證持有者中有 60% 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而且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等巨頭都大量使用該簽證,如今即使擁有 H-1B 簽證,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或綠卡的道路也已經漫長而艱難,有時甚至需要十年時間,因此“那些無力承擔 10 萬美元費用的中小型企業可能會選擇在加拿大開設辦事處——讓這些員工留在北美時區,同時減少申請加拿大簽證的費用和文書工作……我認為,我們會看到很多原本計劃以 H-1B 簽證進入美國的海外人士,現在將轉向加拿大,看看是否能在這里找到工作;美國佛蒙特州斯托市Von Trapp Law PLLC 律師事務所移民律師兼創始合伙人馮.特拉普( Becky Fu von Trapp)表示,鑒于美國H-1B簽證越來越難以獲得,加拿大“機會隨之而來,通過吸引這些人才,加拿大已打造了一個完整的產業。有了這10萬美元費用的增加,這一趨勢將會更加強勁,這幾乎是一份禮物,因為每當美國關閉全球人才的大門時,加拿大就會受益”。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004年美國大幅限制H-1B簽證后,跨國公司干脆將許多原有的員工轉移到了加拿大。2023年,加拿大推出了一項針對美國H-1B簽證持有者的特殊計劃,允許他們申請為期三年的加拿大工作許可。申請在達到10,000人的上限后24小時內截止。
據上述報道,一些加拿大企業高管認為美國的新政策對加拿大科技產業來說是一線希望。位于多倫多、專門為海外高技能人才與加拿大和美國雇主牽線搭橋的企業Passage首席執行官巴西里 (Martin Basiri)21日在公共智庫“建設加拿大”(Build Canada)發布備忘錄表示,“這就像一場大型搶椅子游戲。頂尖人才正在尋找一個可以坐的地方,而美國卻剝奪了他們的許多選擇,加拿大要么袖手旁觀,看著技術工人爭奪剩余的席位,要么迅速為最優秀的人才增加新的席位”;溫哥華科技招聘公司 VanHack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布羅茨基 (Ilya Brotzky)則認為,加拿大理應“迅速調整政策以從中獲利……我們可以引進優秀的軟件工程師,他們將為加拿大帶來技能,創造就業機會”;高林律師事務所 (Gowling WLG) 的公民和移民律師兼合伙人麥格雷戈 (Bill Macgregor) 表示“我認為美方調整政策將抑制部分需求,并為部分工人創造前往加拿大的機會……對于加拿大雇主來說,能夠關注這些人群——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會這樣做。所以這對加拿大勞動力市場有利”;多倫多大學教授、人工智能創業工作室 AXL 首席執行官威格多(Daniel Wigdor) 表示,H-1B對獲得該簽證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也是獲得永久居留權的途徑,而且它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科技行業發展的主要機制”,因此加拿大“機會來了”。
但不同意見也并非沒有。
加拿大環球新聞和《溫哥華太陽報》的報道都指出,和美國相比,加拿大對高科技自主創業的大環境并不友好,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真正高科技人才”前來加拿大的決心;CBC報道中則有人擔心,依靠美方政策失當“檢漏”讓加拿大看上去像等待進入美國的高科技人才手邊“備胎”,這“終非長久之策”。
值得一提的是,BBC率先報道卡尼表態后,最熱衷報道和渲染此事的清一色印度媒體(并聲稱英、德等國“也有類似濃厚興趣”),這和印度系H-1B最大受益者有關——但這也是一柄雙刃劍,事實上對于加拿大“過多”吸引印度移民(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數據稱,2024年,約有8.7萬名印度人成為加拿大公民,成為最大的新公民群體。 2022年,約有118,095名印度人成為永久居民,約占加拿大新增永久居民總數的27-30%。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間,移居加拿大的3.2萬名科技工作者中,約有1.5萬人來自印度),以及這些移民資質造假、“貨不對板”和其它“副作用”,加拿大國內已嘖有煩言,如果再在H-1B問題上“放水”,可能令這一問題雪上加霜。對卡尼最新表態加拿大本國媒體報道很不積極,恐并非沒有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