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2023年10月以來中東地區的變亂,稱之為第6次中東戰爭的話,那么這次絕對和前面5次有著很大的區別。
前面5次中東戰爭,時間都比較短,基本都能保持在1年之內結束戰斗。
- 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于1948年5月,結束于1945年3月,歷時10個月時間。最終以阿拉伯聯軍戰敗,以色列打贏了這場立國之戰告終。
- 第二次中東戰爭,開始于1956年10月29日,結束于1956年11月6日,持續時間居然只有1個星期。埃及雖然戰敗了,但英法和以色列,受制于國際壓力,只好倉皇撤軍。
- 第三次中東戰爭,開始于1967年6月5日,結束于1987年6月10日。這個更夸張,只持續了6天時間,因此又稱六日戰爭。最終是以阿拉伯聯軍慘敗,以色列大獲全勝而告終。
- 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于1973年10月6日,結束于1967年10月26日,持續時間也只有21天而已。同樣是以色列取得了勝利,但前期埃及突襲成功,也給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 第五次中東戰爭,開始于1982年6月6日,結束于1982年9月29日,持續時間3個多月。最終同樣是以色列取得了勝利。
這5次中東戰爭,最長的持續了10個月左右,最短的只有六七天時間。而且結果差不多都是以阿拉伯聯軍戰敗,以色列取勝而告終。為什么第6次中東戰爭,持續了2年時間還沒結束呢?
![]()
這次和前面5次的戰略目的完全不同
前5次中東戰爭,可以被稱之為以色列的求存之戰。因為以色列是在阿拉伯國家周圍建立起來的,周圍全都是阿拉伯人,因此他們非常不受待見。
- 從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我們就會發現,阿拉伯人不喜歡這個猶太人建立的國家,他們要把這個國家,從地球上徹底抹掉。至少是要從中東地區抹掉,原因很簡單,他們不能接受一個非伊教信仰的國家,在中東地區出現。
- 第二次中東戰爭,看似是以色列聯合英法在收拾埃及,其實埃及在戰前,直接切斷了以色列通往紅海的蒂朗海峽,這等于是切斷了以色列的生命線之一,為了生存,他們肯定是要動手的。
- 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埃及聯合敘利亞,在約旦河上游修建了一個水利工程,打算把約旦河水改道,讓以色列人喝不上水。結果該工程直接被以色列給炸了,這同樣是求存之戰。
從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以色列才有點兒轉守為攻的樣子。這個時候的以色列已經變得強大起來,至少軍事層面上是不用害怕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了。
但即便如此,以色列的生存狀況依舊很差,為什么?因為周圍全是敵對國家,你的小日子怎么可能過得好?有點錢全都用來發展軍事了,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呢?
![]()
所以只有周圍的國家與以色列和睦相處,他們才能真正在這片土地生存下去。
5次中東戰爭后,以色列方面肯定也在不斷反思,到底該怎么良性地生存下去?因此,從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和談開始,以色列便一直在歸還土地給這些阿拉伯國家,用來換取和平相處的機會。
打一兩場戰爭,他們完全不怕,但無休止地打下去,他們肯定是害怕的。畢竟他們地盤小,人口少,一直打仗又沒辦法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此后以色列歸還了西奈半島給埃及,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以及加沙給巴解,約旦河東岸的一點土地給約旦,這才換來了數十年的和平發展期。
那么為什么沒把戈蘭高地還給敘利亞呢?一來是因為敘利亞在蘇聯的幫助下,已經養肥了,始終不肯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不愿與之和談。二來是因為戈蘭高地素有中東水塔之稱,這事關以色列人喝水的問題,他們肯定不愿意輕易撒手。既然對方要打下去,那就憑本事了。
這次戰爭的目的,和過去5次完全不同。這次是為了解救人質,或者說是被扣押人員,同時為阿克薩洪水行動中,被哈馬斯屠戮的幾個村子的村民報仇。人質沒有被完全解救回來之前,戰爭是停不下來的,因為最初制定的戰略目標沒有實現。
![]()
以色列擅長打突擊戰,對于巷戰他們也很普通
都說以色列的戰斗力十分強悍,其實這也是相對而言的。他們面對的對手,是中東地區,實力相對弱小的阿拉伯國家,他們并沒有遇到真正強悍的對手。
所以說,以色列只能被稱之為中東小霸王,真把他們放到全球來看,其實軍事實力肯定是沒法和五常相提并論的。除了五常之外,還有不少軍事強國,諸如印度、土耳其、日本等。
當然了,以色列也很能打,否則也不會在中東數十年內幾乎沒遇上對手了。哪怕是伊朗,在面對以色列的時候,也要遜色三分。
但是,這次以色列軍隊所面對的不是常規戰爭,而是特別復雜的巷戰。
巷戰是很多軍事強國都不太愿意打的戰爭,因為損失實在是太大了。二戰的時候,美國分明可以自己打下日本,為什么要請蘇聯幫忙?還不是因為登陸戰消耗太大了嘛!后來他們有了原子彈以后,就覺得白請蘇聯了。
老美打伊拉克的時候,擊敗伊拉克毫不費力,畢竟武器有代差。但進入伊拉克駐軍的時候,損失卻越來越大,為啥?因為巷戰真不好打,冷不丁就會從哪個犄角旮旯里冒出一個人來把他們給突突了,簡直防不勝防。
所以打巷戰,不僅損耗比較大,而且拖的時間也比較長。
同樣的道理,以色列進入加沙作戰,同樣需要打巷戰。而且加沙的巷戰,可比一般巷戰復雜多了。因為這里不僅有各種巷子,而且還有大量的地道。這些地道才是哈馬斯真正的法寶,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個地方冒出來,或是醫院,或是幼兒園。
更何況以色列在對付哈馬斯的同時,還要應對黎巴嫩南部武裝,也門胡賽武裝以及伊朗的軍事力量。
![]()
一勞永逸,這是在為2005年犯下的戰略錯誤買單
記得以前看新聞的時候,就看到過以色列強行把加沙的猶太人全部遷走的畫面,那叫一個凄涼啊。
這些猶太人,從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以后,就聽從以色列當局的號召,進入加沙定居生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猶太定居點。
到了2005年的時候,以色列的話事人沙龍,忽然一聲令下,要求所有生活在加沙的猶太人,全部撤離加沙。
什么情況?這些猶太人在加沙已經生活了38年時間,有些人從一出生就在這里,完全把這里當成了故鄉。結果你說遷走就遷走?
所以當時出現了一系列混亂的情況,因為人家不肯搬。
不過沙龍的命令就是最高指令,不搬也不行。為什么要搬呢?因為沙龍已經答應了巴解組織,要將加沙完全還給巴解組織。
很顯然,這同樣是用領土換取和平的一種方式。沙龍似乎認為,只要以色列這么做了,那么對方就能感受到以色列的好意,從而像埃及、約旦那樣,徹底接納以色列。
豈不知,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刮起。因為2007年,哈馬斯就擊敗了巴解組織,奪取了加沙地區的控制權。以色列經營了38年之久的加沙,就這么落在了哈馬斯手里。
此后以色列雖然靠建圍墻,勉強維持住了自身和加沙的相對穩定,但巨雷已經成型,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引爆而已。
2023年10月,阿克薩洪水行動,其實就是把這顆雷徹底引爆了。從2007年到2023年,每當巴解組織和以色列和談的時候,哈馬斯都會襲擊以色列,以此破壞和談。但從來沒有哪次,會有這次規模這么大,下手這么狠的。
因此,到這個時候,以色列才真正將2005年沙龍歸還加沙的行為,定義為戰略錯誤。此后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在為這個錯誤買單。
![]()
此戰過后,巴勒斯坦地區至少消停10年
我們會看到,整個戰爭過程中,巴解組織都是冷眼旁觀的,他們作為巴勒斯坦的合法代表,對哈馬斯的處境非常冷漠。
為什么?因為哈馬斯的軍事行為,已經嚴重拖慢了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進程。而且哈馬斯和巴解組織,其實是競爭對立的關系。
這次以色列如果把哈馬斯趕出加沙,或者在加沙徹底消滅,那么加沙大概率會成為以色列和巴解共同監管的一個地區。
埃及、約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了,敘利亞在改朝換代后,也在積極尋求與以色列和平相處。這么一來,巴勒斯坦地區,10年內或許更久,都不會再有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