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
有時候看著孩子,總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他。可慢慢我發現,愛不是一味滿足,有時候我們以為的“愛”,其實正在悄悄害了孩子。
我發現很多父母跟我一樣,不小心踩進了 “溺愛” 的坑 。總覺得 “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結果把 “愛” 變成了 “慣”,悄悄給孩子的未來埋了人生的絆腳石
有個教育家說過一句話,我記到現在:“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放任他做這3件事。” 聽著扎心,但句句在理!分享給大家。
![]()
一、 放縱孩子亂發脾氣,總想“算了算了”
昨晚帶孩子去超市,碰到個小男孩在哭鬧,一定要媽媽買雪糕。媽媽說:“感冒還沒有好,不好吃雪糕!”
孩子立馬躺地上打滾,還伸手拍媽媽的腿。最后媽媽沒辦法,還是妥協了。
媽媽群里有個網友說得特別透徹:“孩子在無節制的溺愛里,只會變成‘情緒暴君’。”
孩子小的時候,哭鬧能拿到想要的;長大了就會覺得,摔東西、發脾氣能解決所有問題。慢慢地,他會變得自私,不會體諒別人,遇到一點挫折就失控。
你知道嗎?總被縱容發脾氣的孩子,大腦里管情緒的部位會特別活躍,長大后更容易沖動。這就像總吃糖會蛀牙,總發脾氣會“蛀”了性格。
其實孩子有情緒很正常,我們不用制止他哭,但絕對不能縱容他用傷害人的方式發泄。
我家娃之前也會因為沒滿足要求哭鬧,我試過一個辦法特別管用:
他鬧的時候,我不跟他吵,也不馬上哄,就蹲在旁邊說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等你哭完了,我們再好好說”。
等他平靜下來,我再問他 “剛才為什么哭呀?”,引導他用嘴說出來,而不是用哭鬧解決。
而且我發現,家長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如果我平時遇到事就大吼大叫,娃也會學著用發脾氣的方式處理問題。后來我盡量控制自己,遇到矛盾先冷靜,娃的脾氣也慢慢變好了。
![]()
二、放縱孩子玩手機,讓他失去了動力
有次家庭聚會,一桌孩子都在看手機,沒人說話。說實話,那個畫面讓我很震驚,現在的孩子怎么啦?
我表哥的兒子,上了初中后迷上游戲,成績一落千丈。更讓他擔心的是,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連最愛的籃球都不打了。
我看了一些研究資料說,過度沉迷電子設備的孩子,大腦里負責注意力、創造力的前額葉皮層發育會滯后。
你想啊,孩子刷短視頻的時候,幾秒鐘就一個笑點,游戲里打贏了馬上有獎勵,這種 “即時快感” 會讓他越來越沒耐心。
等他到了現實里,遇到需要慢慢努力的事,比如寫作業、學樂器,就會覺得 “沒意思”“太難了”,根本坐不住。
而且總盯著屏幕,孩子就沒時間去戶外跑、跟小朋友玩、自己動手做手工,這些能鍛煉他思考和社交能力的事,全都被手機占了。
說實話,現在的孩子,完全不讓碰手機不現實,但放任不管真的不行。
根據我的經驗,其實管孩子玩手機,關鍵在 “規則” 和 “替代”:
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好使用時間,比如每天不超過一小時,寫作業的時候絕對不能碰;
還有用其他有意思的事填滿他的時間,比如帶他去打球、參加戶外探險活動、參加社區的小活動等,讓他知道,除了手機,生活里還有好多好玩的事。
![]()
三、放縱孩子逃避責任,以為是為他好
刷到一個視頻,一個大學生把臟衣服寄回家讓媽媽洗。評論區都在罵,我卻想,這孩子從小是不是就沒自己做過事?
我朋友的兒子上小學了,還不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因為朋友總說:“娃還小能,先幫他做。”
《被討厭的勇氣》里有句話特別對:“父母的過度保護,是對孩子人生的越權。”
其實,讓孩子做事不是不愛他,恰恰是為他好。
你想想啊,孩子小的時候,你幫他收拾書包、整理房間;等他上了大學,可能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會洗;工作以后,遇到一點困難就想逃避,甚至還要靠你 “啃老”。
心理研究也說,長期逃避責任的孩子,會養成 “受害者心態”,遇到問題不怪自己,總怪別人、怪環境,根本沒辦法適應社會。
說白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從生活的小事就能做起。
我家孩子三歲的時候,我就讓他學習自己收拾玩具,每次玩完了,跟他一起把玩具放回箱子里。
五歲的時候,每天吃完飯,會主動幫我把碗拿到廚房,還會跟我一起擦桌子,搞衛生。
如果他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我不會馬上給他買新的,而是跟他一起想辦法修,讓他知道 “自己做錯的事,要自己負責”。
慢慢你會發現,孩子不僅變得能干,還會更有自信,因為他知道 “我能做好這些事”。
![]()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愛孩子是本能,但怎么愛需要學習。真正的愛,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而是幫他建立規則,學會約束自己。
現在縱容他亂發脾氣、沉迷手機、逃避責任,這些 “壞習慣” 都會變成他人生的絆腳石。父母教會他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給他最好的禮物。
互動話題:
你家孩子有沒有過亂發脾氣、沉迷電子產品的情況?你是怎么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