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年前的自主SUV還在合資陰影下小心翼翼地尋找生存空間,那么今天的長安,顯然已經換了一副姿態。
![]()
9月25日,第四代CS55PLUS正式登場,這一次它不是在強調“便宜大碗”,而是帶著“智能”和“全球”兩個標簽,給整個10萬級SUV市場補上了一腳重拳。
過去,智能駕駛幾乎是新能源車的專屬噱頭,燃油車似乎只能在動力和空間上打打性價比,但第四代CS55PLUS直接撕開了這層固有印象——在不到10萬元的門檻里,它做到了“行泊一體”和自動換道超車,這種配置以前只在二三十萬的車型里才能看到。
也就是說,它用實際產品力把“智能”從奢侈品變成了家常便飯。
![]()
長安的這步棋,不只是技術上的炫技。CS55系列自2017年問世以來,已經在55個國家留下了百萬用戶的足跡。無論是中東的高溫還是俄羅斯的極寒,甚至是墨西哥的高原路段,它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如今第四代產品把“天樞智能駕駛輔助”塞進10萬級SUV,既是對海外溢價市場的呼應,也是在國內市場重新樹立標桿。
![]()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次長安并沒有單點突破,而是全域鋪開。車機能接入大模型AI,和你聊天、規劃路線都不在話下;APA泊車輔助能在35秒內把車塞進標準車位,哪怕是單側35厘米的窄位也能搞定;動力上則是新藍鯨發動機加上iEM智慧能量管理,1500轉就能迸發出310N·m的扭矩,一箱油輕松跑到1000公里,這些功能拼在一起,讓“新實用主義”這個詞變得不再抽象。
![]()
市場層面看,第四代CS55PLUS的到來,勢必會讓合資品牌的日子更難過。合資10萬級SUV還在糾結用不用電子手剎的時候,長安已經把540°全景影像、18項智能預警和制動功能全系標配。
更諷刺的是,在海外市場,這款車的售價動輒是國內的兩三倍,甚至中東地區高達45萬人民幣,國產車在國內卷價格、在海外卷價值,這種“反差”本身就說明了自主品牌的底氣。
![]()
所以,這一代CS55PLUS不只是一次產品迭代,更是長安在燃油車智能化賽道上的一次自我聲明:新能源我有布局,燃油車同樣能打破天花板;對消費者來說,它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選擇——用10萬元的預算,享受過去20萬元才能擁有的體驗。對行業來說,它則是又一次讓“合資沉默”的案例。
![]()
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第四代CS55PLUS都會是10萬級SUV市場的參照物。它不只是一臺車,更是一個問題:在長安已經把智能普惠到這個價位之后,其他廠商還能用什么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