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5日剛剛舉辦的2025藥明康德投資者開放日上,管理層向線上和線下的數百位投資人和分析師介紹了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藥明康德CRDMO模式的能力與布局。
會議伊始,藥明康德聯席首席執行官楊青博士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在藥明康德獨具特色的CRDMO模式下,化學、生物學和測試業務平臺在藥物研發的前端(Research端),如何以獨特的作用賦能行業創新。
![]()
全球研發蓬勃發展,創新浪潮奔涌
楊青博士在發言中指出,行業趨勢是推動CRDMO模式發展的巨大動能。全球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成為行業在不確定環境下的確定性。
過去幾年,全球新藥研發管線蓬勃發展,無論是分子的絕對數量還是涵括的種類都在持續上升。從管線發展趨勢來看,一是總項目數量持續增長;二是小分子一直占據管線的半壁江山;三是合成類的新分子種類,尤其是多肽與核酸類藥物,近年來顯著增長。
全球新藥研發金額同樣持續增長。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的數字已達到驚人的2776億美元。這些研發需求不僅來自跨國大型藥企,中型藥企和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發金額也在穩步上升,在全球新藥生態系統中承擔起了探索前沿的重要作用。行業數據預測,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發金額占比從約20%有望提升至2034年的約30%,增速顯著。
從行業融資來看,全球生物科技的融資在過去幾年雖有波動,但實際金額仍然相當可觀。授權許可在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近幾年,授權轉讓已演變成融資的重要渠道,并購也一直是醫藥行業的主題之一。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藥明康德CRDMO賦能平臺不僅為客戶自身的研發項目賦能,許可證轉讓或并購也帶來了許多新的項目機遇。
此外,新分子種類藥物正在加速崛起,成為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小分子以外,以多肽和寡核苷酸為代表的合成類新分子種類,也在日益增長。
創新無處不在,體現在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的各個環節。在全球范圍內,各個研發階段的管線都在蓬勃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體化的賦能平臺服務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創新的前端,被稱為長尾客戶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持續進入研發生態系統,每年約1000個新公司成立。他們探索未來科研和技術的發展方向,也是CRDMO平臺引流的重要來源。
在創新的持續驅動下,全球合作研發服務市場也持續增長。行業數據顯示,全球CRO外包占比已于2024年突破50%,預計到2034年將提升至65%以上,無論是占比還是總量都在增加。而且,合作研發服務市場的增長已超過研發費用的增長。
瞄準研發源頭,早期平臺夯實CRDMO獨特能力和價值
基于行業趨勢以及市場需求的發展,藥明康德CRDMO平臺的R端,展現出獨特的能力和優勢。
首先是開源引流,早期研發創新項目進入“漏斗”管線,并逐步向下游轉化。二是理解趨勢,包括前沿科技、新分子種類,以及客戶未滿足的需求等。三是形成合力,通過早期的化學、生物學和臨床前測試平臺高度協同,加速臨床前候選化合物(PCC)和IND交付。這也是公司吸引客戶的優勢和價值所在。
2024年,藥明康德發現和臨床前早期平臺為公司R-D-M客戶和項目漏斗貢獻了70%的新客戶,這些新客戶中有35%在過去5年中有成功融資記錄。這體現了這些客戶群體所代表的技術、管線以及能力,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同時使用R端化學、生物學和臨床前測試業務的客戶數目在2024年已超過1000家,相關營收占總體業務收入的百分比在2024年達到74.4%。
R端小分子自2021年以來的客戶滲透率達到約42%。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發化學團隊累計合成超過44萬個化合物;流動化學與光化學技術的應用已使超91%的長期合作伙伴獲益;同時,得益于長尾戰略,長尾客戶的業務貢獻占比已超過70%。
新分子快速發展,引領攻克不可成藥靶點
回首過去25年,行業發展另一個重要趨勢是:隨著技術和科學的推進,不斷攻克了多個傳統意義上不可成藥的靶點。越來越多針對復雜靶點的新分子蓬勃涌現。這些新的分子種類包括靶向蛋白降解、分子膠、共價抑制劑、別構抑制劑,以及多肽和復雜的大環化合物。
過去幾年,已有十多款針對此前不可成藥靶點的新藥推入市場,超過100個候選藥物已處于臨床階段。“不可成藥靶點”的突破也印證了藥明康德“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的愿景。實現這一愿景,需要的是技術的創新和賦能。
![]()
新型合成分子結構越來越復雜。據藥明康德研發化學團隊統計,過去5年中,平均分子量有14%的增長,分子量在600 道爾頓(Da) 以上的化合物數量增長了63%;平均合成步驟增長了22%,工作量和合成難度隨之遞增,需要新的合成路線、方法和技術,以及配套的分析、分離和純化能力。藥明康德核心分析部,擁有先進的分析儀器和分析方法,常規測試周期僅一小時,能夠高效為復雜分子的合成保駕護航。這也是藥明康德的差異化優勢之一。
藥明康德早期平臺匯聚了化學、生物學及臨床前藥性評價以及安全性評價等多個團隊的一體化服務,加快了不可成藥靶點的推進,賦能產業創新。在多年前,專注于攻克KRAS靶點的客戶Mirati在起步階段就選擇了與藥明康德這樣的一體化平臺合作。化學、藥性評價、毒理、腫瘤生物學、結構生物學……與藥明康德的合作幾乎貫穿了Mirati項目管線的各個環節。由于項目優質高效的快速推進至里程碑,2023年,Mirati被百時美施貴寶以48億美元收購。
研發化學團隊可以快速交付臨床前候選化合物(PCC),2024年經由客戶告知進入PCC階段的分子共104個。同時公司早期客戶的成功也體現在融資記錄上,過去3年中,大于1億的小分子交易中60%使用了藥明康德的研發化學服務;2024年獲得投資的客戶中,90%融資前就在與藥明康德合作。這也意味著,藥明康德化學合成的交付能力是他們融資的重要助力之一。
藥明康德早期的研發化學團隊重要的能力在于作為CRDMO漏斗的開端,以引流方式源源不斷地為D&M端帶來項目和客戶。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發化學服務部服務了1000家客戶,其中308個有轉化至D端的潛力,并成功為下游轉化了185家客戶,涉及336個新的分子。在這樣的模式下,各部門以接力方式實現團隊間的無縫合作。
![]()
與科學共進,從0到1到眾多的賦能旅程
今年是藥明康德成立二十五周年。25年前,四位共同創始人開啟了一間650平方米的實驗室,并親自設計打造了第一臺通風櫥。回首25年,藥明康德從研發化學服務開始,逐步成長為覆蓋新藥研發生產全流程的一體化CRDMO平臺,獲得了諸多客戶的信任,如研發化學服務部已經與超過980個客戶合作5年以上,與280個客戶合作10年以上,與10多家客戶合作超過20年,充分體現了客戶認可。
![]()
立足新藥發現的前沿,藥明康德持續拓展能力的邊界,不斷滿足客戶的創新需求。比如,為了建設早期項目能力,藥明康德早在2010年就購置了一臺當時很先進的化合物自動準備工作站,實現了從0到1突破,大幅提升公司服務能力。如今,藥明康德生物學體外業務平臺在中國、美國、德國基地有超過400臺高端儀器設備,支持全球客戶多種類型的苗頭化合物發現。
目前,藥明康德擁有一系列苗頭化合物發現平臺,不同的化合物庫,覆蓋不同大小分子量以及不同類型的化合物,如傳統小分子、多肽、分子膠等。這些早期篩選和苗頭化合物發現服務,是賦能客戶從0到1開啟新藥研發的關鍵環節。
藥明康德堅持為患者“做對的事”,關注各類疾病領域。CRDMO的早期發現和臨床前研究平臺能夠幫助公司理解創新趨勢,前瞻性建立新能力,通過高效執行,快速投入使用,并不斷放量。2021年以來,公司早期研究賦能平臺在腫瘤領域的客戶滲透率達到了約33%,抗感染領域客戶滲透率達到約27%,在代謝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等領域,也有著高速的發展,全方位反映了藥明康德早期賦能平臺能力建設的速度、規模,以及對廣大患者的重要意義。
![]()
行業創新無處不在。藥明康德的核心策略之一是跟隨科學的發展。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分子類型,藥明康德及時捕捉機遇,為立足前沿的創新者賦能。2024年,在藥明康德生物學業務平臺收入中,來自新分子種類的業務占比超過30%;在核酸領域,藥明康德R端業務客戶滲透率達到26%;在靶向蛋白降解領域,這一數字高達67%。2024年,公司建立全新的DAC(抗體偶聯降解劑)能力平臺,為DAC藥物研發賦能,為突破不可成藥的靶點再次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早期研究市場尚未回暖的情況下,藥明康德生物學平臺的客戶數仍然同比增長5%,新客戶訂單數同比增長17%,生物學平臺正受到越來越多全球創新者的信賴和認可。
從早期新藥發現向后推進,就來到臨床前測試環節。基于前瞻性的趨勢洞察,早在2008年11月,藥明康德就在蘇州市吳中區建立了臨床前安全評價設施,到今天為止,公司在中美兩地的臨床前平臺實驗室面積已經超過21萬平方米,賦能超過1240個IND項目,超過820個正在進行中。這是臨床前測試平臺從0到1到眾多的過程,也反映了藥明康德從化學到生物學再到臨床前測試的能力拓展的清晰戰略。
以全球高質量標準,卓越運營踐行賦能承諾
藥明康德一體化CRDMO的獨到之處,除了R、D、M端卓越的業務能力,還體現在“O”,即運營(Operation)上。
以生物學平臺為例,藥明康德通過開創性建立數字化運營體系,將數據處理效率提升了32%,同時能夠讓公司在全球各個基地、各團隊之間靈活調配資源,高效滿足客戶的需求;藥性評價部門自主開發分析核酸類和多肽類代謝產物鑒定的軟件,讓同類項目的解譜效率提升了83%,項目交付效率提升了33%。
公司的安全性評價團隊也一直以規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運營,自2008年至今服務了3200多家客戶,共完成了超2.5萬個客戶訂單;公司的臨床生物分析團隊也采用了數字化管理平臺,能讓項目在瓶頸步驟上的項目周轉時長及分析時長分別降低30%和35%。
每一次交付加快,每一次效率提高,都讓客戶能夠更早、更快地推進項目,讓新藥、好藥盡快抵達患者。
所有這一切,都基于藥明康德嚴格恪守的全球高質量標準。從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接受了11次監管機構的核查,217項客戶核查。公司的GLP平臺在任何時候都為這些核查隨時做好了準備。
結語
2000年7月17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文章是展望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彼時大家對老年退行性疾病有一些基礎科學研究,但研發管線頗少。
2000年12月,藥明康德成立。
2001年5月28日,《時代周刊》另一個封面展示的是第一款靶向腫瘤藥物格列衛剛剛上市,開啟了腫瘤靶向治療的新紀元。
過去25年,腫瘤治療從靶向精準治療又走向免疫治療,醫藥行業在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疾病領域持續突破,一個又一個難以成藥的靶點不斷被攻克,那些原本“無藥可醫”的疾病得以醫治。
人們對健康不變的追求,是醫藥行業不斷發展的動力。這些未滿足的醫療需求,推動了行業向前發展,也推動著藥明康德從0到1到眾多的發展歷程,相信也將驅動我們邁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的愿景。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