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G700在漫長的等待之后,終于揭曉了預售價格,從34.99萬元到42.99萬元共4個版本,另有總價超過7萬元的車主權益,相當于把預售價門檻降到了30萬元以下。
價格發布后,網絡上立即有人開始吐槽“定價高了”,“沒想到”。更有人協調一致地拿方程豹8和坦克500的價格出來對比,認為“捷途出身的縱橫G700賣貴了”,否則自己怎么會買不起呢。
可是“車價高了”,并不是車子的問題,不是嗎?
你會因為法拉利是菲亞特的子品牌,就要求法拉利價格向菲亞特看齊嗎,而根本不考慮法拉利帶給你的速度和激情?
![]()
那些路虎、牧馬人、陸巡普拉多的老車主們,在評論區一聲也不吭,徑直跑到4S店去仔細觀察,然后默默下單。因為有過親身的經歷和對比,他們非常清楚一輛“好越野車”應該具備什么性能,更知道一輛能夠滿足長途穿越、不會把人丟在半路的純正越野車,應該處在什么樣的價位才是正常和可以接受的。
在產品力大幅躍升的時候,特別是在面對產品力爆棚的純越野車面前,只談“性價比”,多少表明了對技術的不了解和不尊重。
![]()
越野車也很特殊。不同于日常的轎車和SUV,尤其是執行長途穿越功能的純越野車,對它的性能除了“不能壞”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屬性,比如強大的功率和扭矩,高通過性,大車內空間等等,能滿足這幾項的奔馳大G、雷克薩斯LX700h、路虎攬勝等等,價格都輕松超過百萬元,即使是性能強品牌略微遜色的牧馬人、衛士,價格也超過50萬元。當然,它們都是汽油車。同為自主品牌的方程豹8、坦克500、坦克700,價位也都是30萬元起步。
![]()
當縱橫G700問世,以往那些被吹上天的歐系和日系越野車就現出原形了
但縱橫G700對自己的第一輛純越野車提出了比上面這些車更高的要求,比如:發動機無限時長地不能進水,比如提供更舒適的大6座布局,比如提供車內供氧功能,比如無論在哪里,都連接低軌衛星網絡,實現24小時通信不中斷......這些功能,已經讓G700跳出傳統越野車的圍城,進入了更高的產品維度。單是“全車防水”這一項,就投入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費。
![]()
但相對于它的預售價,這些依附于越野性能之外的強大能力都像送的一樣,并沒有因為它們而貪婪地添加什么溢價。按車身尺寸計算,5.11米車長的雷克薩斯LX700h比G700還短8厘米,軸距短2厘米,系統功率和扭矩只相當于縱橫G700的50%,價格卻達到3倍之巨,也就是超過120萬元;即使跟低一個級別的普拉多相比,G700的頂配也沒有普拉多的起步價高。這些底盤和結構多年不變的日系越野車,價格合理性又從何說起呢?
![]()
![]()
可千萬別告訴我什么“品牌溢價”。在新能源車時代,BBA都是“雜牌車”了,豐本田又能高大上到哪兒去呢?它們的所謂品牌,無非是以前沒有中國車對比之下的幸存者偏差,現在中國強大的競爭者來了,他們被吹過頭的“絕對產品力”瞬間就變得相對很普通。
價格比普拉多還低的縱橫G700,有什么樣的硬實力呢?
先看最核心的動力。我們拿同級別的Lexus LX 700h比好了,同樣是混動,它的功率卻只有G700的665kW的一半,扭矩只有G700的1135Nm的七成。如果跟奔馳的運動頂配版G63油車比,縱橫G700的動力優勢更大,我就不曬出來寒磣奔馳了。
![]()
這些實實在在的性能擺在眼前,你還跟我說那些虛頭巴腦且毫無實體支撐的“品牌溢價”?
奇瑞專門給這輛縱橫G700打造了一款不怕水的插混發動機,為了實現防水功能,把結構都改了,所有的皮帶輪系都被罩起來,頂部的點火線圈也有三層密封墊和2層防水膜保護,各種線束的插接件也是IP68級防水的。在當前臺風和暴雨肆虐的環境里,即使它被泡在水里,只要進排氣口沒有進水,整個動力系統就不會進水,務實地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這樣創造性的產品力面前,那些甚至都不能在雨中自保的老前輩豪華車的“溢價”,值幾個錢呢?
![]()
還不止是發動機好,G700的P1+P3+P4混動構型,前后橋都帶2擋牙嵌式機械差速鎖的設計,可以提供低速下穩定的大扭矩輸出,X模式+14種地形場景,讓它無懼任何路面的挑戰。四驅系統在電子鎖的加持下,應對地面附著力變化的反饋,比機械和真人感知都敏感多了。
在很多缺乏越野知識的人眼里,G700的高通過性竟也成為嘲笑的對象。高通過性表現在前接近角、后離去角越大越好,但軸距卻要適可而止。因為它和離地間隙決定了通過性,而單車穿越的時候,通過性就是衡量這輛車能不能“回得來”的重要指標。
![]()
![]()
近期國內發售了不少軸距在3米到3.2米的SUV,讓很多人誤以為軸距大就是放諸四海的標準。公路用車的大軸距可以增大車內二排座位的空間,但對越野車來說,軸距越大縱向通過角就越小,被閹割的通過性能意味著要命,它是安全屬性而不是審美或空間屬性。
G700在通過性和車內空間之間實現了很好的平衡。第二排甚至提供了零重力座椅,和MPV、大型SUV都能比拼空間,絲毫沒有因為看上去不大的軸距影響到第二排空間的舒適。
![]()
G700作為越野車的基礎素質已經非常優秀和完善了,內部空間和舒適性、豪華感還高出這么多;再加上附加的性能,比如0.97米的涉水能力,比路虎攬勝還要強大;全車IP68級防水,車門密封條內部都要注膠,這些細節允許整車不限時長地浸泡在水里而不會進水;華為智能輔助駕駛的版本是最頂配,在公路行駛的時候可以帶來更好的體驗;彩電冰箱大沙發,這些以往從未出現在同級別越野車上的設備,現在也能提升長途穿越的舒適感了,這就讓越野從過去的“孤獨的人離家遠行去受苦”形象,演變成“一家人其樂融融探索大自然”的新景觀。
![]()
大家可能看得出來,我上面所提到的性能,對越野車來說全都是非常硬核的基本素質,但G700已經把它們做到極致。這就是縱橫為什么磨嘰三年才推出這輛車的原因。做一輛平庸的越野車不難,但既然做了,就要超越國際對手,就像福建號航母后來居上超越福特號一樣,大家要開始習慣。那些一聽到國外品牌名字就開始自卑的人,是配不上擁有這輛車的。
![]()
過去二十多年來,自主品牌一直以性價比來賣車,靠“委屈自己”一點點擴大地盤和影響力。以致于很多人因為便宜才去買自主品牌。確實,從平均10萬元的家用車,到15萬的SUV,再到30萬的電動車,最后上到34萬元起步的純越野車,穩健但也在增速,沒有給一部分人留足心理建設的時間,而這輛縱橫G700也正是因為出色的產品力和以往慣性的低價策略產生偏差,而讓一部分參與了盲訂的人措手不及,這恰恰說明了G700的產品力足夠誘人,才讓大家都產生了“擁有一輛”的沖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