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冬,北京故宮午門廣場飄著細雪。一個穿明黃色滿族長袍的男人,突然推開檢票員的手,指著紅墻金瓦喊道:“這是我家祖產,憑什么要我買票?”
![]()
這人便是愛新覺羅?州迪。他梳著滿族傳統發辮,腰間系著明黃腰帶,逢人便說自己是多爾袞十世孫、溥儀堂弟。這場鬧劇,讓沉寂多年的 “皇族后裔” 話題,再次被推到公眾面前。
更荒唐的還在后面。州迪不僅在公開場合要求 “歸還祖產故宮”,還在家中仿制清宮陳設,讓家人稱呼他 “王爺”,甚至逼迫鄰居行跪拜禮。面對媒體質疑,他掏出一本泛黃的族譜:“白紙黑字,我是正兒八經的愛新覺羅后裔。”
可翻開正史,他的 “皇族身份” 從根上就站不住腳。
多爾袞是誰?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朝入關的關鍵人物。1644 年,他率八旗軍擊敗李自成,迎順治帝定都北京,為清朝統治奠定根基。但這位權傾朝野的攝政王,一生子嗣稀薄,史料記載明確 —— 他只有一個女兒,名叫東莪。
《清史稿?多爾袞傳》中寫得清楚:“睿親王多爾袞,無子嗣,以豫親王多鐸子多爾博為嗣。” 也就是說,多爾袞連親生兒子都沒有,哪來的 “十世孫”?即便過繼的多爾博一脈,后裔也有明確譜系,根本輪不到州迪。
清史專家閻崇年曾公開質疑:“多爾袞后裔在乾隆年間就已歸宗多鐸一脈,且有完整宗譜記載。州迪的族譜漏洞百出,連滿族姓氏‘愛新覺羅’的輩分排序都錯了,純屬編造。”
可州迪不管這些。他為了強化 “皇族” 身份,特意把家安在廣州光塔路,說這里曾是清朝廣州將軍府舊址。家中客廳掛著 “多爾袞畫像”,書架上擺著 “大清玉璽” 仿制品,連廚房的碗碟都要印上 “龍紋”。
有鄰居回憶,州迪曾因樓上住戶噪音太大,穿著黃袍子上門理論,開口就說 “本王需要靜養”,嚇得對方以為遇到了瘋子。他去銀行辦事,非要工作人員用 “王爺” 稱呼他,否則就不肯簽字,最后鬧到民警出面才收場。
![]()
當記者問他 “為何不找明朝皇室后人商量” 時,州迪滿不在乎:“明朝早就亡了,老朱家的人哪有資格說話?” 這話一出,真的老朱家后人坐不住了。
在河南鄭州,有位叫朱煜棠的老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后裔。他看到州迪的言論后,特意帶著《朱氏家譜》接受采訪:“故宮是明朝永樂皇帝建的,我們老朱家才是第一個主人。要論祖產,也輪不到清朝后裔說話。”
朱煜棠的話并非空穴來風。故宮的前身是紫禁城,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 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為了這座宮殿,明朝動用了百萬工匠,耗時 14 年才建成,所用木材從云貴深山砍伐,石料從房山開采,光運輸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1644 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紫禁城遭到部分損毀。隨后多爾袞率清軍入關,趕走李自成,對紫禁城進行修繕后作為皇宮使用。也就是說,清朝只是紫禁城的 “第二任使用者”,而非建造者。
更關鍵的是,1912 年溥儀退位時,在《清室退位詔書》中明確寫道:“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 這意味著清朝皇室已自愿放棄對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室產業,都歸屬于中華民國政府。
1949 年新中國成立后,故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 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明確其為 “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故宮作為國有文物,歸全體中國人民所有,任何個人都無權主張所有權。
可州迪對這些法律和歷史視而不見。2012 年,他甚至寫信給相關部門,要求 “歸還故宮使用權”,讓他 “主持皇家文化傳承工作”。信中還提出,要在故宮內恢復 “軍機處”“內務府” 等機構,簡直是異想天開。
面對州迪的鬧劇,更多明朝皇室后人選擇理性看待。居住在南京的朱培爾,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裔,他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在接受采訪時,他說:“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已經成為歷史。故宮現在是博物館,是給所有人看的,誰也不能把它當成自家財產。”
![]()
歷史上,類似州迪這樣的 “復辟者” 并不少見。1917 年,張勛率領辮子軍入京,扶持溥儀復辟,結果只維持了 12 天就宣告失敗。1949 年后,也有人自稱 “皇室后裔” 鬧事,比如溥儀的堂弟溥儁之子,曾試圖在東北 “復國”,最終被依法處理。
這些人的下場都證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封建帝制早已被掃進垃圾堆。任何試圖開歷史倒車的行為,都只會成為世人的笑柄。
州迪的鬧劇,還暴露出一個問題:部分人對 “皇族身份” 存在畸形崇拜。在他看來,“愛新覺羅” 這個姓氏是特權的象征,可實際上,清朝滅亡后,大多數皇室后裔都選擇隱姓埋名,融入普通生活。
比如溥儀的弟弟溥任,晚年在北京一所小學當老師,教書育人,從不提及自己的皇室身份。他去世前留下遺囑,將家產捐贈給公益事業,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還有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他是雍正帝的九世孫,卻從不以 “皇族” 自居,甚至拒絕使用 “愛新覺羅” 的姓氏,只說自己是 “啟功”。
相比之下,州迪的行為更顯可笑。他刻意炒作 “皇族身份”,無非是想博取關注、獲取不當利益。可他忘了,在現代社會,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他對社會的貢獻。
如今,州迪的鬧劇漸漸平息。偶爾有人在廣州的老街上看到他,依舊穿著明黃長袍,卻很少有人再理會他。他曾聲稱要 “重振皇家威儀”,可最終,只落得個 “跳梁小丑” 的名聲。
![]()
站在故宮的太和殿前,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不難明白一個道理:這座歷經六百年風雨的宮殿,早已不是某一個家族的私產。它見證了明朝的興盛與衰落,經歷了清朝的繁華與落寞,如今,它是中國的象征,是全體人民的精神家園。
無論是多爾袞的 “后裔”,還是朱元璋的后人,都應該明白:歷史不會倒退,封建帝制不會重現。珍惜當下的和平與發展,才是對歷史最好的尊重。那些妄圖將公共文化遺產據為己有的想法,終究只會是一場荒唐的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