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時起在全市范圍內解除“五停”(停工、停業、停市、停運、停課)措施”
“16時起,深圳地鐵全線恢復運營,各線維持行車間隔6~9分鐘”
“16時起,解除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含不收費路段)的交通管制措施,恢復正常通行”
“深圳機場計劃自9月24日20時起恢復航班運行”
隨著一條條“恢復”通知的發布,按下“暫停鍵”的深圳,迅速重啟。
16時剛過,同事便收到了來自常去健身房“可以進門店鍛煉”的消息,他在的一個臭豆腐攤微信群里,老板也隨即宣布正常營業。打開外賣app,發現不僅配送恢復,就連奶茶店都營業了。
不愧是深圳,“五停”結束,立馬搞錢,無縫銜接。
盡管臺風“樺加沙”已逐漸遠離深圳,影響趨于減弱,深圳市氣象臺也已將臺風紅色預警信號降級,但仍需警惕強降雨及次生災害,出門還是要多加小心。
回顧深圳這場和風王“樺加沙”的較量,城市能在暫停和重啟間“零幀”切換,歸功于深圳“細節控”般的應對以及超強的執行力,用十二個字總結:
深圳不語,拿捏細節,淡定迎戰。
深圳不語,只是一味地
剪剪剪
![]()
相信前些天,不少人都看到了綠化工人在加班加點修剪樹枝和鋸樹。周日外出時,我們編輯也恰好拍下了工作人員冒雨修剪的一幕。
應對臺風,對樹木進行修剪和加固,稱得上是基礎操作。
但提前幾天就開始作業,甚者連夜修剪,那就不太基礎了。據報道,截至23日12時,全市城管領域共排查樹木107.97萬株,修剪樹木4.68萬株,扶正加固樹木12.5萬株清理隱患樹木1271株,全市設置樹枝堆放場所154處。
可見應對風王“樺加沙”,深圳有多謹慎,連臺風來后刮到的樹枝往哪運都做好了預案。
![]()
圖源: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有人疑惑,把樹鋸得這么矮、這么光禿禿,真的有必要嗎?
經歷過臺風“山竹”的深圳人則紛紛表示,那可太有必要了!
畢竟當年“山竹”過后,目之所及皆是橫七豎八倒落的大樹,上班之路猶如叢林求生的場景,許多深圳人仍然歷歷在目。
![]()
圖源:深圳天氣
看數據或許更具說服力,2018年臺風“山竹”過境深圳期間,全市倒伏樹木達11,680棵,另有樹枝損毀4241棵,以至于2000余條(段)道路一度受阻,大量車輛被壓受損,還有路人被砸傷。
正如網友所說:深圳面對17級臺風提前砍樹背后,都是經驗教訓,熟練得讓人心疼!
盡管如今看來,對于深圳,“樺加沙”的破壞力不及“山竹”,但深圳不語,一味剪剪剪的背后,是防患于未然,更是把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尖上。
深圳不語,只是一味地
綁綁綁
![]()
圖源網絡
“等風來”期間,深圳最出圈的,要數是各種“五花大綁”的照片。
從路旁的公共座椅、鐵柵欄,到商圈內的快閃店、美陳裝置,就連垃圾桶都沒放過。
其中,傳播最廣的,非騰訊總部基地深圳濱海大廈門前的企鵝Q仔被繩子加固的照片莫屬,“拴Q”此刻有了具象化,讓人忍俊不禁。
有網友就調侃,留給深圳綁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
圖源/深圳市民
面臨風王“樺加沙”的挑戰,深圳人還能談笑風生,這份淡然和底氣,來自于“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的多年經驗沉淀,更來自于深圳不語,一味綁綁綁背后的對安全細節的重視。
不過得提醒一句,可以輕松,可以開玩笑,但要注意尺度和底線,不要造謠,造成不必要的公共資源浪費。
深圳不語,只是一味地
安排安排安排
來深建設者,安排!
曾有網友疑惑,應急避難場所安置的都是什么人?大部分正是忙碌在深圳各大工地的工友們。
這次,除了常見的學校、體育館,有市民發現并發帖稱,“地鐵站內已經圍出一片區域,為群眾提供緊急避難場所”,引來不少網友為深圳的人情味點贊。
這個地鐵站正是深圳地鐵福田樞紐,在東區16號口、15號口之間的通道設立應急避險區域,還主動聯系周邊10多個商家一起制作免費午餐,給避險的上百名人員提供溫暖,讓他們能夠安心避險休息。
![]()
福田交通樞紐應急點。 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 攝
這只是深圳早早便開放的865個應急避難場所的縮影。這些應急避難場所不僅位置分布廣泛,方便市民快速找到,還提前配備了充足的飲用水、食品、防潮墊等物資。
據深圳市三防辦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共疏散轉移306393人,室內應急避難場所集中安置55532人。
不過,如果只是有吃有喝有住,那還遠遠談不上“卷”。
不少安置點,配備了電視屏幕或者投影儀,為避險人員播放電影;
安置點不是別墅,也沒有金龍魚,但空調是開放的,還可以唱k;
最受網友褒獎的細節,是部分安置點安排了女性專區,如深圳灣體育中心,搭建了帳篷,提供獨立的帳篷、女士更衣室和專用洗手間,切實提升女性工友的舒適度與安全感。
真的,知道深圳卷,沒想到連應急避難所也能卷!
![]()
![]()
![]()
初來乍到的新深圳人,當然要安排!
“來深圳找工作住在青年驛站碰到大臺風,剛去超市買物資,回來碰到社區工作人員敲門送東西,這一刻誰懂啊!”
9月23日中午,今年剛大學畢業來深圳找工作的小張在社交媒體發布了這樣一則帖文。
“我是來深圳找工作的,不僅住上了免費的宿舍。遇到臺風,工作人員還那么細致,確實有些感動,就發了那個帖子,是有感而發。”小張表示,這讓她這個剛來深圳的“新深圳人”,感到很安心。
“來了就是深圳人”,此刻被具象化。
![]()
毛孩子,也要安排!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在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深圳市氣象局聯合發布的《超強臺風“樺加沙”防御攻略》中,寵物被歸到了“特殊人群”范疇。
“論一個城市對待動物的態度,抗臺也被列入特殊人群里了。”
![]()
此外,不少網友自發組隊奔走到深夜,把無家可歸的毛孩子接回宿舍暫養,有人騰出屋子能放十多只流浪貓,還有人在社交平臺擴散“守護指南”,號召商戶、小區不驅趕流浪動物,給它們留一處避雨的角落。
![]()
一位遠在千里之外的網友點贊道:對深圳的好感又又又增加了,這兩天臺風“樺加沙”要掃過深圳,但我卻刷到好多好多市民把流浪動物拐回家安頓的消息!看得人心里暖暖!
寵物友好,都藏在城市的細節里。
深圳不語,只是一味地
守護守護守護
萬家燈火,歲月靜好,只因總有人悉心守護,負重前行。
風雨中,他們隨時響應,一路護航。
9月23日20時10分許,福田交警大隊上步中隊鐵騎,護送一名孕婦安全抵達福田婦幼保健院。
無獨有偶,當天21時18分許深圳交警接報,一輛小車從惠州送孕婦去坪山婦幼,需要闖紅燈,坪山交警安排警力護航。
強風剛過,他們沖在一線,全力清障。
很多深圳市民都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各個市政部門工作人員冒雨清理倒伏樹木、占道樹枝的照片,并表示感謝。
![]()
![]()
![]()
“這就是深圳速度嗎?樺加沙還沒走遠,倒樹都移走了。”
“深圳臺風天的安全感是這群熒光黃給的!必須給所有守護城市的人,點個大大的贊。”
“臺風前預防措施是他們,臺風來臨搶險救災也是他們,災后恢復還是他們,真的辛苦了。”
風雨無情,但這座城市,溫暖守護永不缺席。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場應急“大考”,“細節控”深圳無疑交出了高分答卷。
一座城市給予人安全感,不用喊口號,也不必宏大敘事,一個個以人為本的細節,被提出,被執行,足以讓安全感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當然,其中少不了全城2000萬深圳人的默契配合。城市安然無恙,大家收獲了一天短暫的放松,真好。
以后在地鐵聽到那句“謹防袈裟”時,深圳人是否偶爾會想起這難忘的一天呢?
本文素材來源網絡
由深圳微時光整理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