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白:中醫眼里,癲癇反復多是 “氣血陰陽失衡”
中醫有 “氣血充、陰陽和,則神清志明” 的說法,大腦神經的穩定運轉,全靠氣血提供營養,靠陰陽維持平衡。癲癇患者之所以病情反復,本質是氣血陰陽出了問題:
![]()
- 氣血不足,神經就像 “缺了養分的幼苗”,扛不住外界刺激,稍累一點就容易發作;
- 陰虛火旺,體內的 “虛火” 會燒擾神經,就像 “電路被電火花干擾”,容易出現異常放電;
- 陽虛寒凝,神經失去 “保護層”,遇冷、受涼就容易 “罷工”,尤其秋冬發作更頻繁;
- 陰陽兩虛,相當于 “養分和保護層都沒了”,神經穩定性極差,發作自然難以控制。
現代醫學也證實,癲癇發作與腦神經元過度放電相關,而氣血陰陽失衡正是通過影響神經遞質平衡、腦部供血等,降低了神經的 “抗干擾能力”。找準失衡類型,調理才能事半功倍。
辨證查 “氣血陰陽”:4 種類型對應不同穩病方案
很多人調理無效,是因為沒分清自己屬于哪種失衡類型。對照下面的癥狀,就能初步判斷,再針對性調整:
1. 氣血不足型:發作后累到起不來,平時面色蒼白
典型表現:發作后渾身乏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要躺大半天才能緩過來;平時面色蒼白、手腳偏涼,稍微動一動就氣短,容易心慌失眠。中醫解讀:“心脾兩虛則氣血生化不足”,心負責供血、脾負責生血,兩者虛弱就會導致氣血不夠,神經得不到充足滋養,就像 “機器缺了潤滑油”,運轉起來容易出故障。臨床中這類患者多因長期勞累、飲食不規律加重病情。
穩病方向:
- 按揉 “足三里穴”:膝蓋下 3 寸(約四指寬)的凹陷處,每天按 2 次,每次 1 分鐘,能幫著健脾生血;
- 調整作息:別熬夜(23 點前睡),熬夜最耗氣血,中午可以瞇 20 分鐘補精力;
- 飲食側重:多吃山藥、紅棗等平和的食材,避免過度節食或偏食。
2. 陰虛火旺型:發作前口干煩躁,平時失眠盜汗
典型表現:發作前常覺得口干舌燥、心里發煩,甚至手腳心發熱;平時愛失眠,睡著后容易出汗(盜汗),大便偏干、小便發黃。中醫解讀:長期熬夜、情緒急躁會耗傷體內陰液,就像 “大地缺水干裂”,陰液不足就會滋生虛火,虛火往上沖擾大腦神經,容易誘發異常放電。這類情況在長期焦慮的患者中特別常見。
穩病方向:
- 按揉 “太溪穴”: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睡前按 1 分鐘,能滋陰降火;
- 避開 “上火誘因”:少喝咖啡、濃茶,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減少虛火生成;
- 環境調節:臥室保持濕潤,避免空調直吹,防止陰液進一步流失。
3. 陽虛寒凝型:遇冷就犯病,平時手腳冰涼
典型表現:一受冷風、吃涼的食物就容易發作;平時手腳常年冰涼,穿再多也捂不熱,冬天更明顯,大便多稀軟,舌苔發白。中醫解讀:陽虛就像 “體內少了個小火爐”,陽氣不足無法溫煦神經和經絡,寒氣一入侵,經絡就容易堵塞,神經信號傳導紊亂,進而誘發發作。部分患者還會伴隨怕冷、無汗等表現,與內分泌失調導致的體溫調節異常有一定關聯。
穩病方向:
- 按揉 “關元穴”:肚臍下 3 寸(約四指寬),每天用熱水袋敷 10 分鐘,能溫陽散寒;
- 做好保暖防護:秋冬戴圍巾護脖子,夏天少吹空調,不吃剛從冰箱拿的食物;
- 適度活動:每天散步 20 分鐘,能促進陽氣生發,但別劇烈運動。
4. 陰陽兩虛型:又怕冷又怕熱,發作毫無規律
典型表現:特別矛盾 —— 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有時口干舌燥,有時又手腳冰涼;發作時間沒規律,勞累、受涼、情緒激動都可能誘發,發作后恢復很慢。中醫解讀:多是久病耗損或調理不當所致,氣血陰陽都不足,神經既缺營養又缺保護,穩定性極差。這類患者在中老年人群中較多,常伴隨多種不適癥狀。
穩病方向:
- 按揉 “三陰交穴”:內踝上 3 寸,能同時調理氣血陰陽,每天按 2 次,每次 1 分鐘;
- 遵循 “中庸原則”:飲食別過寒過熱,溫度以溫和為宜;作息規律,別過累也別過閑;
-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喜大悲,情緒波動最易打亂陰陽平衡。
3 個 “穩病避坑指南”:別讓錯誤做法拖垮病情
很多人越調越差,其實是踩了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 別盲目進補:看到別人吃阿膠、人參有用就跟風,氣血不足的人吃了可能上火,陰虛的人吃了會加重虛火,反而誘發發作;
- 別忽略小誘因:熬夜、生氣、吃生冷食物這些 “小事”,都會直接影響氣血陰陽平衡,比調理的效果來得更快,必須嚴格控制;
- 別擅自停藥:中醫調理是輔助,抗癲癇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擅自停藥會讓神經穩定性驟降,發作更頻繁。
最后想對你說:
癲癇的 “穩病” 就像養植物,不是澆一次水、施一次肥就能見效,需要根據 “氣血陰陽” 的狀態慢慢調整。也許你現在覺得看不到希望,但只要找對失衡類型,配合醫生治療,再做好日常調理,發作頻率一定會慢慢降低。
溫馨提示:本文僅為中醫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診療建議。癲癇的治療需以專業醫師指導為準,切勿自行調整藥物或治療方案。若發作頻率增加或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本篇文章來自公眾號------癇事簡單說,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