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改寫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更讓張學良與老蔣的人生軌跡徹底交織。
那場震驚中外的“雙十二事變”,以老蔣被扣押、張學良被囚禁52年為結局。
其背后是權力博弈、民族大義與個人命運的激烈碰撞。
另外,很多人只知道西安事變最后通過和平談判達成了協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安事變中老蔣還損失慘重。
![]()
西安事變具體細節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古城還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
張學良、楊虎城按照計劃,率領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已經悄然行動起來了。
關于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何要發動西安事變,文史君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過解讀,喜歡的讀者可搜索相關內容進行閱讀。
當時按照預定部署,東北軍105師師長劉多荃與白鳳翔、孫銘九等人率部直撲臨潼華清池,目標正是老蔣的行轅。
到了華清池后,首先面對的就是老蔣的衛隊,老蔣衛隊由貼身親信組成,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可謂精銳中的精銳。
雙方一交火,便勢不可擋,死亡慘重。加之劉多荃等人是有備而來,老蔣衛隊死亡慘重。
不過老蔣的衛隊是精銳中的精銳,臨陣不亂,憑借著地形優勢,很快就展開了反擊,劉多荃等人一時難以攻入。
![]()
很快,戰斗進入白熱化,雙方傷亡不斷增加。
老蔣衛隊雖然奮勇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東北軍逐漸突破了衛隊的防線,沖進了老蔣的住所。
可那時,老蔣已經在混亂中越墻出逃,躲進了驪山的山洞之中。
那場戰役,老蔣衛隊幾乎全軍覆沒,他們里邊的很多成員,都是老蔣親自挑選和培養的。
衛隊的覆沒,對老蔣打擊很大,也觸碰到了他的底線,這也是后來張學良會被軟禁的根本原因之一。
文獻記載,當時老蔣身邊損失的成員主要有:
1、家族血脈
蔣孝先:黃埔一期、少將高參、侍從室第三組組長,蔣介石的親侄孫,在華清池后山掩護叔公撤退時被東北軍亂槍擊斃,尸體被找到時“身中十余彈,血染驪山”。
蔣孝鎮:蔣孝先的堂弟,貼身侍衛,背著蔣介石翻窗跳墻,自己中彈滾下山溝,僥幸生還但終身殘疾。
![]()
2、憲兵與侍衛精銳
蔣堃:憲兵一團上校團長,率部死守二道門,被掃射成“血葫蘆”。
施文彪、竺培基:老蔣的“死士”級保鏢,拼死抵擋槍彈,雙雙陣亡。
張華、洪家榮、湯根良等 30 余名溪口老家帶出來的“子弟兵”,悉數倒在華清池到驪山的小路上。
3、文職人員
邵元沖:國軍高層、前浙江省高層,西北軍封鎖西京招待所時跳窗逃命,被流彈擊中腹部,后不治身亡,是事變中“官階最高”的遇難者。
蕭乃華:侍從室中校秘書,被一槍爆頭。
另外還有銀行界、報界、西安綏署幾名與老蔣的賓客,也被流彈波及;機場 40 架戰機被扣,飛行員、機務 60 余人一并被囚。
事后統計,老蔣方面死亡 180 余人,傷 200 余人,其中八成以上為蔣介石親手選拔的“貼身梯隊”。
![]()
老蔣扣押張學良的“背后”
西安事變發生后,國內瞬間陷入緊張局面。
何應欽等人妄圖借機擴大事態,主張“討伐”張、楊,企圖通過軍事行動置老蔣于死地,從而奪取最高統治權。
而以宋美齡、宋子文等為代表的親英美派,則堅決反對動武,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危機。
與此同時,我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來派周公前往西安斡旋,最終達成了和平談判。
談判結束后,張學良出于對老蔣的個人義氣以及維護老蔣領袖地位的考慮,親自送老蔣回到南京。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一去,讓他踏入了長達54年的幽禁深淵。
按理說,在張學良送老蔣回南京時,都已經說好了不會扣押張學良,為何老蔣后來要食言了呢?這背后也有著多重原因:
![]()
1、對張學良“東北虎”的忌憚
在老蔣眼中,張學良是“威震神州的東北虎”。
9.18事變后,張學良雖因不抵抗政策背負罵名,但其麾下的東北軍仍是一支數十萬人的勁旅。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與楊虎城、紅軍形成的“三位一體”聯盟,總兵力達數十萬,更讓老蔣如鯁在喉。
他深知,一旦張學良重獲自由,必能憑借個人威望迅速整合東北軍,甚至與我黨再度聯手,成為威脅南京的心腹大患。
2、事變中的“恥辱”記憶
西安事變中,老蔣被扣押、遭士兵搜身、甚至被迫穿著睡衣與張學良合影,那些場景被他視為奇恥大辱。
事變后,老蔣在日記中寫道:“漢卿此舉,實為叛逆。”
![]()
他將張學良的“兵諫”視為對個人權威的公然挑戰,扣押張學良既是報復,也是殺雞儆猴,向其他軍閥傳遞“以下犯上者必遭嚴懲”的信號。
3、瓦解“三位一體”聯盟
西安事變后,東北軍因主帥被扣陷入分裂。
部分將領主張武力營救張學良,導致內訌;楊虎城則因失去盟友,被迫出國考察,最終被老蔣謀害于重慶。
老蔣通過長期囚禁張學良,成功瓦解了“三位一體”聯盟,鞏固了對國軍的絕對控制。
正如楊虎城所言:“張漢卿能回來,東北軍內部有個中心……張漢卿不回來,整個團結就成了問題了。”
另外,因與宋美齡的關系,囚禁期間,老蔣并沒有過分為難張學良,給予了他生活方面的極大滿足。
![]()
要不是宋美齡的關系,估計老蔣也會對張下毒手也未可知。
1975年4月,老蔣在臺北病逝,臨終前仍叮囑蔣經國“不可放虎歸山”。
直到1988 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才解除幽禁,那時張學良已87歲。
1990年6月1日,張學良正式被解除“管束”,恢復了自由身。自由后,張學良曾想著回歸大陸,可最后因種種原因前往美國,最后病逝于美國。
讀者們,關于“西安事變與老蔣扣押張學良的原因解讀”,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