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
終于到了要離別的時刻,畢竟再美好的相聚也會有離別。
我們西北政法經濟法系1991這一級同學,大約出生年份從1968到1975。今年大都在57至40歲之間,這些人正是各單位、各行業的中堅力量。
用我的話來說,大家目前的現狀就是“除了骨干就是精英”。
因此,大家能夠擠出2天時間來廣州參加活動確實不容易,有些是20日凌晨才趕到酒店,甚至還有同學20日14時才趕到廣州和同學們相見。
大家飛機(高鐵)、地鐵、網約車、步行,一路奔波,都是為我們這個30年的約定。
為了我們這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2
再美好的相聚總要離別。
從21日早上開始,就有同學陸續返程。
盡管周六晚上的晚宴讓大家異常疲憊,特別是組委會的同學,但我在一大早,仍然叫醒每個同學,在自助餐廳陪同學們用自助餐。
因為同學來自四面八方,作為組織者,我們有責任為同學做好每一個細節服務。
大家對昨天晚上的宴會都給予了充分的認可。要知道,我們法律人都是批評主義者,特別是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往往都有一官半職,因此對事務往往持批評的態度,因此,這樣的評價讓我倍感欣慰。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次聚會能搞成,都實在不容易。
具體原因詳見另文推送。
3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說來,我這一輩子最怕告別。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這是梁實秋文章《送行》里的一句話。
4
但作為組織者,我當然不能只憑個人喜歡。
于是我決定搞一個集體送行儀式。
中午,我們堅持的同學一起品嘗了潮菜,然后在14時集體退房,在大堂舉行了隆重而熱烈的集體送行儀式。
5
緊緊拉住哥哥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
好多同學拉著同學的手,遲遲不肯離去。
考慮到飛機、高鐵的時間不等人,我只能粗暴地和每位同學告別,畢竟作為組織者除了情感,更多是責任。
但我的心情異常沉重。因為這一分別,不知我們多久才能再見面。
我相信大家的心情和我也一樣,我們認識34年,畢業30年,這30年我們相互思念,成就了兄弟姐妹一般的感情。
6
不要問不要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一刻偎著燭光讓我們靜靜地度過
莫揮手莫回頭當我唱起這首歌
怕只怕淚水輕輕地滑落
愿心中永遠留著我的笑容
伴你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親愛的同學們,期待2035我們畢業40周年再次相聚。
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