爅爅有聞·出品
![]()
作者|趙小爅
![]()
一場在海拔5500米喜馬拉雅山脈爆炸的煙花,炸碎了始祖鳥的戶外靈魂。
9月21日凌晨,西藏日喀則市政府官方通報已成立調查組趕赴現場核查,當天上午,始祖鳥與蔡國強接連發布致歉,承認了錯誤,并表示會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生態補救措施。
![]()
很難說,如果沒有官方政府的介入,這樣的致歉會不會來得這么“及時”和“態度端正”。
畢竟9月19日煙花表演當天,始祖鳥和蔡國強就迅速雙雙刪除了活動的相關微博及視頻,在9月20日一整天輿論的滔天批評中,依然保持著傲慢的不回應。
似乎即使是內心隱約知道做得不對,但不到萬不得已,也絕不會公開承認自己真的做錯了。
唯一能確定的是,始祖鳥主導的這場高原炸山活動能落地執行完成,說明始祖鳥內部必然是達成了共識的。
有人為始祖鳥“吃戶外的飯,炸戶外的山”感到不解。
但事實上,讓始祖鳥飛到當今高度的那個飯碗,從來不是真正傳統而硬核的“戶外”,而是真正能帶來利潤與仰望的“高端”。
從奢侈品聯名、跨界大秀、藝術合作的營銷活動,到日益時尚化、城市化的產品設計,再到戶外愛好者轉變為城市中產的消費客群,始祖鳥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加速背離“戶外”,擁抱“高端”。
“戶外”看重的,是尊重,是敬畏,是對自然和生命一視平等。
而“高端”看重的,是圈層符號,是精英身份,是高人一等的自我陶醉。
這本就是兩種背道而馳的價值觀。
人們指責始祖鳥身為戶外品牌對待自然與生靈的“傲慢”,殊不知,這樣的“傲慢”正是始祖鳥這些年努力為自己打造的、得以自詡“高端”的華麗濾鏡。
始祖鳥不是忘記了自己的來時路,而是太急切地想飛往想象中那條更有利可圖的去路。
![]()
這場大型營銷事故,發生在始祖鳥業績增速放緩的微妙時刻。
根據其母公司亞瑪芬體育2025年二季度財報,集團總營收12.363億美元,其中始祖鳥所在的技術服裝部門收入5.0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相較今年一季度的28%、上年同期的34%,增速顯著下滑。
業績壓力當前,復刻成功經驗就成了首選打法。
首先是看別人的成功經驗。
始祖鳥這場喜馬拉雅山脈煙花秀的形式,被網友扒出可能是想抄襲十年前戶外品牌猛犸象(Mammut)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品牌活動。
![]()
(上:“Matterhorn 150 light”攝影圖
下:始祖鳥“向上致美”活動照片)
十年前,猛犸象的這場活動效果是極其成功的。不僅引爆全球社交媒體,贏得了專業領域與大眾的一致贊譽,還將品牌提升到了行業標桿的高度。
現成的作業擺在面前,始祖鳥怎么抄都抄不明白?
其實是想抄,但想抄的不多。
猛犸象的活動,是為了紀念馬特洪峰(Matterhorn)首次登頂150周年,參與者是一群專業登山運動員,全程只通過攝影完成了一幅轉瞬即逝的光影藝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山體的環境影響,可以說是恪守“邊界感”。
始祖鳥的活動,是為了宣傳“敘事升級”、“藝術融于戶外”的品牌符號定位,參與者是一群媒體和網紅,全程有聲污染光污染還有漫天粉塵污染,生怕動靜不大,生怕沒有打破人與自然、戶外與藝術的各種“邊界感”。
為什么會把作業抄成這樣?
再看看始祖鳥自己的成功經驗。
以往每一次始祖鳥提振業績的增長密碼,正是那些在戶外業內看來略顯出格的“跨界”營銷。
2022年,始祖鳥與奢侈品牌古馳(Gucci)聯名推出限定系列,在國內發售當天即被搶空,成為二級市場加價炒作的“投資品”,直接推高了始祖鳥在非戶外消費人群中的聲量。亞瑪芬財報顯示,2022年始祖鳥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增長超過50%。
2023年,始祖鳥登陸上海時裝周,以秀場發布形式推出城市生活系列,進一步將產品拉入“都市精英的衣櫥”。該系列的銷售、毛利表現均顯著優于傳統戶外產品線。
2024年,始祖鳥在東京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合作推出限量羽絨服,價格比常規款高出70%以上,卻依然在48小時內售罄。據投行調研報告顯示,聯名效應為品牌帶來了“強有力的業績驅動”。
對于始祖鳥而言,“戶外”只是一個旗號,真正想做的還是“跨界”的生意。
畢竟一次次“秀場化”的跨界營銷活動,不僅讓始祖鳥頂上了“藝術、時尚、奢侈”的光環,還將自己從一個技術型戶外品牌的發展路線,撬向了奢侈消費品的邏輯軌道。
這一次的青藏高原煙花秀,實際上與之前去做聯名、走秀、限定的理念和打法是一脈相承的——
藝術化、話題化、奢侈品化。
“體驗”遠大于功能,“破圈”遠大于堅守,“話題度”遠大于專業性。
在跨界營銷提振業績的這條路上,始祖鳥一次比一次飛得高,唯獨這一次折了翼。
![]()
在自然界,當一種生物跨越山海阻隔,闖入本不屬于它的天地,它的命運便懸于兩極:
要么大力出奇跡,以入侵者的姿態顛覆新世界的秩序。
要么掙扎到力竭,在陌生環境的圍剿下迎來物種滅絕。
鳥也不例外。
最初的始祖鳥是什么樣的?
這個1989年成立于加拿大溫哥華的專業戶外品牌,曾一度被戶外愛好者視為“裝備中的保時捷”。第一個全粘合防水拉鏈,第一件軍用級別的GORE-TEX沖鋒衣,都是始祖鳥在戶外領域一步步站上高位的基石。
即使進入2000年之后,隨著北美及歐洲戶外市場接近飽和,始祖鳥開始逐漸擴大分銷,以極簡設計和高端面料切入一批“輕戶外”及城市通勤客群時,它在產品理念與品牌定位上,依然是忠于自己的“戶外”基因的。
但在2019年之后,情況變得不同了。
潑天的流量營銷讓始祖鳥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富貴。那些并不真的去戶外、卻數量龐大的“精英城市白領”,開始將始祖鳥當作一個能證明自己品位、財力和身份的高端符號。
于是,始祖鳥的產品定位也從“能登頂珠峰的外套”,逐步演變成“能走進CBD寫字樓、參加奢侈品派對的羽絨”,再到今天被調侃的“中產成功學制服”。
相應地,始祖鳥的品牌也從“專業屬性”徹底滑向“社交屬性”,只能通過不斷強化中高產人群畫像、強化圈層認同焦慮,來維持品牌的高溢價。
這是一條清晰的演化路徑:
專業定位逐漸弱化→時尚屬性不斷增強→奢侈化溢價邏輯接管。
今天的始祖鳥,擁有品牌歷史上最大的市場規模,最多元的產品體系,最廣泛的消費客群。作為代價,其最初敬畏自然的“戶外”精神,也最終讓位于迎合目標消費階層的“高端”理念。
也許有一天,始祖鳥會意識到,藝術跨界、流量營銷再多,也取代不了曾經用技術改變世界的榮光。
也許始祖鳥已經意識到了,但并不在意。
但那都不重要了。
當煙花在喜馬拉雅山脈炸響,一個戶外品牌的靈魂也已經在轟鳴聲中漸行漸遠。
爅爅有聞致力于為你帶來有價值的閱讀。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爅爅有聞(chattycats)、作者,侵權必究。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