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銀行核心系統,需要從銀行核心賬務系統了解,實際上,銀行的核心本質就是玩轉賬務。
01、銀行賬務基礎 1.1、賬務基本概念
1)客戶:這個比較簡單,就是指實體,可以是個人、企業。
2)賬戶:用于記錄和反映特定主體(如個人、企業、機構等)經濟活動和資金狀況的一種工具或載體。
3)分戶賬:一個實體可以開多個賬戶,每個賬戶也可以稱之為分戶,那么分戶賬簡單理解就是賬務明細和賬戶基本信息,如賬戶明細包含日期、摘要、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交易后余額等,賬戶基本信息包含賬戶開戶日期、賬戶類型、客戶信息等,以及一些其他相關的記錄,如利息計算、賬戶狀態變更等。
3)明細賬:這個是和總賬息息相關的,是對總賬科目的進一步細分和詳細記錄,用于核算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按明細科目分類,提供詳細的會計信息,如應收賬款明細賬,會按不同客戶設置明細科目,記錄與各客戶的往來款項。會計分錄是明細賬登記的依據,明細賬是會計分錄的詳細反映。
02、分戶賬戶 2.1、賬號
![]()
1)平時我們用的銀行卡是賬戶嗎?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卡號和賬戶號有對應關系,但它們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使用。
2)舉個例子:
一張借記卡可能同時關聯著活期儲蓄賬戶和定期儲蓄賬戶,用戶可以通過銀行卡在不同賬戶之間進行資金劃轉等操作。
那針對不同的場景,可以在銀行內部開設不同的賬戶,那賬戶號基本上都是有含義的,結構是一般如下:
![]()
賬戶號組成
一般情況下,賬戶號組成部分一般包含不變的要素,如客戶號一般是不太變化的,是可以作為賬戶的一部分的,如開戶行可能就不太適合了,畢竟銀行網點可能會取消。
2.2、分戶賬
舉個例子,你的活期賬戶某一天有動賬,情況如下:
![]()
活期存款賬戶發生余額變動
根據上述信息,那么在2025-03-18日的余額為:
上日余額+今日貸方發生額-今日借方發生額=今日余額
即:1000+500+200-300-100=1300
為啥不是上日余額+今日借方發生額-今日貸方發生額=今日余額;
因為站在銀行的角度上,儲戶的活期屬于銀行的負債,負債類科目是借減貸增。
上日余額+今日貸方發生額-今日借方發生額=今日余額,這個賬的記錄就是分戶賬。在記錄分戶賬的過程中,衍生出兩個概念,賬戶明細和賬戶余額。
![]()
交易分別記錄到賬戶明細和賬戶余額表
1)賬戶明細:
記錄每一筆明細交易,一般設計的字段有“賬號,工作日期,發生額,借貸標志,對方賬戶”,主要是進行插入操作。
2)賬戶余額:
記錄賬戶的當前最新的余額,一般設計的字段有“賬號,工作日期,昨日余額,當前余額”。其中“當前余額”到當天晚上就變成了“今日余額”,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變成了“昨日余額”,主要是進行更新操作。
03、熱點賬戶
熱點賬戶是指短時間內有大量的資金收付,包括轉賬、匯款、支取現金等一種或者多種交易類型的多筆交易。使得賬戶頻繁更新,為保證余額準確,更新前需要上鎖,并發時造成等待,而演變成熱點賬戶。
3.1、賬戶分類
在銀行系統中,比較常見的賬戶是內部戶、一些客戶賬戶。
1)內部戶:
舉個例子,銀行和銀聯對接,會涉及到待清算賬戶, 如果發生頻繁交易,會導致這個待清算賬戶頻繁發生更新,嚴重時可能導致系統不可用。
2)客戶賬:
有些客戶如存在發工資場景,也會頻繁更新賬戶,使賬戶演變成熱點賬戶。
3.2、緩沖記賬
![]()
1、將交易先實時并行插入臨時登記簿中。
2、后臺起一個線程掃描臨時登記簿中獲取一批未入賬的記錄,并鎖定這些記錄,然后匯總更新熱點賬戶,最后再將鎖定記錄改成已入賬,然后釋放鎖。
銀行系統處理轉賬,一般都是先扣款,再存款,因為必須保證付款方有足夠的余額,才能保證交易成功。
04 先借后貸
站在銀行的角度上,先借后貸意味著先扣款后入賬,上面也提到過,客戶的存款屬于銀行的負債,所以A轉賬給B的時候,對應的會計分錄邏輯是借為減貸為增,所以才有先借后貸的說法。
為什么要先借后貸?
假定兩客戶存款戶A和B 在同一數據庫中,則一個數據庫事務就可以搞定該會計分錄,即可由數據庫事務來保證“業務事務”。
但是,如果兩客戶A與B不在同一數據庫中,特別是在分布式環境中,則需要兩個數據庫事務才能完成該會計分錄。但它們卻是一個“業務事務”,即業務角度上,要么同時成功,要么同時失敗。兩個數據庫事務如何實現一個“業務事務”?兩個數據庫事務按先后執行的次序,主控程序有三種情況:
1)第一個成功,第二個成功;
2)第一個成功,第二個失敗;
3)第一個失敗,第二個不做。
第一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在業務上是符合要求的,那我們只需要考慮第二種情況即可。
第二種情況,只需要對第一個成功進行逆處理就好了呀!道理是沒錯,但是要保證逆處理能成功才可以。
![]()
上圖中的情況一,如果B先入賬,A后扣賬,B入賬成功,A扣賬失敗,如果這時候對B入賬進行逆處理,但是B提前把錢提取走了,逆處理就會失敗,這就造成了資損,這在銀行是紅線!!!
05 總分核對
總分核對是會計核算中確保總分類賬(總賬)與明細分類賬(明細賬)金額一致性的關鍵步驟,主要目的是驗證賬賬相符,避免記賬錯誤。
1)總分類賬(總賬):
按一級會計科目(如 “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匯總登記所有經濟業務的賬簿,反映資金變動的總括情況。
2)明細分類賬(明細賬):
按二級或更詳細科目(如 “銀行存款 — 工商銀行”“應收賬款 — 客戶 A”)記錄具體交易的賬簿,提供詳細數據
銀行在進行聯機交易的時候,后臺系統主要做兩部分工作:記分戶賬&記日志。
![]()
記分戶賬
![]()
記日志
3)總賬數據怎么來的?
總賬是從日志中計算出來的,把日志中的活期記錄進行匯總,相應科目的科目數據。總賬的每個科目,每一天都記一條記錄。
![]()
總賬結構
![]()
總分核對過程
圖中的日志A和日志B的設計,叫做雙日志設計,實線是當前在用的日志,虛線是昨日日志,每日日終切換,這樣設計目的有2點,一是提升性能,二是批量匯總不影響聯機交易。
也許你有疑問,這個有什么可核對的呢?不就平的嗎?
是的,理論上,這個是平賬的,但是也會有不平的情況,一是網絡異常等系統原因導致的不平,二是認為故意的不平(試想:我直接操作數據庫給自己加一筆錢,是不是太可怕了)
總分核對的本質是“數據傳遞鏈的校驗”,而非重復勞動。即使數據理論上同源,手工操作誤差、系統缺陷或人為舞弊仍可能導致賬賬不符。通過定期核對,企業可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強化內控,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06 試算平衡與差錯處理
試算平衡是會計核算中的一項核心程序,用于驗證所有賬戶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是否相等,以確保記賬過程的準確性。其本質是通過數學平衡原理,檢查分錄編制、過賬及匯總環節是否存在方向性錯誤。
![]()
6.1、試算平衡的原理
1)借貸記賬法規則:
每筆分錄的借方金額必須等于貸方金額。
2)恒等式:
全部賬戶借方發生額合計 = 全部賬戶貸方發生額合計
全部賬戶借方余額合計 = 全部賬戶貸方余額合計
6.2、試算平衡的步驟 步驟 1:編制試算平衡表
![]()
試算平衡表
列出所有總賬賬戶(如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記錄每個賬戶的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及期末余額
步驟 2:驗證平衡關系
檢查發生額:總借方發生額是否等于總貸方發生額。
檢查余額:總借方余額是否等于總貸方余額。
步驟 3:差錯處理
如借方發生額小于貸方發生額,差額是 Δ,那么首先需要臨時找一個科目把 Δ補起來,這個科目稱為掛賬科目(也稱其他應收)。然后再查具體是哪個科目發生了錯誤,查到之后,再從掛賬科目結轉到錯誤科目。
![]()
差錯處理
如果借方發生額大于貸方發生額,則臨時科目為其它應付。
6.3、差錯處理方式
1、抹賬:也就是反交易,一般都是當天進行反交易,反交易需要找到原交易,在日志里面把標志置為作廢,然后在明細中減掉相關明細交易記錄。
2、沖賬:沖賬不作廢歷史交易,其實就是一筆新交易,沖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重復入賬:比如重復匯款了兩次,需要把其中一筆交易沖掉,采用雙邊紅字修正。所謂紅字修正,就是新增一筆原來一樣的交易,但是數字的符號是相反的。
2)遺漏入賬:比如遺漏匯款了,需要補一筆交易,采用雙邊藍字,藍字就是正常的交易,但是要填以前的日期。
3)匯錯收款人:比如本來應該是 A 匯款給 C,但是錯誤匯給了 B,采用單邊紅字和單邊藍字。
【入群二維碼失效,加我個人微信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