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電比油強”普及到客車領域了。
9月15日,“比亞迪e-Bus平臺3.0發布暨全新客車上市”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正式揭幕第三代電動客車技術平臺,推出電動客車首個千伏平臺,實現高壓架構革新。
推動實現“電比油強”,并同步推出基于該平臺打造的全新電動客車C11,加速道路客運電動化。
e-Bus平臺3.0發布是比亞迪在客車技術領域的又一突破,樹立了新能源客車技術新標桿,為全球客車電動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比亞迪自2008年啟動新能源商用車的研發,17年來,累計投入超140億,目前研發人員已超7000人。
作為唯一掌握“三電一芯”新能源核心技術、且唯一長期專注新能源商用車的企業,e-Bus平臺歷經三次迭代,再次突破技術平臺限制,實現“電比油強”。
![]()
![]()
加速客車電動化
比亞迪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田春龍表示:“這是我們對‘加速客車電動化’承諾的兌現,是對‘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追求的回饋,是對‘綠色成就美好生活’的初心堅守。”
全球首個量產的客車全域1000V高壓架構,驅動、充配電、空調等系統全面升級至1000V,全域千伏高壓架構,并配套全球最高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和首創1000V電驅橋。
![]()
配合七合一多熱源耦合式熱管理系統,整車綜合能耗最大降低18%,-15°C低溫續航提升50-80km。
平臺革命性搭載全球首創客車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CTC),將行業最薄客車專用刀片電池與底盤骨架深度集成,電池包具備十層防護,可承受50噸重卡碾壓、超四倍國標擠壓,顯著提升整車安全性和空間利用率。
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將智能化、電動化高效融合,實現底盤、驅動、車身控制高效協同和智能控制。首推新能源客車專屬車身控制系統客車云輦A、客車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高速爆胎穩行系統(TBC)、駕駛員失能輔助系統2.0,顯著提升操控穩定性與行駛平順性,乘坐舒適性和車輛安全性。
![]()
![]()
首款車型C11
客車云輦A
基于e-Bus平臺3.0打造的首款車型,C11,車長11米,在多項性能指標上旨在超越傳統燃油客車。
在滿載開空調工況下,續航可達400公里以上,并能適應高溫、高寒、高原、山區、城市、鄉村等多種復雜運營環境。根據不同電池配置,續航范圍在220-730公里之間。
搭載的“客車云輦A”系統能有效抑制車身顛簸,緩解暈車現象。CTC技術帶來了行業最大的7立方米行李艙空間,首次實現“油電同方不虧艙”,解決了純電動客車行李存放空間不足的痛點。
其采用的環保材料、高效通風、人性化溫控及NVH靜音工程,旨在營造舒適的駕乘環境。
C11配備了行業最寬應急門,逃生寬度達1000mm,超國標40%,并是國內首個通過“六維安全”認證的客車車型,從結構安全到主動安全配置進行了全方位考量。
![]()
旅游大巴電動化
行業分析指出,當前公交車電動化率已經很高了,但座位客車,如公路客運、旅游大巴等的電動化率未突破30%。
核心原因在于現有純電動產品在舒適性、經濟性等方面與傳統燃油車相比競爭力不足。
比亞迪e-Bus平臺3.0和C11的推出,旨在通過技術迭代解決這些行業痛點,推動電動客車從“替代”走向“超越”。
比亞迪商用車已成為新能源客車出口冠軍,產品覆蓋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個城市。
![]()
![]()
小結
此次技術升級,將進一步強化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全球客車電動化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比亞迪歐洲第5000臺大巴下線。
![]()
各方觀點認為,e-Bus平臺3.0不僅是比亞迪自身技術積累的成果,更代表了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從“政策驅動”向“技術驅動”轉型的關鍵節點。
它通過高壓架構、CTC技術、智能控制系統等顛覆性創新,重新定義了電動客車的安全、效能與智能標準。
未來,比亞迪計劃基于該平臺推出更豐富的電動客車產品,持續推動全球客車電動化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