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只在中原大地,那可能就錯過了半部輝煌的史詩。
2019年,廣東英德市青塘鎮,一個名叫巖山寨的地方,悄然掀起了一場考古界的風暴。
這里沒有秦始皇陵的聲勢浩大,也沒有三星堆的青銅面具那般“網紅”,但它卻靜靜地改寫著,我們對嶺南史前文明的認知。
原來在4800年前,嶺南大地已經出現了,等級森嚴的復雜社會!
![]()
而這一切,要從幾個散落在石灰巖孤峰頂、洞穴與臺地之間的“地點”說起……
“嶺南第一墓群”:規模空前,等級分明
2016年,英德曾有一個重要考古發現——青塘遺址,與巖山寨遺址相距僅數公里。
考古隊員在遺址洞穴內發現了距今13500年左右的“青塘少女”人骨化石,以及廣東年代最早的陶器。
為了尋找更多舊石器時代的遺跡,劉鎖強帶著考古隊,在周圍進行區域考古調查,走遍了幾乎青塘的每個洞穴。
舊石器沒找到,卻意外在巖山寨孤峰的山洞里發現了許多陶片,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
![]()
“隨后我們逐步擴大調查和勘探范圍,發現遺址面積越來越大,文化遺存也非常豐富。
巖山寨不是一座普通的山,位于粵北山區與珠三角的過渡地帶,由多個不同地貌位置的遺址點組成,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從2019年起,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在這里進行了持續五年的考古發掘。
真正令考古學者震驚的,是在被稱為“巖背”的地點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墓地。
這不是普通的墓葬區:勘探顯示墓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目前僅揭露1200平方米,就清理出93座墓葬,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隨葬品超過1200件。
![]()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片墓地有著清晰的功能分區。
整體分為南、北兩區,南區又可細分為三組。
而最高等級的墓葬,集中分布在東南組。
可以說,這是迄今所發現的石峽文化中規模最大、結構最清晰的墓地,堪稱“石峽文化的陵園樣本”。
4800年前的嶺南:已經進入“復雜社會”
這些墓葬無聲卻有力訴說著一個事實:距今4800年左右,嶺南地區已經出現了顯著的社會分化。
![]()
普通墓葬規模小,隨葬品寥寥無幾;而高等級大墓則完全不同。
僅編號M16一座墓葬,就出土了145件隨葬品,其中包括5件象征軍事權力的玉鉞和多達74件石鏃(箭頭)。
另一座M26墓,更同時隨葬有玉琮(祭祀禮器)和玉鉞,說明墓主人生前很可能既掌握神權,也控制軍權。
這種以玉琮、玉鉞、玉環、成組石鏃等禮器隨葬的現象,清晰地反映出當時已形成制度化的禮儀系統。
![]()
考古學家認為,巖背墓地所代表的社會集團,是嶺南地區目前可確認最早的復雜社會,標志著中華文明起源階段嶺南,也已邁入文明的門檻。
顛覆認知:不止是墓地,更是一個史前“中心聚落”
巖山寨遺址的突破性,遠不止墓地本身。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型生活遺跡,是一座罕見的大型半地穴式燒壁建筑(編號F1),南北長7.3米、東西寬5.3米,坑壁經火烤硬化,底部層層夯筑——這顯然不是普通民居,很可能用于祭祀或宴會。
而在另一處叫“石尾頭”的地點,更發現了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時期的大型居住區。這里有一條長度近200米的大型溝渠(G3),令人稱奇的是,溝底竟鋪設了五層竹編物!
這種精心構筑的水利設施,在嶺南先秦遺址中屬首次發現,推測用于引水或排水,反映出較高的社會組織能力。
![]()
此外,在不同洞穴和臺地地點,也發現了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連續的文化堆積。
這一切證據共同拼出一幅畫面:巖山寨不是一個臨時營地,而是一個延續千年、結構復雜、功能齊全的中心聚落。
多元交匯:嶺南竟是史前“文化十字路口”
你可能沒想到,嶺南在五千年前,就已經是“文化交流的熱土”。
巖山寨的玉器與陶器以嶺南文化為底,同時注入了來自嶺北長江中下游考古學文化的元素。
![]()
比如玉琮、玉錐形器等,明顯可見與良渚文化、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的交流痕跡;而陶器組合又體現出本地創新的風格。
更重要的是,在多個遺跡中都發現了豐富的水稻遺存。
這說明,北江中游地區正是稻作農業從嶺北傳入珠三角的關鍵節點。
稻作技術、禮儀制度、玉器工藝……在這里交匯、融合、再創新,最終催化出獨具特色的嶺南早期文明。
結論:重新定義嶺南在中華文明中的位置
巖山寨遺址,毫無疑問是新世紀以來嶺南考古最重大的發現,沒有之一。
![]()
它的意義遠超一城一地的發掘,為我們重新理解嶺南乃至整個南中國史前社會提供了四大支點:
它是嶺南地區迄今所見規模最大、結構最復雜的中心聚落,是研究先秦聚落形態和社會復雜化的關鍵樣本;
它更新了我們對“石峽文化”的認知——從年代、葬俗到社會結構,以前很多推測今天得以證實;
它實證了嶺南在4800年前已進入復雜社會,走出了一條不同于中原、也不同于長江流域的文明發展路徑;
它明確顯示出北江中游是史前南北文化交匯、農業傳播與文明融合的重要走廊。
![]()
所以,當我們再次看向中國地圖時,嶺南不再只是“華夏南疆”,而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巖山寨,這個藏在英德峰林之中的古遺址,正用它沉寂五千年的聲音,邀請我們重新傾聽嶺南大地最早的心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