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被業內認為是投資者比較信任的一只基金。
作者:高森
近期,港股市場的一場“極端行情”讓投資者們再度聚焦于ETF基金的運作機制。
9月16日,創新藥企業藥捷安康(02617.HK)上演了一出“暴漲暴跌一日游”的鬧劇:早盤一度飆升63%至679.5港元/股,市值瞬間逼近2000億港元;午后卻直線跳水,收盤報192港元/股,單日蒸發超1900億港元市值。
這家上半年營收為零、尚未有商業化產品的“妖王新股”,自6月底上市以來已累計暴漲超50倍。 事件導火索,正是其被納入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導致追蹤該指數的ETF基金被迫“接盤”天量買入,短時間內搶籌超9億元,引發套利資金圍獵。 恒生創新藥ETF和港股通創新藥ETF等相關產品當日均出現1%以上的回調,基民“受傷”后,業界對指數調倉規則漏洞和新股納入時機的爭議再度升溫。
這一事件雖是極端個案,卻暴露了港股ETF投資中的潛在風險:被動指數基金在調倉時可能被迫買入流動性差或高估值標的,導致短期波動放大。ETF作為港股投資的便捷工具,本應是分散風險的利器,但并非所有產品都“靠譜”。在港股市場波動加劇的當下,如何挑選那些抗風險、回報穩健的ETF,成為投資者亟需關注的焦點。
港股靠譜ETF的標準是什么?
藥捷安康事件的核心在于指數規則的“被動買入”機制:ETF基金必須嚴格復制成分股權重,一旦標的納入指數,便需快速建倉。這雖確保了透明度,但也放大了個股極端行情對基金的沖擊。數據顯示,相關創新藥ETF當日雖僅微跌1%左右,但若類似事件頻發,長期持有的基民將面臨更大回撤。
挑選靠譜港股ETF時,投資者應關注以下幾點:
指數質量:優先選擇覆蓋高流動性、科技或消費龍頭的寬基指數,避免小盤或單一主題指數的“坑”。
基金規模與流動性:規模超10億元、換手率高的ETF,更易交易且抗操縱。
管理人實力:頭部基金公司(如華夏)經驗豐富,跟蹤誤差小。
費用:管理費低(0.5%每年)。
政策紅利:納入港股通標的,便于內地投資者參與,享受跨境便利。
按照以上標準,港股ETF市場中不乏“穩健選手”。
例如,恒生ETF(159920)聚焦騰訊、美團等巨頭,成立以來收益率超過70%,流動性極佳,適合科技愛好者。
另一只經典是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覆蓋國企藍籌,波動率低,適合保守型配置。
此外,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脫穎而出,也被業內認為是投資者比較信任的一只基金。該基金于2025年8月26日發行成立,規模迅速突破14億元,凈值截至9月15日為1.0604元,日漲1.14%。華夏基金作為老牌管理人,基金經理徐猛經驗豐富。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緊密跟蹤國證港股科技指數,該指數精選港股通標的中的科技龍頭,聚焦市值大、研發投入高、營收增速快的標的,如小米、比亞迪等。30只成分股結構均衡,避免單一個股(如藥捷安康)主導權重,上市以來表現亮眼。 雪球社區用戶也反饋:“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是投資港股科技的一把好手。”
相比藥捷安康事件中那些被動“接盤”的創新藥ETF,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的指數設計更注重流動性門檻(成分股日均成交額超5億元),有效規避低流動性陷阱。當前港股科技估值處于過去三年間中等偏上的位置,該ETF不僅是短期交易工具,更是中長期配置的優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