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金小姐臉上的笑容明顯僵硬了,她微微揚起下巴,用一種帶著些許捍衛意味的語氣說:“兩百多個車站?四百公里?這不可能。地鐵修建需要極大的技術和資金,尤其是像平壤地鐵這樣深的地鐵,是國家的偉大成就。你們可能……有些夸張了。”她的眼神掃過我和那位耿直的團友老李,顯然將老李的話視為了某種吹噓。
![]()
老李是個資深地鐵迷,還想爭辯,我趕緊在底下輕輕碰了碰他的腿。我們是來旅游的,不是來搞基建對比的,何必讓導游下不來臺。老李接收到我的信號,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把一肚子關于廣州地鐵三號線客流強度、十八號線的時速、APM線無人駕駛技術的話咽了回去。
車廂里氣氛一時有些尷尬。只有地鐵運行的哐當聲和朝鮮民眾低聲交談的聲音在深邃的隧道里回蕩。金小姐轉過頭,不再看我們,專注地望著窗外——雖然窗外只是一片漆黑,偶爾掠過幾盞昏暗的指示燈。
接下來的行程,金小姐的話明顯少了很多,雖然依舊專業地介紹著沿途站點壁畫所歌頌的革命主題和建設成就,但那份最初的自豪感似乎蒙上了一層疑慮的陰影。
![]()
行程的第三天,我們參觀完主體思想塔后,金小姐接到一個電話,掛斷后她顯得有些猶豫和緊張。她走到我們面前,深吸一口氣說:“各位團員,剛才社里通知,原定的下一項參觀活動因故調整。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平壤,社里特別安排……安排大家參觀我們平壤的地鐵控制中心。”
這話一出,我們團里幾個見多識廣的團友都愣了一下。地鐵控制中心?這種核心運營樞紐,通常不會對外國游客開放,尤其是在朝鮮。這突如其來的“特別安排”,透著一種不尋常的味道。
老李低聲對我說:“嘿,這倒是個意外收獲,看看他們的控制系統到底什么水平。”
我心里卻隱隱覺得不對勁。昨天關于地鐵的對比,顯然刺激到了這位驕傲的導游以及她可能匯報了的上級。這個安排,不像展示,更像是一種……證明。
![]()
我們被帶到了一個戒備相對森嚴的建筑,經過簡單的登記(主要是上交了手機和相機),在金小姐和另外兩名地鐵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們走進了一間燈光略顯昏暗的控制大廳。
大廳比我們想象的要小,屏幕上的顯示方式和控制臺的操作界面,都透著一股濃厚的年代感。像是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技術水平。工作人員穿著制服,神情嚴肅地盯著屏幕,操作著看起來是物理按鈕和搖桿的設備。
金小姐開始講解,語氣重新充滿了自信:“這就是我們平壤地鐵的心臟。它保障著地鐵每一天的安全、準點運行。我們的系統雖然不如某些國家那樣……花哨,但極其穩定可靠,這是我們自主技術的體現。”
她的目光若有若無地瞟向我們,尤其是在老李身上停留了一下。
就在這時,控制大廳一側的一臺老舊的顯像管電視機(它甚至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突然被打開了。一位工作人員調試了幾下,屏幕上開始出現畫面——看起來是某個國際新聞頻道的信號,畫面有些雪花,但內容清晰可辨。
![]()
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新聞!新聞內容恰好是關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成就報道。畫面里,是上海地鐵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精準進站的鏡頭,是北京地鐵網絡巨大的電子動態運營圖,上面無數光點流動,顯示著實時運行的上千列列車,是廣州地鐵三號線那聞名遐邇的、人流如潮 yet 高效運轉的站廳,旁白用自豪的語氣報道著:“截至去年底,中國內地已有超過xx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突破xxxx公里,穩居世界第一……”
控制大廳里,落針可聞。
我們所有游客都驚呆了,完全不明白為什么在這里會出現CCTV的新聞信號!這簡直是魔幻現實。
金小姐和那兩位朝鮮工作人員的臉色瞬間大變。金小姐幾乎是撲過去,用朝鮮語對操作電視的工作人員急促地低聲呵斥著什么,語氣充滿了驚慌和不解。那名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地想關掉電視,卻似乎按錯了按鈕,聲音反而被調大了,新聞里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響徹整個控制室:“……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在地鐵建造技術、智能化運營、裝備制造等領域已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關掉!快關掉!”金小姐的聲音帶上了哭腔。
電視終于被強行切斷了電源,屏幕黑了下去。但那短暫的幾分鐘,像一枚炸彈投入了平靜的湖面。
金小姐轉過身,面對我們,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之前的自信和捍衛姿態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巨大的窘迫、震驚和無法掩飾的茫然。她看著我們,嘴唇翕動了幾下,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她那雙原本充滿民族自豪感的眼睛里,此刻寫滿了混亂和自我懷疑。她所堅信的“世界最深=世界最好”的認知,她所被告知的關于“自主技術”的敘事,在剛才那幾分鐘來自“外界”的真實信息沖擊下,似乎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她原本以為要向我們“證明”什么,卻猝不及防地接受了一場來自現實的、降維打擊般的“震撼教育”。
空氣凝固了。我們游客們也面面相覷,不知該作何反應。安慰她?似乎不合時宜。表示驚嘆?更像是一種諷刺。
良久,金小姐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才勉強維持住職業操守,用極其干澀的聲音說:“各位……參觀……到此結束。我們……去下一個景點吧。”
她率先低頭快步走了出去,背影顯得有些倉皇和脆弱。
回程的大巴上,她一言不發,只是怔怔地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平壤街景。那個關于地鐵深淺的問題,以及其后發生的一切,像一塊巨石壓在她的心上,也留給我們深深的思考。
我們不知道那個電視信號是意外,還是一個刻意為之的、無法言說的“安排”。但我們知道,對于那位名叫金善美的平壤大學外語系畢業生來說,這一天,她的世界或許被動搖了一角。而那深邃的地鐵,在她心中,可能不再僅僅是自豪的象征,也成了一道連接外部巨大世界的、幽深而陌生的裂縫。
(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