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歷史王朝,多數人會想到 “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 這些被正史認可、承載正統脈絡的政權,早已融入大眾認知。但歷史長河中,還存在一批 “特殊政權”:它們或由篡權者建立,或為割據勢力,或因違背文化正統而被排斥,最終未進入 “正史王朝序列”,成為 “不被承認的王朝”。今天就盤點其中十大典型,看看你聽過幾個?
第一個,東夷首領寒浞建立的寒朝。寒浞本來是東夷部落的頭頭,后來跟著后羿混,后羿把夏朝的權搶了,后期卻光想著打獵,把事兒都交給寒浞。結果寒浞反過來把后羿殺了,自己占了中原那塊地,還追殺夏朝的王族。這事兒大概在公元前 1900 年到前 1860 年之間,攏共也就四十年左右,具體年份也沒個準數,都是后人推算的。
![]()
最后還是夏朝王族少康攢了點人馬,搞了個 “少康中興”,把寒浞打敗,夏朝才又續上。為啥不承認它是王朝呢?因為不管是《史記》還是《竹書紀年》,都沒把這當獨立王朝寫,只說這是夏朝中間亂了一陣子。寒浞沒正經國號,管事兒也還是部落聯盟那套,沒像樣的官制,考古也沒挖出能證明這是個王朝的東西,后來夏朝又復辟了,自然更沒人認它了。
第二個,王莽建立的新朝。王莽本來是西漢的外戚,官做到了大司馬,后來一步步把權力攥在手里,公元 8 年干脆廢了西漢的小皇帝,自己建了新朝,一直到 23 年才亡。新朝咋沒的?王莽上臺后搞了一堆改革,一會兒要把土地收歸國有(王田制),一會兒又管各種買賣(五均六筦),結果把豪強和老百姓都得罪了,全國到處都造反,最后綠林起義軍攻破長安,王莽也被殺了。
![]()
為啥不被承認?傳統正史里把王莽罵慘了,《漢書》直接把他歸到 “外戚傳” 里,說他是篡漢的逆臣,覺得新朝就是西漢中間斷了一下,不算獨立王朝。雖說新朝確實統一了全國,但 “篡權” 這頂帽子太沉了,傳統語境里始終沒把它算成正牌王朝,就算現在史學界有爭議,老輩的看法還是改不過來。
第三個,東漢末年袁術搞的 “仲家”。袁術是汝南袁氏的后人,當時也算個割據諸侯,手里碰巧得了塊傳國玉璽,就飄得沒邊了,197 年干脆自己稱帝,還起了個 “仲家” 的名號。可他這政權也就撐到 199 年,滿打滿算兩年就沒了。
為啥這么快垮臺?因為他稱帝后,曹操、劉備、呂布這些人都看不慣 —— 畢竟當時漢獻帝還好好坐在宮里呢,袁術這就是明著造反!大伙兒一起打他,加上江淮那邊剛好鬧饑荒,沒糧食吃,手下的兵都散了,最后袁術自己顛沛流離,病死在路上。這政權不被認也正常:就占著淮南那一小塊地方,沒摸到中原核心區,典型的 “土皇帝”;而且除了稱帝鬧了場動靜,啥正經統治成果都沒有,《后漢書》《三國志》里都把他當叛臣寫,說他是自不量力的跳梁小丑。
第四個: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冉魏。建立者冉閔本來是羯族政權后趙的將領,后來趁著后趙內亂,自己奪權建了冉魏,定都在鄴城(就是現在河北臨漳)。可這政權也就活了兩年,從 350 年到 352 年就沒了。咋沒的呢?當時鮮卑慕容氏建的前燕也想搶中原,兩家在廉臺打了一仗,冉閔兵敗被抓,最后被前燕的君主慕容儁殺了,冉魏也就跟著散了。
為啥不承認它?五胡十六國雖然政權多,但冉魏就占著鄴城周邊一小塊地,面積還不到 10 萬平方公里,實在太小了;而且它是從后趙手里搶的權,沒正經的傳承說法,其他政權也沒人認它;《晉書》里都沒給它單獨寫 “本紀”(只有帝王才有的待遇),就把它的事兒附在記錄少數民族政權的《載記》里,明擺著把它當局部割據勢力看。
第五個,武則天的武周。武則天本來是唐高宗的皇后,后來慢慢把唐朝的實權抓過來了,690 年干脆改國號為周,自己當皇帝,一直到 705 年才退位。武周咋又變回唐朝了?武則天晚年病重,張柬之這些大臣發動了 “神龍政變”,逼著她把皇位讓給唐中宗,武周也就又變回唐朝了。
![]()
為啥不承認它是單獨的王朝?《舊唐書》《新唐書》雖然給武則天寫了 “本紀”,但都明說她的政權是從李唐來的,最后又還回給李唐了 —— 武則天本來就是李家的皇后,沒脫離李唐的宗室體系,晚年還主動還了政;后來的人也都覺得,武周就是唐朝中間一段特殊時期,不算新王朝。
第六個,安史之亂里的大燕。這純粹是叛亂建的政權。建立者安祿山本來是唐朝的節度使,管著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兵,755 年他打著反唐的旗號起兵,后來干脆稱帝建了大燕,一直到 763 年才徹底亡,前后共 8 年,但安祿山自己也就掌權 1 年。這政權亂得很:安祿山稱帝后得了眼疾,脾氣變得特別暴躁,被兒子安慶緒殺了;安慶緒又被部將史思明殺了,史思明接著當 “燕帝”,結果史思明又被自己兒子史朝義殺了;最后史朝義被唐軍追得走投無路,自縊身亡,大燕才算完。
為啥不被認?它本來就是叛亂搞出來的,沒控制過唐朝的核心地盤,就占著河北、河南一部分;而且安史之亂把唐朝從盛世拖下來,誰能認這個叛亂政權?《舊唐書》《新唐書》里都把它當逆賊寫,根本不承認它的政權身份。
第七個,唐末黃巢建的大齊。黃巢本來是鹽販子出身,后來帶頭造反,880 年攻破長安后,就建了大齊,可也就撐到 884 年,才 4 年就沒了。大齊為啥垮得快?黃巢雖然占了長安,但沒能力穩定統治,內部鬧矛盾,外面還有唐朝將領李克用、朱溫這些人聯合打他,最后黃巢在泰山狼虎谷打了敗仗,自殺了,大齊也就散了。
![]()
這政權不被認也不奇怪:它雖然定都長安,但實際就控制關中及中原一小塊地方,統治也挺殘暴,士大夫們沒人支持;而且它就是起義軍臨時搭的班子,沒像樣的官制和秩序,《舊唐書》《新五代史》里都把黃巢當賊寇寫,根本不把大齊當王朝看。
第八個,明末張獻忠的大西。張獻忠本來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1644 年在成都稱帝,建了大西,可到 1646 年就亡了,才 2 年。大西咋沒的?張獻忠在四川統治的時候,用的都是高壓政策,殺人不少,老百姓都反抗他;后來清軍入關,往四川打,張獻忠帶兵抵抗,結果在西充鳳凰山被清軍射死了,大西也就完了。
為啥不承認它?大西就占著四川一塊地,是明末眾多割據政權里的一個,沒統一全國;而且張獻忠統治期間沒干啥好事,還有 “屠川” 的爭議,《明史》里把他歸到 “流賊傳” 里,說他是反明的逆賊,自然不承認大西是王朝。
第九個,李自成的大順。李自成號稱 “闖王”,也是農民起義領袖,1644 年攻破北京,推翻了明朝,建了大順,可到 1645 年就沒了,才 1 年。大順咋垮得這么快?李自成剛進北京的時候,手下的人就開始搶東西,失去了民心;后來吳三桂勾結清軍,在山海關打了一仗,李自成戰敗,只好退出北京,往西安逃,最后在湖北九宮山被當地的地主武裝殺了,大順也就崩了。
![]()
為啥不被認?大順雖然推翻了明朝,但就活了 1 年,沒建立起全國統治,北方很快就被清軍占了;而且李自成也沒像樣的治國辦法,就知道打仗,《明史》里把他當流寇,清朝作為后來的正統王朝,更不可能認這個政權。
第十個,晚清的太平天國。洪秀全本來是個落第秀才,后來搞了個拜上帝教,1851 年帶頭起義,建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就是現在的南京),一直到 1864 年才亡,存續了 14 年,算這十個里比較長的了。太平天國咋沒的?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和楊秀清這些人鬧內訌,也就是 “天京事變”,自相殘殺,實力大減;后來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在清軍的支持下圍攻天京,1864 年天京被攻破,洪秀全也病死了,太平天國也就完了。
![]()
為啥不被承認?太平天國信拜上帝教,否定儒家文化和傳統禮節,跟當時的主流文化完全對著干,士大夫和老百姓都不認同;而且它雖然占了江南半壁江山,但始終沒推翻清朝,沒統一全國;《清史稿》里把它歸到 “賊臣傳” 里,說它是叛亂,自然不承認它是王朝。
不過,“不被承認” 不代表 “無歷史價值”—— 它們或反映了王朝末年的社會動蕩(如黃巢大齊、李自成大順),或推動了制度變革的嘗試(如新朝),或見證了民族融合的陣痛(如冉魏)。讀懂這些 “特殊政權”,或許能讓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中國歷史的復雜與多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