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本科高校征集志愿階段,大家發(fā)現(xiàn)有大量高校都出現(xiàn)降分錄取的情況,甚至有部分高校連續(xù)多次降分錄取,希望能盡快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務。
通過各省教育考試院列出的征集志愿高校名單及專業(yè)等情況來看,需要進行兩次以上征集志愿的高校,99%都是屬于民辦性質(zhì),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公辦高校。
但是民辦本科高校不斷降分錄取,甚至在部分省份都已經(jīng)跌到300多分。這樣使得很多本科沒過線的學生看到上本科高校的機會,部分學生和家長都抵不住這樣的低分誘惑。
因此,今年廣西、黑龍江、甘肅、上海等省份有大量學生300多分考上民辦本科高校。如今開學季來臨,許多家長繳完費用后,都開始后悔當初的選擇。這些教訓,也值得后面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家長警惕。
![]()
300多分上本科大學的代價
2025是民辦本科高校開始崩塌的一年,實際今年有大量民辦本科高校都沒有完成招生任務,比如廣東省的湛江科技學院、廣州工商學院等在省內(nèi)外招生都有缺額。
當初學生看到民辦高校降分錄取,或許覺得這是撿漏上本科高校的機會,但實際并不是天上掉下餡餅。其付出的代價同樣很沉重,尤其是在金錢方面,可能會掏空普通家庭的家底。
如果沒有教育部門的管制,或許很多民辦本科高校今年都會無條件降分錄取。畢竟只要能完成招生任務,意味著未來四年都能有穩(wěn)定的學費收入來源,這比普通企業(yè)抗風險要強很多。
如今各地高校都陸續(xù)開學,家長陸續(xù)完成各種費用的繳納,才逐漸明白當初選擇在征集志愿階段選擇民辦本科高校,或許是非常錯誤的選擇。
![]()
比如一位廣西家長,當初就是受到民辦本科高校降分錄取和孩子想法的影響,最終選擇同意孩子的方案,300多分被一所民辦本科高校錄取,如今開學基本把家里掏空。
每年學費高達26000元,是公辦本科高校的5倍左右。還有1500元的住宿費和1000元的教材費等,各種林林總總的費用共計高達29250元,這只是開學前繳納的費用。
真正前往學校報到時,又要買各種生活用品和床單被子等,又要購買電腦等,又要預支9月份的生活費,這些費用加起來也將近1萬元。加上另一個孩子的費用,可能就真是分文不剩。
![]()
從今年各省征集志愿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需要進行兩輪以上征集志愿的民辦高校,每年學費基本都是在2萬元以上。上面那位家長繳納的住宿費才1500元,在民辦本科高校里面已經(jīng)相當便宜。
而廣東和北京等地區(qū)的民辦高校,每年的住宿費都能達到6000元以上,這已經(jīng)是相當于公辦本科高校的學費。此外,還有各種額外收費,也是讓很多家長感覺頭疼,當初在報考時都沒有想到。
民辦高校有一個隱形的陷阱,即學校招生簡章或者教育部門列出的清單里面,只是提到學校的學費標準,也沒有提到其他各項收費情況。許多家長以為勉強能接受2萬多的學費,就能到學校讀書。
實則學生個人消費和學校的各種隱形消費,比如學校方面昂貴的住宿費、教材費、保險費,甚至有些學校還有空調(diào)租賃費、班會費等項目,學生個人方面還需要購買電子設備,這些消費同樣很高。
因此,高校開學季令諸多家長措手不及。許多學生都只能通過助學貸款才能勉強完成學業(yè)。這就是當初盲目選擇的代價,只能說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2025年民辦高校出現(xiàn)“退學潮”
當開學階段的消費超出家長預期,則必然會想到到這所學校繼續(xù)讀書是否值得,將來畢業(yè)后就業(yè)是否能賺回學費等問題。當前往校園參觀后,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感到失望。
比如開學后才發(fā)現(xiàn)學校位于郊區(qū),交通極其不便利,教學樓和宿舍等環(huán)境都很差,根本沒有學習氛圍,當初的招生宣傳根本不一致,這樣會使得很多學生都有心理落差。
加上當初又繳納三四萬元的學費,這種強烈的反差感使得許多學生都會萌生退學的想法。所以小魚老師在某平臺看到很多學生前往學校報到后,最后也選擇退學,回去復讀。
![]()
中國目前的民辦高等教育更像是資本市場在運營,甚至部分民辦高校所屬的企業(yè)都已經(jīng)上市。這些學校或許根本不會在意教學質(zhì)量和基礎設施,只要學生愿意來,能繳納學費,學校就能賺錢。
因此,如今諸多高校更像是學歷批發(fā)工廠,學生是否學到技能跟學校沒有關系,將來是否能妥善就業(yè)也和學校沒有關系。學生花費將近20萬元,最終只拿到一個畢業(yè)證和一個學位證。
這樣的投資回報率是否真的劃算,這也是當前社會各界都在討論的問題。最后,通過這個案例,希望各位學生和家長將來在選擇學校時能量力而行,報考民辦院校時要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