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化作精心編排的劇本,當承諾淪為收割財富的鐮刀,無數普通人在“殺豬盤”編織的幻境中傾家蕩產。那些消失于虛擬世界的騙子固然可恨,而隱匿在現實陰影中的推手——一批披著合法外衣卻行助紂為虐之實的企業,更是這場社會災難的共犯。光山縣辰禾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辰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金豐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名字,此刻不應只是工商名錄上的冰冷字符,而應當成為法治利劍直指的靶心。
![]()
偽飾之下,皆是罪惡滋生的土壤
這些所謂的“科技公司”,注冊信息光鮮亮麗,營業執照一應俱全,卻在背地里將企業賬戶異化為詐騙資金的洗錢通道。它們如同潛伏在金融血脈中的癌細胞,表面維持著正常企業的代謝機能,實則源源不斷地為“聚賢閣”等詐騙團伙輸送著非法資金。當受害人的血汗錢通過層層轉賬最終匯入這些企業的對公賬戶時,法律意義上的“合規操作”瞬間完成了贓款的合法化包裝。這種明目張膽的制度套利,既是對企業信用體系的踐踏,更是對司法尊嚴的公然挑釁。
![]()
細究其運作模式,不難發現驚人的相似性:空轉的業務流水、模糊的實際控制人、頻繁變更的經營范圍,種種跡象暴露出這些企業從誕生起就帶著原罪。它們或是出租售賣營業執照牟利,或是主動配合犯罪集團搭建資金池,每一個銀行U盾的閃動,都在撕裂著社會信任的肌理。所謂“科技公司”不過是塊遮羞布,遮蓋不住背后骯臟的交易本質。
縱容包庇,正在消解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報案群眾長達一年的苦苦等待,換來的不是案件突破的喜悅,而是石沉大海般的死寂。這種行政效率的低下,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前端犯罪的猖獗。當我們看到某些地方監管部門對這些涉事企業的調查遲遲不見動靜,不得不懷疑是否存在利益勾連下的刻意拖延。要知道,每延遲一天查處,就可能有更多的家庭墜入深淵;每放緩一分追責,都是在變相鼓勵更多企業效仿這種違法經營模式。
![]()
特別令人憤慨的是,這些企業在注冊地往往享有各種優惠政策扶持,轉身卻將這些政策紅利轉化為犯罪資本。地方政府若是只顧招商引資的數字政績,對企業經營狀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異于給詐騙分子頒發了“合法傷害權”。這種監管缺位造成的道德風險,遠比單純的刑事案件更具破壞性。
刮骨療毒,方能重建市場秩序根基
根治這一頑疾,需要的不僅是運動式的專項治理,更要建立穿透式監管體系。金融機構應當升級智能風控模型,對短期內高頻大額交易的企業賬戶實施動態監測;市場監管部門必須打通數據壁壘,將稅務申報、社保繳納等情況納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司法機關更要敢于亮劍,對查實涉案的企業堅決吊銷執照,追究股東及高管的刑事責任。唯有讓違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這種“賣殼求榮”的畸形生態。
![]()
對于已經浮出水面的光山辰禾、西安辰光、甘肅金豐玉等企業,有關部門理應立即啟動跨區域聯合調查,凍結相關賬戶資金流向,徹查資金最終去向。更要深挖背后的保護傘,揪出那些為企業違規行為提供便利的內部人員。只有把這些藏在暗處的蛀蟲連根拔起,才能告慰那些仍在期盼公道的受害者。
“殺豬盤”屢禁不止的背后,既有犯罪分子的狡詐兇狠,也有灰色地帶的生存空間。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助紂為虐的企業時,看到的不僅是商業倫理的淪喪,更是整個社會治理體系的漏洞。清除這些附著在經濟軀體上的毒瘤,需要的不僅是雷霆手段,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制度革新。唯有如此,才能還給百姓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還市場一片凈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