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顧客: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西貝的喜愛和支持。
很遺憾地通知大家,我們在蘇州繁華中心的旅程將告一段落。西貝將于10月1日正式結束營業,由此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10月1日起,您用餐可就近到蘇州大悅城5樓西貝。”
以上內容是西貝蘇州繁華店的最新公告,此公告一出,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難道西貝與羅永浩的爭論,這么快就殃及旗下門店了?
對此,有記者專門采訪了該店店長,店長表示是真的要閉店了,只不過是因為合同到期了,其實7月份就到期了,續租了2個月。
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背后多少有點“西貝與羅永浩爭論”反噬的負面影子。
![]()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風波,文史君在這里簡述一下。
9月10日,羅永浩一行5人在西貝中糧祥云小鎮店吃飯,前后上了15道菜,總計消費了830元。
用餐后,有服務員詢問反饋時,羅永浩的隨行人員表示“挺好”,還主動累積了會員積分。
但是對于那次用餐,老羅內心十分不滿,1小時后,老羅就在網絡上發文批評道:
“西貝幾乎全是預制菜,還那么貴,實在是太惡心了”,并呼吁“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制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制菜”。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提醒,一下子引起了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大大的不滿。
他認為老羅的說法帶有強烈的侮辱性,尤其是“惡心”二字,有損西貝的企業形象。
他宣布將起訴羅永浩損害商譽,并用三個“一定”強調決心:“一定會,我們一定會起訴他,一定一定會起訴他!”
![]()
對此,老羅十分淡定,不僅自己掌握的事實十分明確,還懸賞10萬元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證據。
面對輿論危機,西貝迅速推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賈國龍宣布從9月12日開始,全國所有西貝門店開放后廚參觀,承諾“不好吃可退單”。
同時,西貝還上線了“羅永浩菜單”,就是老羅當時點過的菜品的列表,消費者可以任意點選,并可進入后廚參觀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過程。
同時,西貝方面堅決否認使用了預制菜。
賈國龍強調道:“國家標準的中央廚房配送菜肴不屬預制菜,西貝沒有任何一道預制菜”。
這一說法,主要是基于2024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中對預制菜的界定。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的《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預制菜是指以食用農產品等為原料,經工業化預加工,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
也就是說,按照規定,西貝這樣通過中央廚房配送半成品再到門店加熱的模式,在國家標準上可能不被歸類為預制菜。
然而在消費者的樸素認知里,“非現做的就是預制的”。
商家對“非預制”的辯解,雖然合規,卻沒有滿足消費者對“熱鍋現炒”中煙火氣的期待。
正因如此,面對“西貝與老羅”的爭論,很多消費者還是站到了老羅的一方。
9月14日,有消息稱,西貝的老板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開始向消費者道歉。其表示:
“我應對方式有錯,改。做飯的圍著吃飯的轉,你說咋好就咋辦。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西貝從今以后打明牌,做一個透明的西貝,徹徹底底向胖東來學習。”
這才是該有的態度和樣子嘛,別說自己身價多高,西貝品牌多厲害,那也都是一個個消費者給您撐起來的。沒有了消費者,啥也不是。
不過,本次老羅和西北的爭論,也重新引發了消費者對預制菜健康的關注,算是一個好事。
![]()
其實,比商圈更令人憂心的,是預制菜已悄然潛入校園。
過去一年,江蘇、河南、江西等多地家長先后曝出“食堂用預制菜”視頻:
孩子們吃的番茄牛腩、宮保雞丁,拆袋、復熱、裝盤全流程不足5分鐘。
雖然官方通報“產品證照齊全”,但家長怒斥“我們交的是新鮮食材的錢,孩子卻吃復熱包!”
那樣不僅有營養流失,蔬菜反復熱殺菌,維生素C、葉酸損失率可達40%—60%。
同時,高鹽高脂對身體百害無一利。
為了保持風味與保質期,很多預制菜鈉含量普遍≥600 mg/100g,一盒“兒童意面”就逼近每日推薦攝入上限。
另外,過早的接觸“重口味”工業配方,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影響,或埋下挑食、肥胖、代謝綜合征等隱患。
![]()
那么,有沒有改善之法呢?
其實也是有的。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引起高層的重視,加強預制菜管理,加強對供應學校的預制菜的管理,或者說直接取消預制菜進校園。
1、強制明示
餐飲單位凡使用預制菜,必須在菜單、收銀臺、外賣頁顯著標注“預制菜”字樣,并注明復熱工藝,違者按欺詐論處。
2、校園特護
教育部、衛健委聯合出臺《校園預制菜負面清單》,嬰幼兒、義務教育階段食堂原則上禁用;若確有應急需求,須家委會書面同意并向屬地市場監管報備。
3、兒童標準
市場監管總局一年內出臺《兒童預制菜營養與健康》國標,設定鈉、糖、反式脂肪酸、添加劑上限,并強制標注“兒童慎用”警示。
![]()
4、違法重罰
對“偷換概念”未明示、超范圍使用添加劑的企業,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頂格處罰,并納入信用黑名單。
5、社會共治
鼓勵家長、教師、媒體“隨手拍”+有獎舉報,市場監管部門48小時內核查回應,讓每一袋預制菜都能“碼上見人、線上見廠”。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預制菜規模已接近5000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7000億元,未來甚至可能發展成為萬億級市場。
在如此規模,如此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其安全性、合法性、規范性必須引起大家重視,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讀者們,關于“羅永浩與西北爭議事件”,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