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郭文斌解讀弟子規(guī)》學什么?郭先生講得很清楚,學好《弟子規(guī)》精神。此精神會帶來什么?人生價值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若能把“《弟子規(guī)》精神”落小、落細、落實,本人的和諧康寧;父母的長壽善終;家庭的興旺富貴;兒女的孝悌忠信。會給社會帶來安泰康樂;給祖國帶來復興富強,給天下帶來命運一體、天下大同……
言語是否夸張?zhí)撏磕蜷_“學習強國”,遍及全國的尋找安詳小課堂,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5:30一6:30的讀書聲,每周六早上同時間全國各地學友的分享;若您有幸能在網(wǎng)上搶到寧夏銀川“尋找安詳小課堂”一個報名資格,參加發(fā)源地的洗禮,見到蓄謀已久的期盼一一郭文斌老師小課堂上的親授,那就是萬分榮幸。
![]()
學習扎實用心。俗話說,有同行沒同利,有同本沒同益。效果的差異: 一是心態(tài),二是方法,三是動力(渴望,如饑如渴)。
首先,是心態(tài);學習·踐行·反思·感悟能否全在“現(xiàn)場感”。為啥學?為誰學?有心、用心、專心,這三心是學好的根因。大家都在學,跟風學習,人在心不在,很難學得進去;領導讓學,這是形式上學習;急于求成,很難深入學習,可能會淺嘗輒止;課上學習,是師傅領進門,課下束之高閣,或拋之腦后,前學后忘,或記住幾句術語,與現(xiàn)實對接不上……總之,我要學,跟我學,讓我學,以我心為師,這四種心態(tài),談何效果,更何談造詣,相差甚遠。
![]()
學習不僅僅是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把心扎入文字背后,明白寫作背景,文后的深意,深邃的文旨;以文心對照己心,品出共鳴,心領神會;對照自己,分析心結(jié),改正提升;警示暗示,心智跨越……方是用心在學,且能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提升心性。此乃為學之道。
方法要科學。如課上學習,耳聽視頻,眼盯書上,執(zhí)筆圈點,突出重點。分享環(huán)節(jié)時,掩書回味,內(nèi)涵要點,腦頻過電,珍珠成串;加深了理解,一線貫穿于胸;回歸本性,檢視內(nèi)心,感觸啟發(fā),正是分享之要。課后如何實踐,揚長避短,亮出“家底”,方有分享的含金量。
![]()
學習不斷線,堅持要永恒 ,有人說,再難的事能做一萬遍,也終究會成功的。
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能量,能量來自于學習本身的意義與價值。成效的差異,與能力相關,在同等能量下,能力越大,成效也越大;若同等能力,能量與效果成正比。若同等能量,能力與效果也成正比。能量與精神境界相關,能力與智商訓練相關。能量是學習所得,通過學習先進思想與科學之道,有了新的認識與覺悟,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覺悟越高能量越大。
把握好能量與能力的辯證關系,學習的動力是足足有余的。
![]()
功夫多在課下。目前,《郭文斌解讀弟子規(guī)》本部與地方學習內(nèi)容是一致的,但組織形式各異。本部的學習是全封閉、集訓式學習;地方形式各異。
地方組織形式,全國遍地開花,團體眾多,水平迥異。多數(shù)采用分散型學習模式,一一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此為一條長線,聯(lián)接著學習的主體,起著主導性作用。
![]()
兩種組織形式各有利弊。從成效上看,分散型學習形式有著天然性不足。缺少像集訓式學習那樣,脫離了與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況且學習、活動與生活整齊劃一,一心清靜,從形式到內(nèi)容給學員立體式渾然天成的綜合性養(yǎng)成教育,其效果如革心洗面,心、行全包裝,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而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可能會出現(xiàn)“聽時感動,分享激動,回去不動。”學習效果出現(xiàn)“冷熱癥”。還會產(chǎn)生“厭倦癥”。多數(shù)都能在修身方面有很多的積極行為。不過,能達到心性提升的預期目標,很難靠每周一學就立竿見影。
![]()
不過,事在人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認為: 功夫都在課下。一是引領,一是自覺。
問題目標清晰。有人夭折,有人疾終;有人痛苦,有人幸福;有成功人生,有懊悔終身;有人游刃有余,有人舉步維艱;有人飛黃騰達,有人寄人籬下……一言以蔽之,人生成長問題是人人都有比比皆是。
![]()
常人都有這樣的“智慧”,事先有目標,事中有覺察,事后有反思。有人說,一生不能讓一塊石頭絆倒兩次。此為學習中獲得了智慧的“賢達”。
人生處于紛繁復雜的世上,老問題未解決,新問題紛至沓來。不學習的人,事事不順心,焦頭爛額,終生在痛苦中而終結(jié);會學習的人,獲得條條通衢,智者事事滿意;忠孝之人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叛逆缺德者暗無天日下“地獄”。
![]()
學習好與學無效天壤之別,就在于學習是否找到問題與緊扣目標。
帶著問題、確立目標,就可脫胎換骨。持之以恒,守好現(xiàn)場感,學習永遠在道上,就可五福臨門、福祿康壽了。
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發(fā)展。讀書學習,學有道。就好比教師教學一樣。教科書是底本,就是教材。教材如何教?就與我們的小課堂一樣,教學如何組織?小課堂也是用教材,就是《郭文斌解讀弟子規(guī)》。體制內(nèi)教師講課依據(jù)早期是《大綱》,后來是《課程說明》,現(xiàn)在是《新課程指導目標》。
![]()
我們“小課堂”上課,也要有科學依據(jù),比如每集都有上、中、下三個“主持語”,這也就是閱讀理解之“綱”,清晰的教學目標,也要有課程設計,還要有落實“目標”的教學方法。
另外,全國各個片區(qū)也有成功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
![]()
這近三年來,我們走過教學之路,確實也都是有效教學,學員的收獲也是很明顯的。當然,與時俱進,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讓學員進得來留得住,本人和諧成長,家庭的和諧氛圍構(gòu)建,社會和諧影響力的更大效應,還需要在課堂教學與課下的繼續(xù)學習、踐行、反思、改進、體悟有機融合,落實到心性提升的幸福目標上來。
依據(jù)學員的文化層次,個人心性特點,家庭狀況,目下的思想水平,學習的認識與態(tài)度,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工作與社會關系等等問題,加入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以及心性提升的方略。
![]()
個人成長的目標設計與學習、踐行計劃等。
建立個人學習檔案,學習追蹤性交流探討;建立課外學習小組,交流互學互幫互進。特別是促進現(xiàn)場感的堅持,良好習性的養(yǎng)成。
宗旨: 課上,團體總匯指導,課下是學習、成長主陣地。
![]()
綜上所述,借鑒全國各地先進學習經(jīng)驗,依據(jù)本團體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分析報告,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式發(fā)展,是我們行之有效的、獨特且有實效的學習模式。
還是那句老話,有同行無同利,同一本教科書,有老師能活用教材人材輩出,也有人死板教條少慢差費;一棵樹上吊死愚笨頑固不開化,一門心思激活大腦花香別樣紅。
![]()
咬定青山,邊學邊走邊改進,用心用腦用真情;跟在別人的后面爬行,鸚鵡學舌丟失了自我少慢差費;知人知己知進退,與時俱進革故鼎新,學之有效新學法新活法。
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高歌猛進,永往直前。(河南安陽 王瑞喜)
2025年9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