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企賬款拖欠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了,在“國有為干,民營為支”的經濟形態下,商業模式和體量上呈現出2G、2B為主,2C為輔的格局。
2G業務自不必說,甲方就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B業務占最大比重的是國有企業,包括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以上我們統稱為國有資本,國有資本都是以項目制進行運作,經過冗長的立項申請、資金批復、招投標、合同簽訂和項目實施、驗收審計和竣工驗收等階段,資金從政府或央國企一步步流向下游的央國企、民營企業A、民營企業B、民營企業C......
2C的業務還好,畢竟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收取的都是現金。但如果2G、2B業務都不太好時,個人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一定會受影響,反過來也會拖累2C業務。
工程層層分包轉包的大量存在,每一層都要截取一部分利潤,以至于有些工程看似很大,到最終干活兒的企業手上后,基本已經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燙手山芋。有點良心的企業為了保證質量、保證口碑,干著干著就賠了;操蛋點的企業為了去里面擠那么一丁點兒利潤養活自己,干著干著就都成了豆腐渣工程。
國有資金就是這么一層層流出來的,是個連環套,也是個層層套。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資金/資本就像是人體的血液,而央國企就像是動脈/靜脈,民營企業就像是毛細血管。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旦供血不足,可能引發器官損傷、功能衰退甚至危及生命。
現在的問題就是心臟那里不造血了,或者說虧血了,主因就是原來馬力開的太大、太久,導致了很多虧欠,現在使勁搞血也很難填平歷史欠賬,導致動靜脈和毛細血管產生嚴重的供血不足,無法輸送氧氣、養分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長此以往必將危及生命安全。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血管的老化增生了不少毛病,有的地方堵了,更多的地方是長了很多血管瘤、又多又大,這些壞東西吞噬了不少養分,加劇了血液流通的不暢。
據經濟學家李稻葵估計,地方政府相關實體拖欠企業和公務員的債務總額估計高達1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4萬億美元),相當于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
解鈴還須系鈴人。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還是要從源頭抓起,那就是政府、央國企,當然,配套的法律法規也要出臺,要著眼于長遠,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不能邊清邊欠、清了又欠、沒完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