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絕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習慣: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對此,肯定有人會覺得,分享自己的生活,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嗎?
表面上看,確實是很正常的,可實際上,卻暗藏了一定的風險。
首先,你不知道別人對你有什么想法,是否心生惡念。
其次,人與人之間存在差距。而差距,特別容易激化矛盾。
第三,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你的掏心掏肺,容易被人辜負。
未來幾年有一個建議:過得好不好,都不要跟別人說太多。
![]()
02
未來幾年,賺不到錢的人會越來越多。
一個可以預見的現實:賺不到錢的人,不會越來越少,只會越來越多。
人,一旦賺不到錢,就容易滋生一定的“戾氣”。
戾氣,一開始,只會自己氣自己。慢慢地,它就會傷人,讓當事人充滿了攻擊性。
比如說,你過得幸福,而你的親戚過得貧窮,那你覺得,親戚會希望你過得好嗎?
肯定是不會的。在他們看來,憑什么我過得貧窮,而你過得幸福?
如果矛盾沒有加劇,那僅僅是羨慕嫉妒恨罷了。
可要是矛盾加劇,那就不是羨慕嫉妒恨那么簡單了,還有可能是人身的攻擊。
窮人都不喜歡有錢人,不如意的人都不喜歡過得幸福的人。
這是人性。
![]()
03
越是在戾氣爆棚的年代,越要閉上自己的嘴巴。
假設,朋友圈里邊的朋友,都為了衣食住行、一日三餐而奔波勞碌。而你,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還到處旅行。
你覺得,整天分享旅行的朋友圈,是否有利于保護自己?
答案是否定的。別人都沒錢去旅游,就你天天去旅游,還發朋友圈,那別人不恨死你才怪呢。
職場也是如此。同事都在加班,就你在休假,還發了朋友圈。
結果就只能是,同事們都針對你,認為你不是好人,對你的態度愈發惡劣。
越是過得幸福,越是不能分享,而應該悶聲享受,悶聲發財。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都貧窮,自然毫無怨言。可要是別人都貧窮,就你有錢,那別人對你就不可能有好態度。
![]()
04
過得好不好,都不要說太多。
人性最大的劣根性,莫過于“笑人無,恨人有,嫌人窮,仇人富”。
你沒有錢,特別貧窮,那別人就會笑話你,認為你活該貧窮。
你比較有錢,還比較富有,那別人就會怨恨你,認為你不該過得幸福。
也就是說,你過得好,別人會仇視你;你過得不好,別人會笑話你。典型的“左右不是人”。
為什么人性,會如此矛盾呢?
只有一個答案,人性就是,只希望自己過得好,而不希望別人過得好;只把自己當人看,而不把別人當人看。
你信不信,你在短視頻平臺炫耀,說自己住了什么大房子,賺了多少資產,就會有一堆網友舉報你?
這年頭,窮人很多,底層互害特別嚴重。誰敢在網絡上炫耀,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很危險的。
![]()
05
寫到最后
過得好,要閉上嘴巴,悶聲享受就行了。
過得不好,要閉上嘴巴,自己心知肚明就行了。
對于任何人,都不要分享自己真實的情況。畢竟,過得好,沒有人會祝福你;過得差,沒有人會幫助你。
永遠都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你可能會疑惑,為什么人性,會變得如此糟糕、復雜、矛盾?
其實,沒必要疑惑,因為人性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現在賺錢困難,無限放大了人性之惡罷了。
永遠都不要用自己的善意,去考驗人性。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