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服務業,就是提升百姓幸福度。在消費升級浪潮不斷奔涌的當下,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已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
柯橋,一座經濟發達、文旅資源豐厚的活力之城,旅游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市轄區第7位。國家級鑒湖旅游度假區成功創建,“夜魯鎮”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柯橋多巴胺”文旅品牌持續破圈吸引廣泛關注。2024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1.5億元,同比增長7.3%;人均消費支出達49528元,穩居全市首位。
在品質消費漸成主流的今天,柯橋區以“優需求”為戰略導向,將消費服務業作為關鍵抓手,通過商圈經濟刷新“新鮮感”,夜間經濟提升“體驗感”,演藝經濟重塑“時尚感”,共同構筑消費服務業的“黃金三角”。這不僅為“幸福柯橋”標注出可量化、可感知、可增值的現實注腳,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商圈經濟以“新鮮感”激活“需求側革命”
商圈,是城市經濟的“晴雨表”,更是市民生活的“體驗場”。柯橋區近年來以消費引領為核心,不斷優化商業布局,推動傳統商圈煥新與新興商業節點培育齊驅并進,憑借高質量供給與創新場景塑造,持續喚醒市民消費意愿。
永輝超市紹興笛揚店的“胖改記”正是柯橋商圈提質的一個生動縮影。經調改重新開業后,其商品結構全面升級,空間氛圍一改傳統超市的沉悶,服務更添人文關懷,被市民譽為“有了胖東來的影子”。超市首日營業額突破200萬元,創歷史新高,成為區域零售轉型的標桿。這一成功,本質上是對“需求側革命”的精準回應。
![]()
打卡“首店”、逛首展、觀首秀……首發經濟,已成為激活消費、創新突圍、提升城市商業能級的重要引擎,這也使得更大的商業圖景在柯橋展開。寶龍廣場、錢清星隆城等綜合體相繼開業,全市首家奧特萊斯旗艦店落戶柯橋,顯著提升區域商業能級與時尚指數。在近日召開的全區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會議上,“增強新鮮感”被明確列為消費服務業提質的關鍵路徑。下一步,柯橋將對標國際一流商圈,加快推進鑒水路TOD、時尚購物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銀泰、萬達、笛揚路步行街等商圈能級提升,積極引進品牌首店、首發首秀,重塑消費場景。同時積極培育直播經濟等新業態,打好“消費券+以舊換新”政策組合拳,持續聚攏人氣、撬動消費。
![]()
柯橋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周雪峰表示,下一步將謀深商貿規劃、做實項目建設、豐富多元載體,六干爭先,全力以赴打好“消費鞏固戰”,推動商貿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我區經濟發展作出更多商務貢獻。
夜間經濟以“體驗感”拉長“幸福時空軸”
夜間經濟,承載著一座城市的煙火氣息與文化靈魂。近年來,柯橋區不斷引導與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在提升“體驗感”上精雕細琢,使其成為蓬勃興起的文旅新業態,既點燃了城市的煙火氣,延伸了文旅產業鏈,也拓展了城市競爭新賽道,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引擎。
![]()
柯橋的夜晚,從不缺少熱度與光芒。“夜魯鎮”作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通過開設“周末市集”非遺專場、推出大型實景影畫劇《魯鎮社戲》、打造“詩路e站”唐詩文化體驗館等舉措,將魯迅筆下的文學場景轉化為可沉浸、可互動、可消費的文旅新體驗。柯橋古鎮依托“柯橋夜泊”系列夜游項目,推出文創夜市、烏篷船夜航、漢服巡游等新“夜”態,成功入選全國夜間旅游優選項目。
![]()
夜間經濟不僅延長了消費時間,更是對城市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與情感共鳴。它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在地文化”和“深度體驗”的追求,也標志柯橋正實現從“日間經濟”到“全時經濟”的戰略躍遷。
未來,柯橋將繼續拓展“文旅+”模式,推進十里湖塘文化產業園、文博園等重點項目,擴容提升安昌古鎮、柯巖魯鎮、大香林等傳統景區,串聯王壇梅花、稽東榧林、齊賢羊山等“微旅游”資源。同時,系統構建涵蓋夜購、夜食、夜宿、夜游、夜娛、夜讀、夜健、夜品的夜間經濟體系,全面提升柯橋消費服務業的層次感、體驗感與辨識度。
演藝經濟以“時尚感”引爆“流量量雙升”
如果說商圈經濟與夜間經濟夯實了柯橋消費服務的基本盤,那么演藝經濟則以其高話題性、強引流能力,成為柯橋打造“青春磁場”與“時尚秀場”的關鍵落子。
![]()
“柯橋多巴胺”文旅品牌自推出以來,迅速實現破圈傳播。“湖畔花海季”吸引50萬人次參與、創造13億次網絡話題;“鑒湖歡樂夜”三天吸引超30萬人次線下參與、130余家商戶人氣爆滿,這一品牌已成為柯橋吸引年輕客群、激活假日經濟的金字招牌。
高端賽事與演出活動同樣表現亮眼。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李榮浩演唱會等落地柯橋,屢屢上演“一票難求、一房難求”的盛況,顯著拉動住宿、餐飲、交通等行業消費。以世界布商大會、紡博會為核心的會展經濟體系,正推動柯橋逐漸成長為“賽”“會”之城,集聚展覽服務、經紀代理、票務運營等產業鏈企業,構建可持續的文旅消費生態。
![]()
演藝經濟的崛起,不僅是活動數量的提升,更彰顯著柯橋從“傳統工業強區”向“時尚活力之城”的轉型。它借助文化、體育與娛樂的內容魅力,重塑城市氣質,吸引外來消費、高端消費與長期“粉絲”。當“時尚感”浸入城市基因,柯橋實現了從“布碼頭”到“潮流碼頭”的身份蛻變,也為中國縣域城市如何借“演藝流量”撬動“產業留量”提供了寶貴樣本。
“全區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吹響了文商農體旅全面融合發展的號角。”柯橋區文廣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陸曉巍表示,將以“抓項目提品質、聚人氣促消費”為使命,強化擔當、履職盡責,讓“流量”變“留量”,實現“流量”“留量”雙提升,全面助推文旅消費能級躍升。
柯橋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酈曼麗/文高潔 趙煒/攝 見習記者 陳凱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