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悲劇了,文章剛改完一遍,美國放人了。555……大家勉強看吧!
韓國這個事情,前幾天就想聊聊了,無奈,要么沒八卦,要么堆著一起來。頗有喜感的是,昨天韓國做好了一切準備,結果沒接到人,雖然原因不明。
![]()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2025年9月4日,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出動直升機、軍用車輛等,突襲了韓國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在佐治亞州的合資電池廠。一口氣抓了475人,其中超過300名是韓國公民。
雙方反復磋商了幾天,最后確定的方案是,韓國自己包機去把人接回來,結果,9月10日韓國外交部表示,由于美方原因,被美國移民管理部門拘押的300余名韓國公民無法按照原計劃于當地時間10日啟程回國。韓國外交部表示,正與美方保持溝通,爭取盡早安排包機接回被拘公民。
美國這一手,真的玩得整個世界都不明白了。韓國人都打落門牙自己吞 ,自己包機去接人了,美國還不放,到底還想要什么?
各位還記得那些整天嚷嚷“中國營商環境差”的公知們嗎?現在可以請他們來看看,他們的理想國,文明的燈塔美國是怎么對待外資的了:直接上手銬,就問你服不服!
這下,我們就不得不說到,特朗普時代美式招商引資的特色了,先請君入甕,再甕中捉鱉。
現代汽車在佐治亞州砸了76億美元建廠,被該州州長譽為“史上最宏大經濟發展引擎”的項目。結果引擎還沒點火,先被美國政府給“引燃”了!
這些韓國人怎么去的美國?有的是持商務簽證,有的是免簽入境。但美國政府說他們“從事與簽證目的嚴重不符的活動”。啥意思呢?就是說你拿著旅游簽證,卻在美國工廠里指導技術工作。
估計有瓜友要說了,馬斯克不也這樣嗎?
咋也不用那么認真,有錢支持總統大選的和沒錢的能一樣嗎?
接下來 ,肯定有朋友要問了,關稅談判的3500還沒到手,就翻臉了嗎?
是的,你說對了!
就在事發的前幾天,韓國總統李在明剛剛拜訪了特朗普,雙方進行了“融洽的會談”。韓國政府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
結果呢?后面的投資還沒到,前面投資的廠還沒建完,人就被銬走了。
這就好比:美國請客吃飯,韓國剛到就先給了一巴掌,然后說:“飯錢已經很優惠 了,這巴掌就不免費了。”
韓國能有什么反應呢?大概率是伸出另外半張臉迎接新的耳光吧。
借著這個機會,我就想問一句:那些說“外資在中國沒有安全感”的大V們,你們現在是不是該改口說“外資在美國連工人都保不住 ”?
都知道美國瘋,但沒想到美國比印度還瘋,真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以前大家都喜歡說印度坑外資的故事:
先吸引你來建廠,然后各種查稅、罰款。并且,法可追溯過往。什么意思呢?以前的法律管不了這事,我們馬上立法,并且規定從過去的某一年就生效。
現在看看美國,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度最多就是罰罰款,美國直接出動移民局抓人!
印度最多就是拖延審批,美國直接給你戴手銬!
印度最多就是刁難一下,美國直接讓你體驗監獄風云!
特朗普還直接為這次行動辯護,稱被捕者是“非法的外國人”。這話怎么這么耳熟?不就是那些公知整天說中國對待外國人的套路嗎?美國果然善于把自己干的壞事,都套別人頭上。
最妙的是,有分析指出,這次突襲的目標工廠是“現代汽車和LG在2年前和拜登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是屬于拜登的政治成績。所以啊,這可能不是簡單的執法行動,而是政治報復!
這讓世界各國以后怎么和美國打交道,只談本屆美國總統任上能做完的事嗎?
那美國工業還怎么回流?
大家都來說說,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順便@一下那些曾經說中國營商環境差的朋友,讓他們也來評評理!
![]()
點贊、關注、轉發都是愛,小瘋在這里先謝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