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對卡塔爾首都多哈發動了空襲,襲擊造成至少五名哈馬斯成員、一名卡塔爾安保人員死亡,卡塔爾總理斥之為“國家恐怖主義”行為,更讓國際社會對以色列跨國打擊政策產生質疑。現代歷史中,“恐怖主義”通常指非國家武裝針對平民發起的暴力行動;但當一個主權國家頻繁越界暗殺、轟炸鄰國,是否也已成為“國家恐怖主義”的化身?
![]()
多哈遭以色列轟炸后冒氣濃煙
一、肆意跨國暗殺
以色列的“預防性反恐”政策長久以來依賴所謂的“定點清除”,2000年巴勒斯坦人民第二次起義以來,以色列開始策劃對“威脅以色列安全”者進行無預警暗殺。暗殺不僅針對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地區,還多次延伸至黎巴嫩、伊朗、敘利亞等地。
2023年10月加沙爆發“阿克薩洪水”事件后,以色列進一步大開殺戒,對多個國家的高層領導展開行動,先后暗殺了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也門胡塞武裝總理拉哈維。這些暗殺都是跨國進行的,是以色列對他國主權的踐踏。
![]()
真主黨對抗以色列示意圖
以色列海外暗殺絕非偶然。2010年摩薩德策劃的“迪拜刺殺案”引發多國司法追責。1962年以色列特工還使用郵件炸彈威脅埃及火箭科學家。這類由國家策劃的暗殺行為,實際上是屬于國家恐怖主義的一種形式。
二、反恐還是施暴
以色列頻繁跨境暗殺與空襲,表面是“反恐”,實則是對他國主權的踐踏。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在美國的支持下肆意攻擊周邊國家,此次為了全面占領加沙、阻止巴勒斯坦建國,更是對住在卡塔爾的哈馬斯談判代表進行暗殺,顯示出其毫無和平意愿的戰爭販子本質。
![]()
加沙現狀
無論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襲擊,還是在黎巴嫩、伊朗領土上暗殺他國高層領導,均未經任何國際組織授權,缺乏國際法理性。這種越界行為與恐怖組織蔑視規則、犧牲平民的模式相似。
以色列襲擊卡塔爾后,許多國家都指責其“侵犯主權”“國家恐怖主義”。卡塔爾是美國的盟國,多年來一直扮演加沙沖突調停者的角色,在解救人質、提供人道援助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此次竟遭以色列攻擊,這將進一步加劇以色列的國際孤立,將把對以溫和的阿拉伯國家推向以色列的對立面。
三、誰來制止國家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通常指非國家力量對平民進行政治暴力。但一個國家若系統性通過暴力手段進行恐嚇、謀殺、煽動政治恐懼,也應被納入“國家恐怖主義”范疇。
以色列的跨國暗殺對象不限于軍事目標,多次行動中,以色列都暗殺了談判代表、記者甚至平民。比如黎巴嫩傳呼機爆炸案,造成數千平民死傷。
![]()
黎巴嫩傳呼機爆炸案傷者
以色列自稱其打擊目標為哈馬斯、真主黨和伊朗,但其政策邏輯已擴大邊界,擴大為對他國的肆意攻擊。比如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倒臺后,以色列趁亂炸毀了敘利亞各地的軍事設施。而對黎巴嫩和伊朗,則是不定時進行空襲,理由都是“覺得對方威脅自己”,如果各國都如此操作,豈不天下大亂?
對于以色列的暴行,不少國家都進行了譴責,伊朗和也門胡塞武裝進行了軍事回應。但在美國的支持下,作為打手的以色列必定繼續有恃無恐。
而制止這種國家恐怖主義,在無法捉拿內塔尼亞胡等戰爭販子的情況下,愛好和平的國家一是需要宣傳和揭露其反人類行為,二是要對其進行政治經濟制裁,三是要支持當地人民及鄰國的抗爭。唯如此,才能逐漸把野獸歸籠。
今天是9月11日,是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24周年,當一個國家以反恐為名肆意在他國領土上搞轟炸、搞暗殺,則是赤裸裸的恐怖主義,國際社會若聽之任之,必將顛覆二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與正義法理,讓世界陷入隨意打殺的混亂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