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抽象概念,孩子記不住,怎么辦?公立幼兒園老師的這招“玩中學習法”,孩子理解透徹,記得又快又牢!小學老師和家長,值得一試!
![]()
有網友求助:小學階段的孩子,在學習數學時,常常會出現對一些抽象概念(比如“分數”這個概念)理解困難,記不住的情況,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概念難道不應該是用“理解”的嗎?這位家長竟然想要讓孩子“死記硬背”的記住?
小學階段的孩子,記不住這些抽象的概念,根本原因往往是沒有在頭腦中建立起這個概念的物理意義和圖像模型。他們只記住了“分子”、“分母”這些詞,但并不知道這些符號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分數的含義、分數單位以及分數的加減運算等知識時,部分孩子會感到困惑,難以將這些抽象的數學語言和符號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導致在做題時錯誤率較高,甚至有的孩子會產生抵觸情緒,覺得數學太難了。
![]()
這時候家長和老師需要幫助孩子從“記憶”轉向“理解”。忘記公式和法則,就先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開始,從具體到抽象,從生活到數學。
我家孩子這學期剛剛“一升二”,暫時還沒有涉及到分數的運算,但已經提到了“一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概念,孩子倒是接受得挺快。不過,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家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兒園,幼兒園沒有專門開設過算術之類的小學低年級基礎知識教學。孩子大班的時候,有家長提過要不要報幼小銜接班的事情。當時老師很霸氣的說了一句話:不要浪費錢,更不要浪費孩子的時間!我們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不論是知識儲備還是習慣養成,都足以達到二年級孩子的標準。
我們回到“分數”這個問題上。當時幼兒園的老師并沒有專門給孩子灌輸“分數”的概念,而是帶著孩子們做游戲。
![]()
比如:拿一張正方形紙片,對折,再把折痕的一邊涂上黃色,一邊先不用涂色。這時再告訴孩子,現在這張紙的一邊就是“一半”。“一半”在數學上有一個漂亮的寫法,叫 “二分之一” ,寫作 1/2。分母2代表一共分成了2份,分子1代表它占其中的1份。
接著,讓孩子們把紙片調轉方向,再對折(老師會做示范),再把剩下的未涂色部分的“一半”也涂上黃色。這時候,孩子們就可以看到,整張正方形紙片被分成了4等份,其中有3份已經涂成了黃色,就是3/4,剩下1份未涂色的,占整張紙片的1/4。
![]()
類似于這樣的游戲,這是他們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玩的。所以,他們雖然并沒有專門“教”孩子們這些知識,但孩子在游戲中就不知不覺的理解了。這比老師強行灌輸,孩子死記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應對孩子記不住抽象數學概念的問題,答案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用生活化的例子、豐富的實物教具和有趣的活動,為孩子搭建一座從具體經驗通向抽象概念的橋梁,讓他們親自走過這座橋,最終真正“理解”概念的內涵。當您能意識到不能靠死記硬背,這已經是幫助孩子邁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