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嘴巴和生活方式,居然被“預制甜品”悄悄拿捏了。從千層蛋糕皮到雪媚娘預拌粉,從解凍即食的銅鑼燒到沖泡即成的海鹽奶蓋,越來越多年輕人既追逐“手作”的情趣,又擁抱工業化的便捷。
![]()
?圖片源自小紅書 1不小心
這背后,是“懶人經濟”的推動,是宅家消費習慣的深度固化,也是社交媒體時代“顏值即正義”的推波助瀾。Z世代不再視“預制”為貶義,反而熱衷于用高性價比的半成品,創造出片率極高的甜品體驗。預制甜品,究竟是一場舌尖上的革命,還是過度工業化下的妥協?
本文目錄/ content
1:精致甜品店也有“預制菜”了?
2:“預制面包”操作,被公開質疑
3:烘焙半成品實現在家開甜品店
4:預制烘焙市場仍需提升和創新
01
精致甜品店也有“預制菜”了?
今天揭秘甜品界不能說的秘密——網紅餐廳的特色甜品存在的甜品“預制菜”的現象。常點的招牌款甜品在網上也有烘焙半成品購買?“甜品邪修”也是無處不在。
去餐廳必點的——綠茶餐廳和外婆家同款「面包誘惑」,個位數就能吃到綠茶餐廳面包誘惑。在店內一份二三十元,但同款烘焙半成品花費居然僅花費一半的價格。直接扔進空氣炸鍋熱一下,出來跟店里一模一樣,表面脆脆的、熱騰騰香噴噴的。
上海網紅「蝴蝶酥」,精致下午茶必備,店里一杯咖啡加兩片售價四十元以上,但是同款蝴蝶酥半成品僅21塊6毛9就有一大袋!包裝是獨立包裝,外形、口感能復刻到跟店里別無差異,奶香超足、酥脆不甜,配杯咖啡,簡直和在上海吃的一模一樣。
![]()
?圖片源自小紅書 蛋撻日記
預制甜品火爆的背后,是“懶人經濟”和“效率至上”觀念的雙重驅動。現代人既想享受甜食的治愈,又不愿從頭烘焙,于是半成品成了最佳折中選擇。
社交媒體如小紅書、抖音的“曬單文化”加速了這一風潮,越來越多人愿意為“高顏值+易操作”的甜品預制品買單,哪怕只為拍張照發圈。
特別是疫情后“宅家消費”習慣被深度固化,越來越多人接受在家中簡單加工就能還原餐廳同款,既省錢又有體驗感。
![]()
?圖片源自小紅書 包包仔
眾多甜品店、超市和餐飲業態紛紛涌入預制烘焙賽道,這本質上是供應鏈的優化。
通過中央廚房統一加工的半成品如冷凍面團、預烘烤糕點能降低人工成本、統一出品標準,甚至能實現“全年無休”。
預制烘焙模式這條通道的打通,如今更是被各大商家品牌廣泛應用于“餐飲+烘焙”、“茶飲+烘焙”等烘焙甜品銷售場景,開拓了餐飲店、烘焙茶歇、咖啡門店、甜品自助餐等多元消費場景。
![]()
?圖片源自小紅書 糖隱烘焙坊
02
“預制面包”操作,被公開質疑
90后、00后成為烘焙甜品消費主力,每天早餐、“咖啡最強搭子”、下午茶等場景都充斥著面包甜品的身影。他們不排斥工業化和標準化,反而更看重趣味性、便捷性和性價比,“自己動手”的參與感比完全現制更吸引他們。
盡管預制甜品帶來便利,但也伴隨爭議與安全隱患。不少商家模糊“現做”與“預制”的邊界,打著“手作”、“現烤”宣傳卻直接解凍包裝,涉嫌消費誤導。
更有甚者,“澎湃新聞”報道過“慕叁山”蛋糕,其門店將冷凍近6個月的蛋糕更換包裝和標簽后,冒充“當日現做”銷售。在拆掉產品原包裝、換上精美的黑色包裝盒,一個售價近200元的“慕叁山”生日蛋糕1分鐘內就“制作完成”了。
這種行為不僅涉嫌欺詐,更可能因長期冷凍導致油脂氧化、微生物超標,或運輸鏈中反復凍融滋生細菌,帶來食品安全風險。
![]()
?圖片源自澎湃新聞記者
健康顧慮始終存在,盡管多數預制甜品符合安全標準,但高糖、高脂和添加劑問題仍是消費者,尤其是家長群體的隱憂。
消費者對食品的健康屬性要求越來越高,92%的越南和中國消費者傾向于選擇天然成分的產品,亞太地區75%的消費者會根據健康益處選擇食品。這也促使行業在“清潔標簽”和“功能性成分”上進行創新。
從行業角度看,預制甜品反映了食品工業的成熟和冷鏈技術的進步,冷鏈物流的完善是預制烘焙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4—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從1500億元增至4184億元,這使得“工廠中央廚房+終端簡單加工”的模式能夠滲透到更多消費場景,并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
![]()
?圖片源自小紅書 蓓聽烘焙
經濟下行周期中,“省錢主義”消費觀念抬頭。越來越多消費者發現,用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格就能復刻出甜品店同款,這種巨大的價格優勢使得預制甜品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吸引力大增。
天貓數據顯示,預制烘焙的增速是是成品烘焙的6.8倍,可見其市場接受度的快速提升。
說到底,預制甜品的流行是一場關于“效率、成本和體驗”的再平衡——它未必替代真正的手作,但確實重塑了我們享受甜食的方式。
![]()
?圖片源自小紅書 MOON BAKERY
03
烘焙半成品實現在家開甜品店
"居家輕創業"模式正借預制甜品悄然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依托預制半成品開啟“家庭甜品工作室”,無需高昂設備投資,僅憑空氣炸鍋、烤箱這種“懶人神器”,就能在朋友圈、小紅書接單營業。
這種低門檻創業模式契合了當下“輕資產、快回報”的商業趨勢,尤其吸引二三線城市及縣城的年輕創業者。據行業報告顯示,2023年家庭烘焙創業人數同比增漲超40%。
![]()
?圖片源自小紅書 bbbiubiu
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通過“制作vlog+成品展示”模式,將烘焙過程轉化為內容資產。創業者邊拍邊賣,用戶既能觀看解壓制作過程又能一鍵下單,這種“云參與感”極大提升了消費信任度。
隨著“預制甜品冒充實制”問題被多次曝光,上海、廣州等地已開始探索烘焙行業標識規范,要求明確標注“預烘烤”“復熱型”等屬性。
家庭創業者若能主動擁抱合規,并通過科普內容如對比預制與現制口感差異,降低信息不對稱,反而可能建立起更可持續的信任經濟模式。
![]()
?圖片源自小紅書 小吳有點餓
04
預制烘焙市場仍需提升和創新
目前的預制烘焙市場,也面臨著產品同質化的挑戰。例如,多家商超的主推產品高度相似,集中為榴蓮千層蛋糕、瑞士卷等,爆款產品易被模仿復制,導致品牌難以形成穩定競爭力。
同時,預制烘焙產品在口感、風味的穩定性,以及如何避免長時間冷凍后口感變差等方面,仍需技術提升和創新。
![]()
?圖片源自小紅書 愛吃椰子凍的椰子
預制菜本身沒有錯,物美價廉味道也不錯,但引起消費者熱議的更多的是有部分希望拿預制菜冒充現做、欺騙消費者。這種行為才是遭到普羅大眾反感的原因。
展望未來,預制甜品的發展趨勢將更加多元融合。一方面,科技創新將持續賦能,人工智能開發特色面包、3D打印等技術已開始應用于產品創新。
![]()
?圖片源自小紅書 田野烘焙坊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上升,36%的消費者重視可回收、可重復使用的包裝。同時,健康化仍是重要方向,品牌需要更好地平衡便捷與健康,以滿足市場期待。

![]()
▲菌菇是怎樣一步步成為烘焙黑馬的 ?
![]()
▲全國首店|海底撈「超級甜品店」上海亮相,均價15元以內,年輕人太喜歡了!
![]()
▲稱霸萬象城,日流水70萬!這家東北面包店打了誰的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