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轎車與外賣小哥發生擦碰事故,女司機與小哥街頭大打出手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9月9日早高峰,海南海口某繁華路段,一輛白色轎車右轉時與直行外賣電動車發生輕微擦碰,電動車倒地致騎手輕微擦傷,轎車車門留有劃痕。
據目擊者稱,雙方下車協商時,女司機先指責騎手搶行,騎手提議報警處理卻激化矛盾。
女司機突然情緒失控,連續用拳頭、手肘攻擊騎手頭部,更脫下鞋多次砸向對方,致騎手頭盔帶子斷裂。
騎手起初抬手格擋忍讓,遭持續攻擊后忍無可忍反擊,雙方隨即扭打在一起。
沖突中女司機因動作過猛單腳失衡摔倒在地。
現場群眾見狀勸阻并報警,經查證女司機率先動手且行為過激,警方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將其依法帶離現場接受調查,騎手被要求協助調查。
三刀認為,女司機的行為,始終透著一股令人費解的“傲慢與沖動”。
她穿著高跟鞋駕駛車輛,這本身已是明確的交通違規,因為法律早有規定,妨礙安全駕駛的著裝不得出現在駕駛過程中。
可她不僅無視這一規則,在事故發生后,更將所有責任歸咎于對方,仿佛“開著轎車”便擁有了指責他人的絕對權力。
此外,她對著外賣員厲聲呵斥,言語間滿是輕視,甚至還毫不猶豫地撕扯對方衣物,就好像對方的職業注定了“有錯”。
毫無疑問,這是對人格的冒犯,這種行為的背后,藏著的是一種深植于某些人心中的“特權感”,她的惡劣行徑,輸掉的不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基本權利的尊重。
或許,在家中,她習慣了被無條件遷就,家人的包容讓她誤以為“任性”是理所當然;在社會中,她又將“轎車”當作了劃分階層的標尺,覺得從事體力勞動的外賣員“好欺負”,即便自己先動手,對方也不敢反抗。
可她忘了,社會不是某個人的“家庭延伸”,每個人的尊嚴都不該被職業或身份定義。
![]()
而外賣員的反應,恰恰成了這種“蠻橫”的鮮明對比。
從始至終,即便被指責、被撕扯,最初也是克制與避讓。
直到高跟鞋砸向頭部,他才出于自保進行反擊,這種反擊并非主動攻擊,而是對持續傷害的阻擋。
有人或許會說“男性體力本就強于女性,不該還手”,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變相的“雙重標準”。
事實上,真正的尊重不是單方面的退讓,而是“你不傷害我,我也不冒犯你”的對等。
當一個人持續遭受肢體攻擊時,他擁有保護自己的權利,這種權利無關性別,無關職業,只關乎“人”的本能反應。
好在欣慰的是,警方到場后,并未簡單以“互毆”定性,而是根據事實,將率先動手且行為過激的女司機帶離調查。
這一處理之所以能獲得廣泛認同,是因為它回應了大家長久以來的一個期待:法律不該是“和稀泥”的工具,更不該讓“被打者不敢還手”。
當然,也有人提及部分外賣員為了趕時間,存在搶道、逆行、闖紅燈等違規行為,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隱患。
這種說法并非沒有道理,任何行業都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外賣行業的交通違規問題,確實需要通過平臺規范、行業自律與監管加強來逐步解決。
但必須明確的是,“行業亂象”不能成為否定個體的理由,更不能成為某些人輕視、攻擊從業者的借口。
請【 點贊 】,點【 在看 】,把文章【 轉發 】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微信最近更新規則啦,只有星標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內容更新。記得:點公眾號頭像圖標—點右上角“...”—點“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更新啦~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