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么中,那么燃,周末到河南!”或許不會有人想到,看上去默默無聞、老實厚道,甚至有些“土氣”的中原大省河南,其實暗中撐起了中國商業世界的半邊天。
河南自古就是商業重鎮,三商興盛,商賈云集。當海洋文明推崇貿易、創新與個人英雄主義時,大陸文明的商業邏輯卻扎根于土地、傳承與群體。蜜雪冰城、胖東來、泡泡瑪特,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后,都有河南的一份功勞。
河南,作為中原文化的核心,其商業精神恰恰是大陸文明的縮影。在追求“長期主義”的今天,河南的商業文化正以獨特的韌性,悄然醞釀著何以為“商”的答案。
![]()
曾經的河南,離商業世界很遠。這是一片在農耕文明時代就有著獨特稟賦的土地。黃河奔流帶來肥沃黃土,在地勢平緩的豫東平原、南陽盆地的沉積下變成適于耕種的土地,從此,這里年年生長著茂盛的黍、麥,世代農耕的村莊聚落里雞犬相聞。
這樣的景象,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今河南省鄭州市的裴李崗村出土的大量作物種子、碳化果殼、陶器和紡錘,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成為了河南這座中原大省的底色。
![]()
▌鄭州市新村鎮出土的石磨盤,裴李崗文化是中原地區發現地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也是仰韶文化的源頭之一 | ?視覺中國
莊稼的豐收帶來持續性的糧食儲備和人口增長,最早的一批城市與邦國開始在這里出現,自此開始五千年未間斷的文明史。
河南處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區域。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獨占四個: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如果說中華文明是枝葉葳蕤的參天大樹,河洛文化就是其深厚根系,從這里生發出來堯、舜、禹的早期傳說,華夏文明的文化脈絡,甚至于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都從此而來,生生不息。
![]()
▌商丘市華商文化園,“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國“商”的起源在河南 | ?視覺中國
與常人想象不同,河南的經商歷史也源遠流長,甚至漢字中“商”的由來也與河南有著斬不斷的聯系。因商部落人其開創牛車貿易,“商業”便成為早期以物易物交易活動的指代。商人始祖王亥便是河南商丘人。
![]()
![]()
▌左圖為開封鼓樓,右圖為洛陽九洲池紫薇城唐代遺址 | ?視覺中國
到了宋朝,一卷《清明上河圖》,則讓我們看到河南的另一面。畫家張擇端極具寫實性的畫筆,定格下北宋汴京在清明前后的一幀風光。汴河兩岸車水馬龍,“官艫客艑滿淮汴,車馳馬聚無閑時”,南來北往的糧食運輸、人員往來,都從這里走。街道兩邊酒旗招搖,茶館、藥鋪、糧店一家挨著一家,在這里逛一圈,就能買到最時興的商品百貨。借助隋唐大運河的便利,農業生產的積淀,河南這座農業大省正在醞釀著商業的種子。
![]()
▌開封清明上河園,為依照《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1:1的比例復原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 | ?視覺中國
從農業社會走向商業帝國,河南是獨一無二的。或許是因為河南與土地的密切聯系,信奉“民以食為天”的準則。放眼今天的河南,最出名的一批恰恰是食品產業。
以用料足、肉質好著稱的雙匯火腿腸就是來自于河南省漯河市。這里走出了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開創了中國肉類第一品牌。
在河南省新鄭市,則是走出了一家棗業大亨。“好想你”從一顆紅棗出發,把小品類做專做好,成為紅棗品牌龍頭。“好想你”還根據藥食同源的角度出品紅棗神茶,獲得國家專利。紅色喜慶的新疆若羌棗在河南人的包裝下,行銷全國,成為送禮佳品。
![]()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中國首座全景式沉浸戲劇主題公園,景區內項目以黃河文明為創作根基,如百畝良田、非遺里的河南、李家村和火車站等。 | ?視覺中國
從便宜大碗的蜜雪冰城,到小時候最愛的衛龍辣條,再到中央廚房概念下率先火起來的鍋圈食匯,這些河南出身的食品品牌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長大后的時光。
在這片散發著麥香的土地上,人們最懂如何將食物處理到極致。從小吃著燴面、胡辣湯長大的河南人,認準了“把一粒麥子磨到最細”,從而在黃土地上創造了商業奇跡。
![]()
為什么河南的企業這么“中”?或許值得我們再回顧一下這片中原大地的性格。
商業精神和在地文明,往往是不能分割的。在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的過程中,河南人在作物的生長中習得了最初的經商智慧。小麥一年一熟,春天播種,秋天收獲,萬物有成熟的秩序與規則。如果偃苗助長,往往顆粒無收。
![]()
▌從鄭州黃河風景區的麥田遙望炎黃二帝雕像,河南作為名副其實的“中原糧倉”,河南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和1/4的小麥 | ?視覺中國
這樣環境下孕育的商業文化,也自然而然地推崇長期主義。在中國商業版圖上,河南企業總能在傳統行業里“卷”出極致,甚至讓后來者望塵莫及。這種“中原式內卷”的本質,不是跟風競爭,而是長期主義的極致踐行。
認準一個行業,深耕幾十年,用時間筑起護城河。如河南的白象牌方便面從1997年創辦至今,已躋身方便面市場前三名,做成了響亮的民族品牌。
![]()
▌黃河旁的麥田風光,黃河奔流帶來了肥沃的黃土的一次次沉積,最終變成適于耕種的土地 | ?視覺中國
而總部位于鄭州的思念食品,也是從做中國人逢年過節餐桌上必少不了的餃子、湯圓起家,做到了如今每年八億袋速凍食品的生產規模,把小小面點做出400多個花色品種,年生產能力超過90萬噸。這恰似河南人的農耕智慧:不追求曇花一現的風口,而是像侍弄莊稼一樣經營企業。
![]()
▌一面是商業,一面是農業,河南人在其中早已學會像侍弄莊稼一樣經營企業 | ?視覺中國
為了在人才輩出的商界立足,豫商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能將不起眼的一頂假發賣到全球“銷冠”,恐怕也只有河南能做到。據統計,全球每十頂假發里,就有一頂來自河南。
明清時期,河南許昌一帶就有了去民間收購假發,來做戲劇行頭的產業。改革開放后,許昌人抓住本土產業的根基,把假發產業真正做起來。為了提升品質,許昌把假發分成不同檔次,精益求精。從最開始的手工制作,到創新工業流水線烘發工藝、網帽工藝,再到擁有自家專利,一步步走來,河南“瑞貝卡”成為國內“假發第一股”。
![]()
▌ 所謂歷史,也不過是麥子熟了一千次 | ?視覺中國
但是,從農業到商業的轉變,也要經歷一番陣痛。對于坐擁肥沃黃土和平坦地形的河南來說,只要年復一年勤勤懇懇種地,糧食豐收不是難事。但是商業世界卻是風云變幻的,有著激烈的競爭,需要對市場敏感。
善于穩扎穩打的河南企業家,也能使出“神之一手”。泡泡瑪特的全球爆火,無疑讓人刮目相看。而很難有人想到,泡泡瑪特盲盒的靈感源于創始人王寧對于河南隨處可見的水滸卡的洞察。而王寧所成長的河南新鄉也是中國泥塑之鄉。從小浸潤在手藝人造型生動的泥塑藝術中,在泥猴、泥人、各種泥塑的小玩意兒的陪伴下長大,新鄉的孩子從小對于手辦就不陌生。
但是要在商業上更進一步,河南企業家有自己的“卷”法。不斷打磨玩具的精細程度和品質,精致手辦加上抽盲盒收藏機制,將童年記憶轉化為成熟的商業模式,掀起的潮流很快席卷全球。
![]()
作為大陸文明的代表,除了扎根黃土,做長久打算,豫商還有一大特質是以人為本。
幾乎與河南的農業社會同時出現的,是治理黃河水患的歷史。黃河間歇性泛濫,洪水沖毀房屋,摧殘莊稼,都需要整個村鎮男女老少的人口一齊行動,修葺堤壩,清除淤泥。在如今河南省濟源市的五龍口鎮,至今仍保留著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從秦始建,至唐稱為“秦渠”并大規模開浚,明代為“廣濟渠”。歷朝歷代都在五龍口舊渠的基礎上疏浚河道,休整河渠。這是河南人的集體記憶。
![]()
▌河南洛陽黃河小浪底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 | ?視覺中國
在同一村落里,緊密的熟人社會也讓鄰里之間互相幫助成為本能。如同河南豫劇《花木蘭》中唱道:“鄰里相幫是本分,你借我犁我借你秤”;《朝陽溝》中還有經典的“一根筷子容易斷,十根筷子抱成團”。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集體主義,決定了河南人為人處世的態度。
河南人重視集體,也重視集體中的每一個普通人。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的國立大學,洛陽的東漢太學,開始推崇“有教無類”的教育平等理念;也或許是生于鞏縣的詩圣杜甫,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呼喊,河南的文化底色,始終把人本主義奉為圭臬。生于今河南淅川縣的商圣范蠡,曾“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三聚三散,是豫商的經商底氣,也是致富后回饋鄉里的追求。
![]()
![]()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內的實景演繹,河南人的生活和審美藝術通過表演的方式傳達給每一位游人 | ?視覺中國
另外,在安土重遷的農業社會,人們把信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了口碑,生意自然不會太差;相反,如果投機取巧,以次充好,很快就會流失客源。因此,河南的豫商還培育出了“見利思義”、“義利并舉”的性格,把這筆買賣生意做了上千年,延續到今天。
時至今日,從“漢魏故都”河南許昌起家的本土商超胖東來,同樣靠著員工幸福指數與消費者口碑,贏得億萬網友自發“朝圣”。河南人懂得搞錢,但更懂得比金錢更重要的是人心。把“講信譽、重情義”的價值觀融入商業邏輯,于豫商文化中對“義利并舉”的堅守。在大陸文明孕育的商業文化中,商人不僅是逐利者,更是良善社會的守護者。
![]()
▌河南許昌胖東來時代廣場,以極佳的服務與優秀的待遇聞名,奠定“用真品換真心”經營基調 | ?視覺中國
同樣,那個門口永遠排著長隊、價格永遠感人的蜜雪冰城,也是起家于河南。創始人張紅超從一個小冷飲攤起步,把“低價不低質”作為鐵律,靠著兩元一杯檸檬水的價格攻陷大街小巷,甚至一路開到越南、印尼、澳大利亞,成了全球連鎖的平民飲品代表。它用一杯冰鮮檸檬水,讓人們認識了鄭州的味道。
![]()
▌蜜雪冰城鄭州總部,一杯冰鮮檸檬水走向世界的河南奇跡 | ?視覺中國
如今國人廚房里常常能看到的十三香,由河南開封市許縣人王守義研制。在“科技狠活”添加劑遍地的調味品界,王守義十三香就像其名字一樣,守住經商仁義,成為一股清流。這味“國民調料”來自二十多種天然中藥材,桂皮、花椒、丁香、胡椒......在古法調配下,研磨成粉,能增加食材的獨特香氣。
一開始,王守義十三香只是一家小小的家庭工坊,隨著口碑越來越好,逐漸做到工業生產規模。后又被評為河南省名牌產品,授予“守信用企業”稱號。
![]()
![]()
▌泡泡瑪特,河南多面的商業基因不是憑空誕生,而是依托于當地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以人為本”的根本信念 | ?視覺中國
在商業競爭的汪洋中,河南商人懂市場、親民心、重效率,用最樸素的方式完成最廣闊的擴張。
從鄭州的都市夜色,到洛陽的漢唐遺夢,從胖東來的人間理想,到蜜雪冰城的草根逆襲,再到泡泡瑪特的潮玩王國,這就是河南,傳統與現代、務實與進取并存的土地。
“這么中,那么燃”,不僅是一句廣告語,更是一種新的河南敘事。這個中原腹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應世界:搞錢,也可以很有溫度,很有文化,很有格局。
編輯/Tasia
文/葉凡
圖/視覺中國
設計/Apri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