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濟(jì)南府有個叫王老六的漢子,祖上三代都是打鐵的,傳到他這輩,手藝越發(fā)精湛。偏他性子耿直,不肯給官府送禮,生意便一直不溫不火,勉強(qiáng)糊口。
這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剛過,天寒地凍。王老六收拾鋪?zhàn)訙?zhǔn)備關(guān)門,忽見門外縮著個老乞丐,衣衫襤褸,凍得嘴唇發(fā)紫。
“掌柜的行行好,賞口熱的吧。”老乞丐哆嗦著說。
王老六自家米缸也快見了底,但看老人可憐,便將他讓進(jìn)屋里,把留給兒子的半碗粥熱了給他。老乞丐也不客氣,三兩口喝個精光,抹嘴就要走。
“等等。”王老六叫住他,從墻角翻出雙舊布鞋,“天冷,腳凍壞了可不得了。”
老乞丐愣了愣,接過鞋深深看了王老六一眼:“濟(jì)南府要出大事了。記住,鐵佛流淚,銀筷顯真;善惡有報,不是不報。”
王老六只當(dāng)是瘋話,沒往心里去。第二天清晨開門,卻發(fā)現(xiàn)門口不知被誰放了一雙銀筷子,在晨光下閃著微光。
“誰落在這兒的?”王老六拿起筷子掂了掂,是真銀的。他四下張望,街上空無一人。
這時,隔壁張屠戶提著豬頭路過,眼睛一亮:“老六,發(fā)財了啊!這銀筷子能換不少錢呢!”
王老六卻搖頭:“不是我的東西,不能要。等失主來尋。”
張屠戶嗤笑:“榆木腦袋!這年頭還有你這樣的傻子!”說罷搖頭走了。
王老六將銀筷子收好,等了一天也不見有人來尋。夜里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老乞丐的話:“鐵佛流淚,銀筷顯真”。濟(jì)南城西倒真有一座鐵佛寺,供著一尊三人高的鐵佛,香火不算旺,但也有些年頭了。
第二天一早,王老六揣著銀筷子往鐵佛寺去。寺里冷冷清清,只有一個老和尚在掃院子。
![]()
“師父,可有人來尋過銀筷子?”王老六問。
老和尚搖頭:“施主,老衲在此修行三十載,從未見過香客遺落銀筷。”他看了眼王老六手中的筷子,忽然壓低聲音,“不過這鐵佛寺確有樁奇事——每逢初一十五夜深人靜時,鐵佛眼中會滲出水珠,如淚一般。”
王老六心中一動,忙問何故。老和尚卻只說:“方丈說這是天機(jī),不可泄露。”
王老六滿腹疑惑地回家,剛進(jìn)門就見兩個稅吏等著,說要征收“鐵器稅”。王老六爭辯說朝廷從未有此稅目,稅吏卻冷笑:“知府大人新定的規(guī)矩,你敢不從?”
無奈,王老六只好交出僅有的三百文錢。稅吏嫌少,竟要搬走他的鐵砧。正爭執(zhí)時,門外傳來喧嘩聲。
“出事了!張屠戶吃死了人!”有人喊道。
王老六忙跑出去,只見張屠戶已被官府鎖拿,面如死灰。原來他賣的豬肉變質(zhì),吃死了城里趙員外家的小少爺。趙家是濟(jì)南大戶,豈能甘休?張屠戶哭嚎著被拖走,鋪?zhàn)右脖徊榉饬恕?/p>
王老六心中不忍,雖說張屠戶平日愛占小便宜,但罪不至死。他想起趙員外曾找他打過一把寶刀,或許能說上句話。
第二天,王老六求見趙員外,卻見趙家正在辦白事,悲戚戚戚。趙員外紅著眼眶說:“王師傅,不是我不饒他,可我兒才七歲啊!”
王老六黯然回家,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忽然,他想起銀筷子,取出細(xì)看,只見月光下筷身隱隱有字浮現(xiàn):“試毒辨?zhèn)巍薄?/p>
“難道這筷子能試毒?”王老六半信半疑,取來一塊肉放在筷旁,并無變化。他又將筷子靠近水杯,依然如故。
“怕是我想多了。”王老六苦笑,正要收起,卻不慎將筷子掉進(jìn)茶碗中。霎時間,筷尖發(fā)黑!
王老六大驚,這茶是白天趙家仆人送來答謝他之前打造刀具的,他還沒舍得喝。趙家為何要毒害他?
王老六越想越疑,第二天暗中打聽,才知那張屠戶喊冤,說豬肉是趙家管家便宜賣他的,當(dāng)時還新鮮,不知為何后來變質(zhì)。而趙家小少爺其實(shí)并非被毒死,而是噎死的,趙家卻賴上了張屠戶。
“這里頭有蹊蹺。”王老六心想,決定查個明白。
臘月三十是每月十五,王老六夜探鐵佛寺,躲在殿柱后。三更時分,果然見鐵佛眼中滲出液體,順著臉頰流下。王老六蘸了點(diǎn)一聞,竟是油!
他順著鐵佛背后摸索,發(fā)現(xiàn)一處機(jī)關(guān)。輕輕一按,佛身竟開了一扇暗門!里頭堆滿銀兩和賬本。王老六翻開一看,竟是趙員外勾結(jié)知府私吞賑災(zāi)銀的記錄!
突然,門外傳來腳步聲。王老六忙躲到佛后,見趙員外和知府鬼鬼祟祟進(jìn)來。
“大人放心,王老六那廝我已經(jīng)派人下毒,活不過今晚。”趙員外道,“張屠戶明日問斬,死無對證。”
知府哼道:“那些銀兩盡快轉(zhuǎn)移,鐵佛滲油越來越嚴(yán)重,遲早被人發(fā)現(xiàn)。”
原來鐵佛內(nèi)部被鑿空藏銀,油脂是從機(jī)關(guān)縫隙滲出的,遇冷凝結(jié)如淚。二人匆匆取了些銀子便離開了。
王老六等他們走遠(yuǎn),忙趕回城里,直奔衙門擊鼓鳴冤。知府升堂見是王老六,大驚失色。
“你怎么沒——”話說半截趕緊收住。
王老六舉起銀筷子:“大人,趙員外,可知這是何物?”他將筷子浸入水中,筷尖發(fā)黑,“此乃試毒銀筷,遇毒即黑!趙家送我的茶中有毒,請大人明察!”
![]()
知府做賊心虛,忙假意傳趙員外對質(zhì)。趙員外到來后,王老六突然道:“鐵佛流淚,銀筷顯真!你們的事發(fā)了!”
趙員外做賊心虛,脫口而出:“你怎知鐵佛之事?”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知府忙要退堂,王老六卻掏出懷中賬本:“這是從鐵佛肚中取得的賬本,記錄你們貪污賑災(zāi)銀的罪證!”
原來那夜王老六趁二人不備,偷拿了一本賬冊。
知府和趙員外面如死灰,當(dāng)場被衙役拿下。后來朝廷派人查實(shí),二人貪墨白銀十萬兩,藏在鐵佛中。鐵佛滲油是因為藏了腌臜銀兩,天理不容。
張屠戶被釋放,雖然鋪?zhàn)記]了,但撿回一條命。他感激王老六,道出原委:那日趙家管家賣他便宜豬肉,他一時貪心買了,誰知惹出大禍。
“老六,對不住,我以前還笑你傻。”張屠戶慚愧道。
王老六擺擺手:“銀筷子教我個道理——不是自己的不能要,是自己的跑不了。”
后來,王老六將銀筷子捐給鐵佛寺供人試毒,以防再有人被害。鐵佛寺香火因此旺盛,鐵佛也不再流淚了。
濟(jì)南百姓都說:王老六傻人有傻福,得神仙指點(diǎn),用一雙銀筷子揪出了大貪官。于是送他個外號“鐵佛爺”,說他心如鐵佛般正直,爺們兒得很!
這故事傳開后,城里風(fēng)氣一新。百姓們都說:舉頭三尺有鐵佛,銀筷試毒辨真心。做人啊,就得像王老六那樣,腳踏實(shí)地,不貪不占,才能睡得安穩(wěn),活得踏實(shí)。
至于那老乞丐,再沒人見過。有人說他是鐵佛化身,有人說他是下凡神仙。只有王老六知道,那就是個凍壞了的老人家,他給了半碗粥一雙鞋,換來了濟(jì)南府的朗朗乾坤。
你說這世上,是傻子多還是聰明人多?誰知道呢。反正傻人做好事,聰明人做壞事,最后傻人贏了,這就叫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