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電動自行車早已成為上班族的“通勤神器”,靈活、省錢、不堵車。
但方便是真方便,糟心也是真糟心!有不少街坊吐槽,非機動車道不是被占就是壓根沒有,無奈只能上機動車道,不僅行車不安全,還容易被“電子眼”抓拍……
為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規范車輛通行秩序,今年南沙區啟動中心城區重要通道綜合治理工程,增設非機動車道。
目前進港大道(環市大道-港前大道段)最外側機動車道改為非機動車道,并增設機非分隔欄桿,原位于人行道上的非機動車道恢復為人行功能,以保障行人安全。
![]()
對此有不少市民表示欣喜,認為這不僅能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各行其道、互不干擾,還能從根源上改善“機非混行”的亂象,更能有效減少剮蹭、碰撞等交通事故,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護。
![]()
不過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有市民表示增設非機動車道后,公交車沒法靠邊停,只能直接停在機動車道上,乘客得在馬路中間上下車,不僅要淋雨曬太陽,還得提防往來電動車,安全風險大增。
據了解,進港大道全長約5公里,沿線分布十多個公交站,每個站點均以白實線分隔出公交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受車道劃分限制,公交車只能停靠在第二條車道。
乘客唯有橫穿非機動車道才能上車,而這個車道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往來頻繁,車速快、避讓難,人車混行,安全隱患突出。

“公交車停在中間車道,人上下車就像在‘穿馬路’,電動車嗖嗖從旁邊過,太嚇人了。”
更讓市民頭疼的是,雨天乘車,還得“蹚水”。
在南沙碧桂園附近的公交站,每逢下雨,路面便大面積積水,乘客要么跳著跨水洼,要么硬著頭皮蹚水,不僅狼狽,還容易滑倒。

不只是乘客難,司機也叫苦。
公交車停靠第二車道時,占用一條機動車道,導致該路段頻繁出現間歇性擁堵,加劇通行壓力。
此外,市民吳先生指出,由于右轉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護欄設計問題,部分路口機動車需從第二車道完成接近90度的大轉彎,與直行的電動車“搶道”,極易發生碰撞。
因此吳先生建議,要么拆除部分護欄引導右轉,要么調整車道布局,讓機動車提前進入右轉車道,減少與非機動車的沖突。
![]()
針對上述問題,南沙區交通運輸局向媒體回應稱,進港大道公交站與非機動車道的關系,參考了《廣州市道路交叉口非機動車道過街設施設置指引(試行)》設置。項目將對公交車站人流組織形式按照最新指引,進一步優化行人乘車安全性和舒適度。
非機動車道的規范設置,本來是為了保障“慢行交通”的路權,讓騎車人安心通行,但如果因此犧牲了公交乘客的上下車安全與便捷,甚至加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沖突,顯然偏離了交通治理的初衷。
期待相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優化,既嚴格遵循非機動車道設置指引,也充分考慮公交站點和機動車行駛的實際場景,減少機非沖突。
唯有讓非機動車、公交車、社會車輛各行其道又互不干擾,才能讓每一種出行方式都得到尊重,讓道路真正成為服務市民的“安心道”。
*對了,如果您近期正在考慮南沙買房,想獲得真誠靠譜的建議以及購房優惠,不妨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我們,幫你在買房的路上省錢、更省心!
南沙部落1V1買房咨詢
![]()
來源:今日關注
報料&商務+v:nsbul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