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網友問我:“我也在鄉鎮工作,為什么我沒有鄉鎮工作補貼?”
今天咱們就網友提問的這個問題,來聊聊鄉鎮工作補貼的事。
鄉鎮工作補貼,可以說是目前鄉鎮工作人員一項普遍的津貼,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只要符合條件,都能享受。
不過,這項政策從一些省份開始實施到現在,已經十來年了。雖然這幾年補貼標準有所提高,但享受范圍基本沒變——這也正是導致一部分在鄉鎮工作的人,依然拿不到這筆錢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結合政策文件和實際情況,聊聊為什么明明都在鄉鎮干活,下面這三類人員卻享受不到鄉鎮工作補貼。
第一類,是街道辦事處的在編人員(包括由鄉鎮改制成街道的情況)
鄉鎮工作補貼的本意,是對那些在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的鄉鎮工作人員的一種補助。而街道辦事處呢,大多設在城區,工作生活出行都相對方便。當然,也有一些“城關鎮”條件比街道還好,可當時很多省份定政策的時候,還是明確把街道辦事處排除在外了。比如《湖南省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鄉鎮工作補貼實施辦法》中就規定,補貼范圍僅限于鄉鎮(不含街道)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式人員。
這里還要特別說明一種情況:有些地方原本是鄉鎮,后來調整成了街道辦事處。改制之后,即使員工原先能拿補貼,現在也不可以再繼續享受了。
![]()
第二類,是沒有正式編制的鄉鎮工作人員
比如臨聘人員、勞務派遣工、聘用制員工等等。現在我們體制內發的各種津貼,無論是車補、教齡津貼,還是其他崗位補貼,普通情況下都是針對正式在編人員的。有些津貼還會按人員類型再細分——像車補一般只有行政編制人員(含工勤)才能領。鄉鎮工作補貼雖然沒細到那個程度,但同樣要求必須是正式職工。所以,哪怕你在鄉鎮干了很久,只要你不是正式編制,這個補貼就和你無緣。
第三類,是雖然編制在鄉鎮,但人長期不在崗的
比如短期派駐、長期借調、脫產學習等等情況。根據各地政策,并不是所有派駐鄉鎮的人都不能領——如果是上級單位長期(超過六個月)派駐到鄉鎮工作的,比如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成員,一般是可以享受補貼的。但如果是短期派駐,就不符合發放條件。
還有一種情況是:本人屬于鄉鎮職工,但因為借調、讀書等緣故離開鄉鎮崗位超過一個月以上。像湖南就明確規定,這類情況下,離崗期間補貼停發。
所以說,鄉鎮工作補貼雖然覆蓋面廣,但也不是每一個在鄉鎮工作的人都能拿到。它既看身份、看編制,也要看實際在崗情況。如果你正好屬于上面三類情況,可能就暫時沒法享受這項政策了。當然,各地具體執行中也許會略有差異,最終還是要以本地印發的最新文件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