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288篇原創
(點擊標題下方小耳機標志可收聽音頻)
01
這幾天一半時間是在高鐵上和出租車上。
就讀完了本很有意思的書,叫《以日為鑒:衰退時代生存指南》,作者是分析師Boden 。
他用了十余年研究日本社會演變,把日本“失去的三十年”里的社會百態,通過各個產業的發展,剖析得淋漓盡致。
讀的時候,我腦海里不斷浮現出我們自己的社會現狀,真的很有借鑒意義。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本書第三章中關于日本“平成大合并”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思考。
02
日本的“平成大合并”,從1999年(平成11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0年3月底 。
在這期間,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3229個驟降至1727個,減并幅度將近五成,堪稱一場大規模的基層行政區域變革。
那為什么會出現“平成大合并”呢?
這背后有著復雜的社會經濟因素。
從經濟角度看,日本經歷了泡沫經濟破裂后,經濟陷入長期低迷,地方財政狀況日益嚴峻。
以往那種小而散的市町村行政模式,在財政負擔上愈發沉重,每個小區域都要維持一套行政班子、公共設施等,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合并可以精簡行政機構,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比如,合并后地方議員人數大約減少21000人,年度支出將減少1200億日元 ,這對于財政緊張的日本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舉措。
從社會層面來說,日本的少子高齡化日益嚴重。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納稅人口減少,而公共服務需求卻在不斷增加,特別是養老、醫療等方面。
小的市町村難以應對這種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無法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通過合并,整合資源,可以提升公共服務的規模效應和專業化程度。
比如在醫療方面,合并后可以集中資源建設更先進的醫療機構,調配更專業的醫療人員,為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交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重要原因。
隨著交通的發達,汽車社會的來臨,人們的移動范圍擴大,日常生活圈不再局限于狹小的市町村行政界線內。
原來各自為政的行政規劃,已經不適應這種變化。區域行政需要整合,以進行更合理的交通、基礎設施等規劃。例如,在交通規劃上,合并后的大區域可以統一規劃公交線路、建設更便捷的交通樞紐,方便居民出行。
03
這樣看起來,“平成大合并”應該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為何后來日本學界對于“平成大合并”也有頗多詬病。
事實上平成大合并在日本還有另一個名字:“平成雪崩”。在合并潮中,很多人就像遇到雪崩一樣,根本無法躲避就被裹挾其中。
圓方讀完這本書之后感覺。“不是不應該合并,而是合并的太晚太晚……”
在書中,作者是這么介紹這個歷程的:
……1992年日本經濟增長率下跌至0.9%,高速發展的城市經濟被瞬間按下停止鍵。
……泡沫經濟時期吸納海量年輕人就業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即刻迎來了嚴重的勞動力過剩。
……為了分流城市人口,鼓勵年輕人返鄉就業,后來這些舉措被統稱為“日本鄉村振興計劃”。
……站在當時決策層的角度考慮,鄉村振興計劃既能創造大量鄉村就業,又能刺激經濟增長,還能將都市圈聚集的資本驅散到地方,從而實現不同地區的再平衡,可謂一石多鳥。
……1992年日本政府推出著名的鄉村基建振興法案,1992年至1995年有25萬億日元流向鄉村基建市場。
……1995年的經濟白皮書已經明確指出:過量的基建投資并沒有被有效用于民生建設
……但日本當時陷入了兩難抉擇,如果馬上停止基建,則通過基建創造的海量鄉村崗位就會迅速消失……
……1995年為進一步刺激經濟,政府推出14萬億日元的一攬子再刺激計劃。
……1995年在持續高壓的城市失業率下,政府只能繼續刺激鄉村就業市場,只是這一輪從基礎建設轉為鄉村旅游投資。
……至1999年日本終于出現了嚴重的地方債務危機,當年各地債務總額達到了恐怖的180萬億日元,是1989年的3倍。
……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別說是繼續承擔各類基礎設施的運營費用,很多日本鄉村甚至喪失了基本的償債能力,只能依靠中央的財政支援維持運轉。
……1999年有20%的鄉村,中央援助占到每年財政收入的50%以上,很多鄉村已經無法創造收入。
……于是從2000年開始日本政府終于下定決心,啟動了那場后來被無數人所詬病,也被無數人認為是拯救了日本鄉村的“平成大合并”。
04
不知道小伙伴們看到上面這個歷程,是什么感覺。
圓方心中百感交集。
于是心中浮現出來一個問題:
中國會迎來“平成大合并”么?先聽聽小伙伴們的意見。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圓方很早就在思考了。
在之前的文章,都有討論過
特別是在這篇文章中
圓方說:
(過去的)幾乎所有的“干部”擅長的都是做增量,做發展,做減法。但是,情況變了。
中國共計284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977個市轄區、397個縣級市、1299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
如果從未來十年的角度來看,這2844個縣級行政區,至少有1500個,未來要面臨,人口流失,經濟規模下降,財政收入減少,基礎建設廢棄的情況。
而在過去“增量時代”成長起來的干部,有沒有能力做好“減法”,在城市“萎縮”的時候,有能力有辦法有意愿做減法?如果平穩的完成過渡? 這其實特別難。畢竟順風仗容易打,而逆風仗不潰敗,不亂陣腳,特別不容易。
這樣看,今天身處這“1500個縣區”的你,做好準備了么?
05
當然,中國肯定是不會照搬日本的老路(雖然來時路有那么億點點相似)
一方面和日本力保傳統企業,錯過互聯網時代不同,今天中國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擁抱這一輪AI革命。
中國的經濟韌性和內需消費潛力,還是遠大于當時完全依靠出口的日本。
另一方面,全面互聯網和AI化下的政務管理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也為在這個時代,讓偏遠地區實現均等化優質服務供給提供了可探索的可能。
未來的改革,或許會更注重“功能性整合”。不以減少行政單位數量為目標,而是打破邊界,讓資源流動更高效。
中國不一定會出現“平成大合并”式的激進改革,但一場更理性、更循序漸進的區域重組,或許已經在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