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外交部對日本參議院議員、漢奸石平進行了制裁,這是近年來除余茂春外公開制裁的另一漢奸。石平事件不是孤立的個案,而是一個深刻的社會警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背叛者?怎樣才能防止類似的“新漢奸”滋生?這一切,值得我們全社會深刻反省與高度警惕。
![]()
打著“守護日本”旗號競選議員的石平
從高才生到賣國賊
石平,1962年1月30日生于成都,父母都是大學老師,據他自己所述,他因父母下放改造而憎恨祖國。
1980年,石平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84年畢業后在四川大學哲學系工作。但工作期間時常發表恨國言論,完不成教學任務,不受待見。
1988年,石平辭職,自費前往日本留學。因為對日語一竅不通,他先是上了一年的語言學校,然后在神戶大學讀了教育學碩士、文化學博士(1995年畢業),然后一邊打工,一邊給報刊寫各種抹黑中國的文章。
2007年11月30日,石平加入日本國籍,改名北埜陽。2008年,石平擔任拓殖大學客座教授(兼職老師)。2009年,石平在日本右翼報刊《產經新聞》開設“石平的中國觀察”(石平のChina Watch)欄目,專門就中國問題發表媚日言論。
![]()
正在做反華演講的石平
2013年8月18日,以“石平太郎”為名在推特開賬號,專門發表批評中國的言論。
2025年2月,石平加入日本右翼小黨日本維新會,7月20日,石平當選日本國會參議院議員。
石平在日本期間,對日奴顏婢膝,對華冷嘲熱諷。當中國發生天災人禍時,石平歡呼雀躍,當日本發生重大事件時,石平如喪考妣。比如1989年日本昭和國王去世,石平在電視上看到老國王葬禮和新國王即位典禮后,“被日本文化的莊嚴肅穆深深感動”。
石平的第一個“投名狀”是全面否認南京大屠殺。他多次演講說自己上學期間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段歷史,所以大屠殺根本不存在。
石平的第二個“投名狀”是公開強調釣魚島是日本的,呼吁日本政府對華強硬。
石平最新的“投名狀”是8月份要求日本外務省抗議中國網站上丑化日本國王的視頻。當時快手上出現一個AI合成的視頻,內容為日本昭和國王手足著地,像狗一樣被麥克阿瑟牽著走。石平看到后氣得不行,以參議員身份要求外務省向中國抗議,讓中國刪視頻。
2008年開始,石平每兩三年就會出一本批評中國的書,在涉臺、涉港、涉疆、涉藏、涉釣魚島等問題上窮其所能污蔑中國,大肆鼓吹中國崩潰論,叫囂讓日本對華示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
兩邊不討好的叛徒
背叛祖國者,歷來沒有好下場。
對于石平這樣的漢奸,我國媒體及相關部門早就對其丑惡嘴臉進行揭露與批判。
外交部已對其采取反制措施,依法凍結其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及其他各類財產,禁止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對其本人及直系親屬不予簽發簽證、不準入境(包括香港、澳門)。這不僅是對其背叛行為的回應,也是對所有潛在“新漢奸”的嚴正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日本,石平也沒有真正融入,整日靠抹黑母國而乞食于四方。
石平2006年向神戶法務局提交歸化申請,經過一年審核,2007年獲批。在辦理入籍手續的時候,審核官員沒有如石平期待的那樣問他對日本的認同感,沒有掛國旗,也沒有宣誓儀式,幾分鐘就辦完了手續,顯然是對這種叛徒不屑一顧。
石平在日本的評論界,也被視作一個什么熱點都要拿來攻擊中國的人,比如2017年日本《東京新聞》女記者望月衣塑子“質問政府事件”中,石平以“時事評論家”身份在媒體上發言,說望月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民主國家戰斗”,算不上“勇士”,結果招來大量日本人對他這個“躲在日本批判中國”者的抨擊。
2025年2月,石平加入日本維新會,準備參加參議院選舉。但中國歸化日本人身份,讓他遭到了不少日本政客的反對,指責說若讓他這樣的人參政,以后日本遍地都會是漢族人,日本國將不國。石平無奈在3月2日宣布退選。
![]()
加入日本維新會后的石平
2025年6月24日,石平重新宣布參選并在7月20日當選參議院議員。石平擔任議員后,立馬主張收緊日本國籍入籍要求以及阻止大量移民涌入日本,充分暴露了其利己丑態。
石平現在雖然身為議員,其實只不過是日本右翼的一枚“會講中文的棋子”,一旦失去利用價值,隨時可以被拋棄。他所換來的,不過是暫時的掌聲與冷眼中的輕蔑。
如何防止“新漢奸”的出現
石平式的悲劇,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在新時代背景下,該如何預防“新漢奸”的出現?
![]()
宣傳畫: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教育方面,一定要根植歷史記憶,培育文化自信。
要在青少年教育中夯實愛國主義根基,要強化歷史教育,尤其是近代外國侵華史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所經歷的苦難與抗爭,理解今日和平與發展來之不易。
還要培養批判性思維,讓年輕人能從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中識別謠言、反駁歪理,避免被敵對勢力的虛假敘事所操控。比如,某大學將開學典禮中的日本旗椅子事件解釋為“失誤”“誤讀”,我們需明辨、慎思。
另外,還要樹立文化自信,通過文學藝術、科技創新、社會發展成就的教育,引導青年認識到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和當代中國的巨大成就,從而發自內心地認同與自豪。只有當青年一代對國家與民族有深厚情感時,他們才不會在外界誘惑面前動搖。
社會教育方面,也要營造清朗氛圍,弘揚正面典型。
媒體、輿論場應堅決揭露“賣國言論”的荒謬與危害,防止其誤導公眾。同時,要傳播理性、積極的國家敘事,增強社會凝聚力。
社會各部門要大力塑造英雄榜樣,通過紀念館、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講好民族英雄和奉獻者的故事,讓忠誠與擔當成為社會主流價值。
當然,還要強化對公平正義的保障,完善法治、保障機會公平、提升社會服務水平,這是從根源上消除心懷不滿者走向背叛的關鍵。
最后,還要對出國留學人員和華僑華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聯系,避免他們長期與祖國割裂,逐漸被異化。
石平的名字,注定只能作為反面教材而存在。愿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中得到清醒與力量,共同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民族尊嚴與國家榮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