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天底下單位千千萬,但真正能讓人干得舒心的卻不多。有些地方表面光鮮亮麗,內里卻早已爛透了根,偏偏還總愛擺出一副“業界標桿”的架勢。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從蛛絲馬跡中看穿一個單位是否真的“藥丸”——請勿對號入座!
當你發現開會成了主業,干活倒成了副業的時候就要警惕了。早上晨會、中午例會、晚上總結會,周末還要搞"頭腦風暴",但風暴來風暴去,最終結論永遠是"再研究研究"。領導開口閉口"賦能""抓手""閉環",實際干的卻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的行為藝術,一個方案改十八遍最后回到第一版,這種操作你熟悉嗎?
再看那些規章制度比刑法還厚的單位,永遠只約束老實人。遲到一分鐘扣五十,加班三小時算"奉獻";報銷流程要經過八道審批,而領導們的招待費卻永遠神秘莫測。更妙的是,這些制度往往還會隨著老板的心情實時更新,今天說要人性化管理,明天就要求全員996,堪稱當代人治社會行為藝術大全。
薪酬福利這個詞在某些單位根本就是個黑色幽默。工資永遠"行業中等偏上",年終獎堪比薛定諤的貓,不發的時候說"共克時艱",發少了喊"狼性文化",要是真發多了…對不起,這種情況還沒發生過。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交,年會獎品是過期禮品卡,這種操作簡直讓人直呼內行。
最絕的是那些玄學般的晉升機制,全憑領導一句"我看好你"。你熬夜做的方案?不重要!你帶來的業績?再看看!關鍵是能不能在凌晨三點秒回老板的"思考筆記",會不會在團建時主動替領導擋酒,以及是否掌握了把PPT做得金光閃閃的玄學技巧。有能力的不如會表演的,踏實干的不如會匯報的,這種環境里想要出頭,怕是得先修個影帝學位。
當然還有那些肉眼可見的征兆:辦公室政治比《甄嬛傳》還精彩,甩鍋技巧列入崗位必修課,優秀員工紛紛提桶跑路,留下的不是關系戶就是"佛系養老族"。更魔幻的是,人力資源部最愛強調"家文化",但當你真要請假照顧真家人時,他們立馬掏出考勤制度說"公司不是你家"。這種精神分裂式的管理,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最后的大殺器——老板開始大談福報論、感恩心,墻上貼滿"奮斗即福報""不怕996就怕沒機會"的標語,仿佛員工領的不是工資而是香火錢。這種時候,如果你還不想著更新簡歷,恐怕就真要被"超度"了。
說到底,一個好單位是員工早上醒來愿意去上班,而一個爛透了的單位是每晚睡前都在思考辭職信該怎么寫。各位打工人,要是上述癥狀中了三條以上…咱就說,要不悄悄把招聘APP提醒打開吧?畢竟樹挪死人挪活,沒必要在一條沉船上耗著,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對于如何判斷一個單位是否已經爛透了?有人提出了4點表現,一是表面繁榮;二是形式至上;三是站隊為王;四是冷暖隨需。
![]()
對此,網友們炸鍋了。
![]()
![]()
![]()
![]()
![]()
![]()
![]()
![]()
對此,您又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