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兒說得好:“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老祖宗留下的古話,道盡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子女的期待與寄托。這份愛,別提多無私了,簡直像那老樹盤根,扎得深,護得緊,就盼著枝葉繁茂。
可時間這東西,它不光是把“殺豬刀”,有時候啊,它更像塊兒照妖鏡!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家長心里頭不禁“咯噔”一下:孩子翅膀啥時候長硬了?常頂嘴、常發脾氣,動不動就摔門出走,我這大半輩子,是不是愛錯了方向,使錯了勁兒?
![]()
如果孩子有這幾種表現,他心里頭啊,十有八九沒給您這爸媽留地兒! 所以,醒醒吧家長們,該收收手,疼疼自個兒吧!
01:甩鍋俠附體
有的孩子走路時不小心摔個“狗啃泥”,他不看路,反倒指著家長說:“你怎么不扶著我點呢!”
要么就是考試考砸了,卷子往桌上一拍,臉不紅心不跳:“都怪我同桌!上課老嗡嗡嗡,跟蒼蠅開會似的,吵得我腦仁兒疼!不然我能考這樣?” 遇到丁點兒溝溝坎坎,他那小腦袋瓜子轉得飛快,怪天怪地怪空氣,橫豎就是不往自個兒身上瞅一眼!
這種娃兒啊,活脫脫就是個“甩鍋俠”!
這種孩子情緒易燃易爆,一點就著。更要命的是,心里頭可鞥壓根兒沒裝著“體諒”倆字,更甭提“感恩”了! 打小他就覺著,爹媽為他忙前忙后、累死累活,那就是天經地義,跟太陽打東邊出來一樣自然!
家長要是老了、病了、動彈不了了,能指望著他搭把手、盡盡孝?可能立馬會啟動“甩鍋程序”:“我忙啊!”“老婆孩子顧不上呢!”“你找大哥、大姐去唄!” 那責任?千斤重!甩出去一身輕!你說心酸不?
02:無事不登三寶殿
這類子女生活中也不少見。
平時就跟人間蒸發了似的!電話?沒影兒!死寂一片!逢年過節?群發祝福都懶得給您整一個! 老兩口在家,眼巴巴瞅著手機,望穿秋水,盼星星盼月亮,就想聽娃兒一句:“爸媽,吃了嗎?身體咋樣?”
有時電話真響了!剛“喂”一聲,那頭劈頭蓋臉就來:“媽快,江湖救急!我看中個包;爸,我車貸到期了;媽,孩子培訓班要交錢!”要么是要錢,要么是讓您去當免費保姆!
![]()
這樣的娃兒,心里頭那小九九撥拉得賊精,裝的全是自個兒的利益得失,爹媽,頂多算個“多功能移動提款機”或者“24小時待命工具人”!
03:爹媽成“出氣筒”
更讓人心寒的是第三種!
在有些娃兒眼里,父母是誰?長輩?親人?no,僅是可以隨便吆喝、隨意撒氣的“軟柿子”!
他跟家長說話,那叫一個“窩里橫”,平時愛答不理,您多說兩句?立馬打斷:“行了行了!知道了!煩不煩啊!”。
你想跟他聊聊家常、說說心事?他眼皮子都懶得抬,刷著手機哼唧:“嗯…哦…隨便…”可你再瞅瞅他對外人?尤其是同齡朋友同事?反而知書達理、彬彬有禮! 為啥反差這么大?
說句掏心窩的話,養出這種“小祖宗”,原因在哪兒?往往就是從小太慣著了!
所以,如果發現苗頭不對,家長一定要懸崖勒馬,把“家規”這桿大旗豎起來,把“尊重”這條底線劃清楚。
該說“不”時別含糊!
![]()
辣媽語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如果你是父母,看到孩子有這些表現,請不要再一味忍讓。適當收回一些你的愛,留點溫暖給自己。你不是提款機,不是保姆,更不是子女生活的墊腳石。
如果你是子女,也請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那個曾為你遮風擋雨、如今卻步履蹣跚的人。他們不需要你給多少錢,只要你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次陪伴。
親情,是世間最珍貴的禮物。別等失去了,才學會珍惜。
愿天下父母,都能被溫柔以待;愿天下子女,都能學會感恩與回報。因為,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