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女排世界杯決賽打得夠刺激,意大利和土耳其兩隊一路拉扯到第五局,最后意大利3比2險險拿下冠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句話——當家球星能不能扛事,決定了能不能笑到最后。
回頭看半決賽,意大利對巴西那場已經是懸念拉滿,五局鏖戰,每局差不出三分,過程緊繃得像琴弦。轉頭到了決賽,又是熟悉的配方,開局雙方就在網口硬剛,土耳其靠高攔網和發球壓制一度把意大利主攻打得啞火。可問題來了,有沒有能在關鍵回合站出來的人,這就是分水嶺。
埃格努出現了,還是她,還是那種熟悉的強行得分,像是一把打開局面的鑰匙,土耳其主攻巴爾加斯也很猛,發球和強攻都硬懟回去,可到了第三局、第五局的關鍵球,差距就擺在那里。巴爾加斯有火力,但節奏起落太大,埃格努則是連著拍板,撐著意大利把氣口搶回來,比賽走向徹底不同了。
你說巧不巧,兩支走進決賽的隊伍,恰恰不是以快變見長的巴西和日本,而是靠強攻見活的球隊,這已經不言自明地告訴所有人——女子排壇也在往“男子化的方向走。靠多回合相持、靠防反取勝那個時代,至少在最高水平的對抗里,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
這樣的畫面,對中國女排來說就很扎眼。因為我們眼下碰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后朱婷的真空期。李盈瑩進攻天賦有,但遲遲飛不起來,莊宇珊更是被連續攔到心態受損,趙勇指導再怎么折騰戰術,也是無米之炊,重主攻輕副攻的思路,說白了就是想用組合拳去賭對方亂,但一旦遇到頂級的強點輸出,整套體系都會被拆穿。
有人會說,換個外教是不是就行了,或者年輕人熬幾年就能接班,但現實冷峻。意大利能奪冠,依托的不只是埃格努的爆發,還有職業聯賽的高強度淬煉,還有海量歐美球員打出來的身體強度背景,更別說歸化帶來的“外援級別主攻。反觀中國,聯賽強度有限,年輕球員被推到前臺其實還沒打夠基礎,別說和歐美頂隊對噴,和巴西日本這種快變體系較量都已經顯得吃力。
從里約奧運會到今天,其實最能讓人唏噓的就是對比。當年中國逆轉巴西,全隊那種韌勁和大心臟給多少人留下名場面,而現在面對巴西,我們不僅少了“關鍵分有人拍板的氣勢,連穩定的體系都打不出來,歷史性下滑的趨勢沒法遮掩。
這并不是說中國女排就徹底沒戲了,只是現實就是殘酷的,世界杯這種級別的舞臺,不會因為你年輕就給你喘口氣,也不會因為你是傳統強隊就自動買單。球迷能接受新老交替的陣痛,但不能看不到方向感。
![]()
站在今天這個節點上能下的結論,不是喊口號,而是認清差距。強攻手就是硬通貨,沒有頂尖主攻站出來,任何體系都是空中樓閣。中國女排要想重返巔峰,不是問“何時能奪冠,而是先踏踏實實培養出能在關鍵場面拍板的球員。
一句話總結,意大利捧杯靠的是埃格努,土耳其輸球輸在短板暴露,而中國女排的焦慮是看著別人有這種關鍵點,我們自己卻還在擺爛式的試錯。未來想追上,先別光談精神力,多想想怎么在聯賽和青訓層面把能拍板的當家球星推出來,否則世界冠軍這條路,只會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