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此時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從白露開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一不小心,陰氣和寒濕就會上身。白露以后,三件事不做,比吃什么、練什么都保健!它們是:不露腳、不露臍、不露肩。
白露后三不凍
民間素來有春捂秋凍的說法,白露之后,天氣轉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因此,適當的“秋凍”有助于鍛煉耐寒能力,但是腳部、臍部和關節,千萬不能凍著了,否則病說來就來。
![]()
第一不露腳
白露是天氣冷熱的分界嶺,夏季可以穿涼鞋,冷水洗腳。但是,過了白露以后就不適宜再穿涼鞋和冷水沖腳。腳距離心臟最遠,容易血液循環不暢。并且腎氣始于足下,腳受涼就是在傷腎。
中醫理論中,腳為人之根,人體的12經脈中有6條始于足部,這些經絡運行氣血、溝通表里、聯絡臟腑和貫穿人體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間也有“寒從底來”、“人老腳先老”的說法。所以腳受涼也就是整個身體都受涼。那么白露之后如何護腳?
寒從腳起,不要再穿涼鞋。涼鞋雖然可以令腳部通風透氣,但是白露之后再穿涼鞋,會導致腳部受涼,造成寒氣入侵。秋季天氣干燥,穿涼鞋容易導致腳部皮膚干燥、皸裂。實在還想穿涼鞋的,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
穿襪子。襪子一方面可以保護腳部,另一方,老人、兒童以及體弱多病的人群穿襪子,可以更好的給腳部保暖,促進血液循環。秋天皮膚干,腳跟容易裂,洗腳后穿上襪子睡,還有很好的保濕效果。
睡前泡腳。從白露開始,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癥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后應注意補養腎氣。
泡腳既能護全身,也能溫和補腎。將熱水沒過腳腕,泡約5到30分鐘,直至身體微微發熱最好。腎開竅于耳,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眼搓熱,也有助于養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